一萬塊錢的衝鋒衣,割了哪些中產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組

作者 | kakakakapi

編輯、製圖丨渣渣郡

本文首發於虎嗅年輕內容公衆號“那個NG”(ID:huxiu4youth)。在這裡,我們呈現當下年輕人的面貌、故事和態度。

一直以來,中產只是個飄忽不定的抽象概念,標準因人而異,各有定論。

但如今在中國社交媒體上,中產卻有了具體的形象。

“中產三寶。”

只要穿上始祖鳥的衝鋒衣、 lululemon 的瑜伽褲、 Salomon 的運動鞋,就能被認證爲一名精緻中產。

而戶外穿搭,在衆多社交平臺上,也多了一層獨具光環的身份象徵。

無論你對時尚是否感興趣,一定會注意到如今高端的戶外產品,已然成爲新時代的“王”。

曾經中產這個概念還沒被用爛的時候,人們習慣性地用“土豪”二字來形容這批人。

露出奢侈品牌大標識便是當時通用的社交貨幣。

但如今時代已變,新一代高價值社交產品變成了開篇提及的“始祖鳥”、“lululemon”、“Salomon”。

始祖鳥被對標換算爲戶外品牌中的愛馬仕,以高定價、高質量在大衆印象中留下戶外高奢印象,甚至因此被拓展解讀出 “運動奢侈品” 的概念。

lululemon 則是從賣生活方式作爲切口,大衆對“上班穿 lululemon 瑜伽褲,下班直接去健身”這套時尚健康生活方式十分買賬。高收入、有思想的用戶畫像,也進一步維持了 lululemon 高端定位。

Salomon 則是在潮鞋飢餓營銷、頻繁與高端時尚品牌推出聯名合作中,將品牌推向時代潮流巔峰,甚至有人直言“穿爛過一雙薩洛蒙,才明白什麼是真中產。”

除了上述這些比較典型的品牌,像出自高端戶外品牌的產品,品牌 Archieve 產品同樣也因小衆稀缺、高端定位有着一批穩定受衆。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是靜奢風、老錢風佔據社交價值塔尖頂端的時代。

儘管以極簡爲美,勢必也難在衆人中分出差別,不過明顯大衆已然將戶外穿搭玩出花來,找到在其中確定自身價值的方法。

千禧年間,伴隨着全球化發展,中國開啓了第一場商業化戶外風潮。

對當時的人來說,戶外概念是朝陽產業,運動消費更是從無到有的熱門話題。

1998 年年末,中國正式宣佈申辦 2008 年北京奧運會,大衆對運動的熱情也自此開始被點燃。

像童年回憶中的悠悠球,是 2000 年初才從歐美地區傳入中國。像滑板車、輪滑鞋也在同期開始進入大衆視野。據當時的報紙記錄,體育用品的消費主力分爲兩大人羣,一類是以中學生和大學生爲主的年輕人,一類是收入較高的白領。

旅遊業則抓住這一契機,以體育健身遊爲招牌,推出了有關滑雪、漂流、登山、攀巖、滑翔、沙漠探險 、自行車旅遊等等專項旅遊項目推薦。

在網絡發達不及當下的 2001 年,不少旅遊公司就相當有先見之明地包裝製作了旅遊網站,僅 2001 年冬天期間,新增的滑雪網站就達數十個。

王石 2003 年登頂珠峰後,名人效應也不斷 “刺激” 大衆衝向戶外。

此時大衆運動的熱情愈發高漲,戶外裝備成爲一大紅海。

然而,2005年中國人均 GDP 僅 1703美元,可想而知此時國內大衆的消費水平,和國際戶外產品動輒上千的銷售價格,差異不算小。

“目前國內多數的戶外運動用品都是國際品牌,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是由於成氣候的國產品牌還沒有出現。”中國登山協會戶外運動及俱樂部管理部主任李舒平 2005 年的一次採訪中提到。

當時有記者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暗探,發現在北京的秀水街、動物園、雅寶路市場等地,店主都會在假冒運動品上掛上“Gore-tex”標識。一件在商場內賣上千元的北面衝鋒衣,可以從開價 580 元一路砍價至 140元。

