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舊換新”政策激活市場,二手車全年交易量有望突破2000萬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鞏兆恩 廣州報道傳統汽車消費旺季“金九銀十”正式收官,全國各地關於汽車置換更新政策補貼細則密集出臺,政策持續加碼下汽車“以舊換新”風馳,吹起置換市場的“一池春水”。
今年疊加置換補貼與廠家優惠,汽車消費市場持續升溫,各家車企訂單飄紅,新車市場銷量攀升的同時,也在悄然間撬動着二手車終端市場。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二手車交易量165.84萬輛,環比增長5.89%,同比增長4.19%,交易額爲1063.91億元,交易規模持續擴大;10月交易量預計將達到17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5.6%
置換高峰下加速老舊車輛的淘汰與更新,爲二手車市場注入了大量優質車源,市場交易活躍度持續提升。2000萬輛的階段性目標擺在眼前,逐步回暖的二手車市場或將再次創下行業新高。
政策扶持帶動二手車市場回暖
政策暖風頻吹,帶動今年的“金九銀十”汽車消費旺季再度顯現強勁勢頭。
今年3月份,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發佈《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隨後《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出臺;7月份,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印發的《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提高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分別將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與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補貼標準提高至2萬元與1.5萬元,較此前出臺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分別提高1萬元和8000元。
新車消費熱潮中,“以舊換新”政策補貼細則宣傳海報張貼在銷售門店前,成爲汽車消費旺季的主旋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9月、10月多次走訪車市,從銷售人員口中獲悉,目前市場中大約一半的消費者進店是在該政策的帶動下,政府、廠家雙補貼推動更多意向用戶下單,並且置換用戶主要是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化。
置換高峰有效促進了老舊車輛的淘汰與更新,二手車置換車源快速增長,爲二手車市場注入了大量優質車源,同步釋放了老舊車車主的購車需求,二手車市場交易活躍度提升。
一位從業多年的二手車經銷商負責人告訴記者,“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更多的二手車流入市場,流通速度明顯加快;感受到政策的拉動,有明確二手車購車需求的到店消費者也明顯增多。
“感受到這個市場‘轉’起來了,更多的車和人進來,量肯定也會增加。”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往收車需要考慮成本、資金壓力與意向消費者等多項因素,隨着二手車市場回暖,產品加速流通,庫存狀態也得到改善,二手車商的壓力較以往有所緩解。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二手車交易量165.84萬輛,環比增長5.89%,同比增長4.19%,交易額爲1063.91億元;1~9月,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1421.68萬輛,同比增長5.37%,同比增加72.5萬輛,累計交易額爲9392.32億元,同比增長9%,市場逐步回暖,二手車交易規模不斷提升。
“金九”成色十足,“銀十”同樣強勢。國家稅務總局公佈的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全國二手車銷量同比增長65.9%,爲歷年最高。
各地報廢、置換補貼申領火爆,持續拉動二手車市場流動性。截至10月24日,全國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量超過157萬份,各地汽車置換更新補貼申請超126萬份,補貼申請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截至11月7日,全國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量超過170萬份,日均補貼申請量維持在高位。商務部消費促進司二級調研員宋英傑預計,後續該數量會繼續大幅增長。
“金九銀十”收官,談及第四季度,二手車經理人與經銷商普遍持樂觀態度。一方面,本輪報廢更新及各地的“以舊換新”政策結束期臨近,尾部還會帶來一波量的提升,更多優質二手車源置換到市場,車源數量會持續增多;另一方面,臨近年底購車需求增加,有置換需求的消費者還將涌入市場,創造新的增量。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測,2024年二手車交易量有望突破2000萬輛大關。
基於今年以來政策拉動下二手車市場逐步回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預計,今年二手車的交易量會有15%以上的增長,有望超過2100萬輛,甚至達到2200萬輛;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隨着9月國家報廢更新政策的發佈,汽車經銷商集團的二手車業務和汽車報廢更新蓬勃發展,中國二手車發展潛力極其巨大,“以舊換新”的今年階段性目標必然會實現。
“價格戰”下量利難平衡
市場逐步回暖,但在“價格戰”貫穿的汽車終端市場中,新車的降價潮並未完全停止,二手車行業也不得不受到新車“價格戰”的影響。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新數據顯示,9月,二手車交易價格區間在3萬元以下的車輛市場佔比最大,達32.6%,其次是3萬元~5萬元的車輛佔23.4%;高價區間,15萬元~30萬元的車輛佔7.3%,30萬元以上的僅佔2.1%。
從價格區間的分佈上看,9月份交易價格較8月份整體略有下移;當月二手車均價下調至6.42萬元,環比、同比均有所降低,在價格比拼激烈的市場中,新車市場的價格下探還在進一步影響着二手車市場的價格穩定和利潤空間。
新車市場中的降價邏輯同步平移至二手車市場,從10萬元以下的低價車到50萬元的豪華車,從新能源車到燃油車,都在今年被席捲到“價格戰”的浪潮中。新車市場的激烈競爭,導致二手車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以一定價格收回的車,隨時要面臨新車價格下調影響庫存車輛定價,甚至衝破收車價的風險,利潤空間被一再擠壓。
“政策的刺激作用一般都具有短期性質,只有在消費信心改善以及整體經濟回升的環境下,政策作用才能持續釋放,爲經濟循環發展注入活力。”郎學紅強調,單純依靠外部的政策刺激,市場無法得到根本性改善,目前來看盡管二手車交易量有所提升,但整體上看,單車交易仍處於虧損狀態,盈利狀況無法得到明顯改善。
“價格戰”下,今年1~9月國內市場汽車降價規模達到195款,超過2023年全年的150款的規模,也大幅超越了2022年的95款的降價總規模。
受此影響,二手車均價呈現一路下探的趨勢,儘管“以舊換新”政策喚醒二手車市場交易量呈現增長態勢,但依然未能對其價格起到託舉作用,市場運作起來後,但低價與薄利,甚至是“賠本賣車”的模式下帶來的經營風險,還是沒有得到緩解。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研數據顯示,近年來出現虧損的二手車商佔比達92%,二手車商的生存和發展受到了嚴峻挑戰。儘管進入銷售旺季,但由於二手車交易價格較低致使銷量的增長並未明顯緩解經銷商的經營壓力,仍有超三成的經銷商認爲資金壓力依然較大。
當前車市下,二手車商競爭激烈,缺少統一的價格標準體系,不少經銷商爲加快庫存週轉降低風險,採取降價促銷策略,一再壓縮利潤空間,同行也只能無奈跟上;資金方面,除了需要以自有資金收車外,還要爲門店運營、銷售團隊、營銷渠道等方面大幅投入,同時還要承擔新車市場價格異動的風險與庫存車消耗的成本。
這種高消耗與高投入下,二手車商還需要隨時被新車市場行情所影響。脆弱的模式下,一旦市場出現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會面臨巨大的風險。
爲突破困境,享受政策帶來的紅利的同時,二手車商們也在積極尋求多路徑探索轉型,包括創新銷售模式,轉型爲平臺二手車商,通過線上直播等模式拓展渠道,多銷謀求薄利;重點從燃油車轉型新能源二手車,適應市場節奏;從單純的賣車轉型至服務商,提供車輛檢測、車輛評估、金融貸款等增值服務,挖掘更大的利潤空間;學會利用線上資源,與二手車電商平臺合作,加速擴大規模。
二手車市場真正回暖,除了銷量上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跨過2000萬輛交易量之後,如何與新車市場建設健康的聯動模式,並通過積極轉型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在經營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