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社論:孕育尊重科學家和常識的自由環境

美國舊金山當地時間8月4日,首位華人諾獎得主李政道逝世,享年98歲。我們緬懷這一卓越的科學家,不僅是因爲他在物理學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爲人類拓展了認知邊界,還緣於他爲中國科學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中國與國際科學界的交流與合作。尤其是,他以一己之力,促成了改革開放後首個國際人才交流項目——CUSPEA計劃,即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

科學並非規劃之事、構造之物,真正的科研並非一種目標導向的攻堅克難,也並非簡單的甘坐十年冷板凳的吃苦耐勞,而是心之所向、興之所至,因此科學要在自由開放的交流中精進。李政道和楊振寧從提出宇稱不守恆到獲獎,用了不到兩年時間,成爲諾獎歷史上最快得獎的獲獎者,不僅緣於他們天才的大腦,更緣於他們融入了世界學術交流之開放體系,沒有學術開放的世界,就很難有如此神速的獲獎,更難有人類認知的躍遷。

自由和開放是科學精進的必要前提,要真正將其內化到日常的科研活動中,需要的是人們在認知和心理上走出狹隘和敏感,暢通國內外開放交流的學術渠道,併爲國內外學術交流營造一個無障礙的交流機制和通道。世界上沒有一項研究是閉門造車出來的,尤其是在科研越來越跨學科、科研分工越來越精細的當下,合作將是科研的標配。

中國科教事業重塑重構於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CUSPEA計劃再次爲中國科學界提供了看世界的機會和與世界交流的渠道,從1978年至今的四十多年時間裡,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累計已超過600萬人,如此龐大的數字背後是日益活躍的國際交流,是一樁樁連接世界、連接未來的具體案例,助推着中國在科教領域勇往直前、開花結果。

這一開創之局來之不易。爲此,在貿易保護主義複雜多變的當下,各方更需守護好科學的自由開放共識和信念,強化科研領域的國際交流和合作,真正摒棄身份下的成見,爲科研的國際交流和溝通營造自由開放的制度場域。

當然,尊重科學和常識首先必須基於鮮活的具體個體入手,而非基於抽象的原則發力。這首先要尊重作爲人的科學家,尊重人們的首創精神,搭建基於鮮活個體的激勵與約束相容的機制。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科教事業能夠得以重構重塑,根本上緣於各界對人才的尊重、對知識的敬畏,以及對常識的遵循等,同時也來自於爲科學家提供自由開放的科研環境,更來自於用制度和法治莊嚴允諾。對科學和人才的尊重,不再是一種抽象的體會,而是一種具象的感知,讓每一個人都能有感有得,讓更多的人可以在世界科學舞臺揮灑才能。

要尊重具體的科學家、尊重常識,就必須學會放手和放權,明晰權力有所爲和有所不爲的邊界。科研活動絕不是工程學意義上的攻堅克難,其主要依賴於天才的想象力和虛構故事框架的能力,每一個天才科學家提出的理論,都是精進人們認知的一種解釋框架和敘事結構。正因爲如此,尊重個體的首創精神,爲個體的試錯大開方便之門,營造容錯機制就非常重要,因爲科研探尋的是可能性,個體的試錯成就的是百花齊放,集中的試錯帶來的將是孤注一擲,一旦方向錯誤最終將前功盡棄,因此激活個體的試錯激情,是成本最低的科研之路。

天才是1%的靈感或天賦和99%的汗水,在科研領域,方向和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良好的科研環境就是要爲放飛1%的靈感營造自由施展的環境,因爲99%的汗水澆灌的恰是那1%的靈感。因此,如何釋放人的自由意志,推進思想市場健康發展,決定着中國在科研上的突破能力。

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科學遵循以自由看待發展的常識,當前正值中國推動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開放包容的自由環境,秉持試錯容錯的成長機制,護航科學家自主科研的自由,不越位、不缺位也不錯位,中國的科創事業才能運行在正確做事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