一方面是因爲大衆對國際戶外運動品牌更是缺乏瞭解,另一方面也因爲消費水平的差異,“假貨氾濫、正品價高” 的現象也不斷髮生。

很明顯,在國內戶外運動板塊冷啓動的階段,魚龍混雜是常態。

這段方興未艾的戶外熱對國內戶外行業來說,無疑是最適合投石問路的時期。

2000 年至 2015 年中國戶外產品零售總額從 1480 萬元增加到 22.29 億元,國內戶外品牌也在這段時間實現佔據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

可想而知,在這段“熱戀期”大衆對戶外概念的狂熱不斷髮酵,伴隨着同時期的經濟迅猛發展,戶外消費是大衆消費情緒的一個出口,豐儉由人。

後來,人們漸漸開始厭倦這些只有功能,但美觀不足的戶外產品。

唯有程序員們,看重戶外運動服裝的便捷,默默地將它們收入衣櫥中,當作日常的穿搭配置。

衝鋒衣、運動褲、登山鞋當時一直被當作沒品位的象徵。

翻看早幾年 CDSN 論壇,“衝鋒衣屬於程序員”、“西二旗擠滿穿得像外賣小哥的碼農”,之類調侃程序員品位不佳的評論比比皆是。

有意思的是,人們似乎早已忘記這段黑歷史,穿戶外不僅代表着有品位有審美,還成了大衆趨之若鶩的身份象徵。

今年雙十一男性消費首超寵物狗,消費榜單中衝鋒衣的銷售額同比就漲了 90 %。

前幾年還掛着“醜審美”的尾綴,如今的戶外產品,怎麼就搖身成頂流了?

戶外穿搭受到熱捧,回溯發展脈絡,實際也是埋線已久。

前面提到戶外產品在中國曾爆發過一場猛烈增長的熱潮,只不過,這一火熱勁頭在 2016 年便開始放緩了。

一大原因就是,大衆看膩了。時尚本就是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在設計美觀上沒有大突破的傳統戶外產品,吸引力明顯不如往昔。

不過,與此同時戶外概念卻在西方國家,開始獲得新生。

時尚編輯Jason Chen 在 2017 年的一篇文章裡造了“Gorpcore”一詞,用來特指他觀察到的那些將戶外服飾當作日常穿搭的着裝風格。

形成這一趨勢的一大原因是金融危機後,西方不少公司都在放寬着裝要求,人們無需拘泥於嚴格的套裝規範,開始“瞎穿”。

其中就包括像居住於舊金山的金融人士,爲應對晝夜溫差,就在筆挺襯衫上,套上了戶外保暖背心。

因爲這套打扮主力軍是金融人員,美劇《硅谷》團隊也將這一着裝特徵,發揮在主角 Jared 身上,一來二去,不少媒體開始將這件 Patagonia 背心稱爲“權利背心”。

只是爲什麼將戶外服飾加入日常着裝中呢?

很大程度還是因爲戶外概念所代表的那種健康活力形象,依舊迷人。

在時代發展下,健康成爲一種身份標誌。

西方名人出入健身房的街拍照頻繁被推至媒體首頁,人們愈發相信“健身神話”。有肌肉線條、鍛鍊痕跡的身體狀態,被打造成一套被廣泛認同的審美邏輯。

而時裝行業也在不斷強調這一審美, “athleisure(休閒運動風)”也開始進入風格趨勢中。

無論是大型奢侈品牌,還是快時尚品牌的設計師,都在將運動元素加入到設計中,爭先推出像運動衫、棒球衫、bomber 夾克等等設計。

身處中國的大衆也同樣被這股風潮帶動,循着軌跡,又一次開始向戶外探索。

不過,大衆在疫情管控的影響下,奔向戶外的情緒也不斷加劇。

後疫情時代,戶外概念被不斷髮掘、拆解。曾經山系、日式生活方式被當作啓蒙,人們從中覓得天人合一的“奧義”,即如何在自然郊野,獲得情緒上的療愈。

只是如今,戶外概念中的定義也不僅只有健康生活,還多了奢華二字。

一方面是因爲媒體上像 #野奢露營、#精緻露營 之類的標籤往往佔據噱頭,被過度曝光,加深了大衆的刻板印象。

另一方面,也的確因爲大家愈發意識到,去戶外,真的是一件“含金量”極高的事情。

且不論置辦一套戶外裝備需要花費多少,單是一場戶外活動的時間、精力成本,就足以嚇退不少人。

“奢侈就是有時間真正去做工作以外的生活。”

hypebeast 在 2019年一篇關於“人們爲什麼愛打扮成爲戶外運動愛好者”的文章中提到。人們對戶外概念的追逐,何嘗不是一種對有錢有閒生活的追求呢?

