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在飯桌上的4個細節,就能看出你的教育成不成功

作者:主創團·小番茄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特別有感觸:

飯店內,一位爺爺帶着自己的孫子來吃飯。

可能是因爲年紀大了,爺爺拿筷子時,手總是止不住地發抖。

小男孩見了,立刻將飯菜端到爺爺的面前。

隨後,半跪着坐在座位上,特別有耐心地一勺勺喂爺爺吃,神情認真又專注。

看他細心、嫺熟的動作,就知道這孩子在家裡經常這麼做。

我想,能夠養出這樣孝順、懂事的孩子,就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

教育學家尹建莉曾說:“父母是最好的老師,餐桌是最好的課桌,家是最出色的學校。”

從孩子在餐桌上的一些細節,就能看出你的教育成不成功。

有網友曾講述了自己在參加婚宴時遇到的一件“小事”:

婚宴上一桌不太熟絡的人被隨機分到一起。

這時候,服務員端上了一盤大閘蟹,一桌人你推我讓,最後讓一個老者先動筷子。

這時候,同桌的一個11歲左右的小男孩看着大閘蟹躍躍欲試。

眼看着老爺爺第一個夾走了一隻大閘蟹,小男孩氣急敗壞,將筷子摔到桌上,大吼:“爲什麼不讓我先吃?”

一桌人面面相覷,尷尬至極。

這時男孩的媽媽一邊拽走他一邊哄:“爺爺壞,等會媽媽再給你買,全是你的。”

可以想像,這個男孩在家,一定是什麼好吃的都緊着他先,被慣成了“小皇帝”。

這也是不少父母的通病,總把孩子放在C位,給孩子特殊優待。

這種被捧得高高在上的孩子,往往會形成以自我爲中心的想法,特別自私,你對他再好,也不懂得感恩。

盧勤說過:“一個家庭,假如在飯桌上菜時家長擺錯了位置,將來就沒有你的位置。”

不想養出一個自私自利的白眼狼,我建議父母這樣做:

孩子喊餓時,父母可以告訴他,想快點開飯,就要一起幫忙。

如果某個家庭成員不能回家吃飯,就要提前分出一份乾淨的飯菜留給他。

別讓孩子在飯桌上擁有特權感,家裡最好的菜要放在老人面前,大人動筷孩子才能吃。

一蔬一飯皆來之不易,不管好不好吃,都是父母辛苦做出來的。

父母一定要從小教導孩子,感恩大人的付出,不要對着飯菜挑毛病。

等你老了就會明白,父母一生最大的福氣,從來不是孩子的學習多好。

而是孩子能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受世間的情感,善待身邊的人。

前段時間,我去參加一個家庭聚餐。

有個親戚帶娃來的,一個7、8歲的小女孩,打扮得光鮮亮麗的,可沒想到,在餐桌上特別沒禮貌。

由於夠不着菜,她就直接站在了椅子上,拿着筷子在盤子裡扒來扒去,弄得一片狼藉。

而且吃飯時還不老實,一會敲碗,一會催促大人,還把自己咬一口的菜扔回盤子裡。

搞得我們這一桌大人都頻頻皺眉。

餐桌舉止無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

飯桌上的表現,體現着孩子的規矩和教養,更折射着孩子對他人的尊重。

一個孩子如果沒有教養,哪怕他再優秀也會惹人厭。

反之,一個懂規矩、知禮數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會受人歡迎。

有一次,郭麒麟在節目中與華少一起喝茶,結果一不小心將其中的一杯灑了。

他連忙道歉說:“不好意思,這杯我喝。”還解釋道,與人飲茶的時候,水杯灑出是不禮貌的。

僅僅是幾個字,卻體現了郭麒麟良好的教養。

無規矩不成方圓,郭麒麟的教養主要還是郭德綱的自小培養和言傳身教。

郭德綱曾在飯桌上給郭麒麟定了很多規矩:

吃飯不能吧唧嘴;

全家一起用餐時,大人不動孩子不能動;

如果來客人了,家裡好吃的都要先緊着客人吃;

給客人添飯不能問:“還要飯嗎?”而是問:“給您再添點?”