放空幾天遠離城市,靜心享受自然,甚至無懼手機信號的微弱,切斷與外界的聯繫,這樣恣意的生活態度,似乎越來越只屬金字塔尖的人羣。

去戶外,成爲一種符合世俗意義的成功。

人們在潛意識裡被這套觀念挾持,將戶外生活當作成功人生的一大必需品。

而發展至今,很遺憾,戶外概念不復單純,被不少人當作提高自身價碼的符號。

在這場新戶外浪潮裡,“戶外概念” 早已是一場被高度商業化的金錢遊戲。

戶外穿搭,便是當下最卷的領域。

能讓大衆瘋狂上頭的便是那些具有 Gore-tex 面料的服飾。

Gore-tex 面料作爲品牌的一面大招牌,只要加了這一面料,價格就能翻上幾番。不少產品也藉此邁入萬元定價。

然而與此同時,不少人也發現廣告中聲稱的防水透氣功能似乎不是很管用,上身效果並不如預期,很難適合城市生活。

這是爲什麼呢?

兩週前,油管大神發佈了一條視頻爆錘 Gore-tex 營銷騙局,講述品牌如何神化 Gore-tex 特性,混淆透溼和透氣這兩大相悖概念。

簡單來說,營銷中雖然告訴你,Gore-tex 防風防水透氣,但它很少提及,這些只有在特定環境中才會發揮作用。

高海拔寒冷環境適用的服飾,到了低海拔潮溼環境,可能就不管用了,大機率會出現外面下大雨裡頭下小雨、悶汗捂腳的狀況。

不能否認,比起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戶外面料,Gore-tex 的確很能打。

但穿着足以抵禦雪山換將的萬元頂級硬殼衝鋒衣,citywalk 在上海梧桐區,很大程度上,會是件挺痛苦的事情。

即便如此,買頂配當日常穿搭的人依舊前赴後繼,加入這場戶外裝備硬核挑戰賽。

人們瘋狂的戶外情緒同樣延續至線下,景點被依據攀登難度劃出爬山鄙視鏈。

不少戶外入門者逞強挑戰難度係數更高的山脈,導致如今野外運動安全事故持續飆升。

本來人人皆可享受的全民運動,硬是被打成三六九等。在社交平臺上,戶外明碼標價,不過也有人也因所謂的 “裝備羞恥”、“成績羞恥”,失去享受戶外運動的自由。

這又是何苦呢?

當然你可以說他們是跟風,但實際也更像是一種恐慌。

經濟低迷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受重創的中產們,他們對品位、階級身份的恐慌不斷被催化。

一窩蜂地購買同質化的服裝、做相似的事情,本質是對滑落的恐懼。

戶外概念本無身份註解,當它被賦予社交價值,便成了身份標籤。

#中產愛馬仕、#中產三件套,這些 tag 爲不同品牌標上社交價籤,將“着穿”和 “社會地位”劃上等號,極大程度安撫了中產們對自身身份的質疑。

在這個着裝體系裡,無論平時是否有運動習慣,只要買下重磅裝備,就能默認代表自己是個堅定的戶外運動愛好者,是個有品位有消費能力的人。

因而也會有同樣一套衝鋒衣+運動褲的搭配,多了一個 logo,社交價值就能被提高一個層次的情況。

消費本身並無過錯,20 年前,父輩們同樣也是在戶外概念的席捲中,心甘情願掏出錢包。

20 年後的大衆,卻在被身份標籤綁架去消費。

只是結合整體環境,人們的確很難拋下身份標籤。

中產消費幾乎都快被噴爛了,但這又有什麼錯呢。

多數人都在高負荷狀態下運轉,爲一個模糊的人生前景做點什麼,抓住點什麼。至於人生價值,似乎也難得有精力時間去思考。

人們需要的是,如何在疲憊狀態下,獲得一點快樂。

最近,不少社交平臺上都有類似 #何時發現自己是個普通人之類的話題。

返璞歸真、放下腔調似乎成爲不少人追求的心理狀態。

但真的認嗎?

某種程度上來說,普通人並不會意識到自己是普通人,唯有不願只是普通的人,纔會自嘲普通。

口頭上的自我嘲諷不過是一種心理減負。

實際是否真的在降低預期,這就得問問自己了。

本內容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