餐桌,就是孩子教養的課堂。

想要培養出一個有教養、有禮貌的孩子,就一定要趁早給孩子定下各種規矩。

父母懂得引導,孩子以後纔會變成一個受歡迎的人。

我有個閨蜜,經常跟我抱怨說,青春期的兒子不愛跟她交流。

直到有次我去她家做客,才知道事情背後的真相。

晚上,她兒子小宇和丈夫一坐上餐桌,閨蜜就開始了對孩子的教育。

“你剛纔的作業寫得太潦草了,吃完飯要重寫,知道嗎?”

“你看你王阿姨的女兒,比你小2歲,人家全班前5,再看看你?”

“這次考試準備咋樣了?別又像上次似的答不完題。”

原本一家三口溫馨的晚餐,氣氛變得格外低迷。

只見小宇低頭快速扒着飯,一句話也不說,吃完就回到自己房間,啪地關上了門。

我連連嘆氣,怪不得閨蜜和孩子感情不好。

很多父母喜歡利用吃飯的時間來批評教育孩子,希望孩子看到不足,取得更大的進步。

可是,往往最終孩子飯也沒吃好,話也沒聽進去,還會和父母產生隔閡。

餐桌不應該是教育孩子的地方,應該是傳遞愛的地方。

香港首位女特首林鄭月娥平常特別忙,但她堅持參與兩個孩子的一日三餐。

她說:

“我平時自己要忙工作,孩子們忙學習,只有餐桌能讓一家人聚在一起,坐下來好好地聊聊天。

在餐桌上,我會說說自己最近的工作和生活,孩子也會和我聊聊學校的生活。我們通過餐桌瞭解彼此的近況,並因此更加理解對方。”

飯桌上的溫度,是檢驗親子關係最好的試金石。

如果餐桌上都是冷冰冰的教育,很難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也難以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與其在飯桌上說教,不如把飯桌變成拉近親子的場所,和孩子聊聊學校發生的趣事、聊聊他的朋友、生活等。

美味的晚餐、親切的笑容、溫柔的聲音,就是你與孩子之間精神交流、情感傳遞的紐帶。

看過一個節目叫《少年說》,裡面有個男孩抱怨媽媽總讓他做家務。

他委屈地表示:“我每天都要刷碗、擦地、摘菜,但我只是個孩子啊!”

可他的媽媽卻語重心長地對他說:

“家務是生活的組成部分,它會鍛鍊你的動手能力,讓你有感恩之心,讓你有耐心有愛心。

作爲一個男孩子,你將來如果能擔當、有責任,那麼你的未來一定很幸福。

跟你在一起的人也會很幸福!”

這位阿姨看似狠心,可言語之間都是對孩子的良苦用心。

其實,在我們絕大多數家庭裡,孩子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包括我女兒也是,基本都是放學回到家,先回屋裡休息,等飯好了喊她吃飯,吃完了就直接回到屋裡寫作業。

基本什麼家務都沒幹過,更別說什麼累活髒活了。

結果她都上了初中,有次我生病了,她爸又出差,讓她燒個熱水,煮個麪條都不會。

還在那振振有詞:“你又沒教過我!”

當時我就覺得自己的教育無比失敗。

從那之後,我就決定以後做飯時喊女兒幫我打打下手,讓她學習一些簡單的菜。

飯後沒事也要幫着收拾一下碗筷,而不是在那遊手好閒。

果然,女兒變得越發獨立,自理能力越來越強。

我想,作爲父母,不要把做飯收拾碗筷的事全攬過來,一定要讓孩子參與進來。

讓他明白,自己是家中的一份子,任何家務活,自己都有義務做。

他們會在家務中學會獨立、吃苦耐勞,也會更體恤父母、家人的付出。

千萬別把孩子養成一個只會學習的機器,只有學會獨立自主、學會擔當,未來纔會走得更遠,獲得長久的幸福。

李玫瑾教授在演講中說過:

“家的核心不是沙發電視,而是飯桌。當孩子進入到飯桌的時候,他就開始成爲一個家庭成員,我們就要開始給他形成一個集體印象。”

其實,所謂餐桌教育,重點就是父母要把孩子當成一名普通的家庭成員。

不給他特殊優待,教他大人該有的規矩,承擔家庭的責任,與他平等暢快地溝通;

我們的孩子才能獲得精神上的維生素,變得自信、陽光、成爲一個受歡迎,有擔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