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刺激經濟不能忽視消費端,建議給低收入者發現金

*本站財經智庫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本文不構成投資決策。

姚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博雅特聘教授)

60s要點速讀:

1.刺激經濟最好的辦法就是發現金。給那些失業者、低收入者發現金,或者直接給最低收入的50%或者30%的人口發現金。

2.發現金或者消費券的難點是在思想上。中國人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無功不受祿。要想獲得一定要付出,沒有付出就不能有所得。

3. 在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情況下,各個用人單位的預期就不會好。當預期不好的時候,招人就會比較慢,甚至還會裁人。人才的僱傭是長期的事情,不能今天招聘,明天就讓員工離職。

正文:

當前失業率高企,在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情況下,各個用人單位的預期就不會好。當預期不好的時候,招人就會比較慢,甚至還會裁人。人才的僱傭是長期的事情,不能今天招聘,明天就讓員工離職。招來人以後,企業都期待你在這裡長期工作,所以他們一定是看未來的。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大,企業的預期就不會好。預期下降,他們就會停止招聘、停止投資,甚至開始裁員。這是我們現在看到就業形勢不好的最重要原因。

2022年5月31日,國務院印發6方面33項措施全力穩經濟,而且派了督導組到各地去督導,這些措施是會起作用的。其中的財政政策,還有一些救助政策會起比較大的作用。財政政策就是保投資,投資上去了,把市場需求的底托住,對穩定就業的幫助會比較大。例如,疫情下的一家小餐館,如果政府不進行任何救助,這個小餐館是支撐不了多長時間的,一個禮拜不開門還可以,兩個禮拜不開門它就不行了。像KFC這樣的餐飲企業是沒問題的,因爲KFC財大氣粗,而且它很容易送外賣。我們現在因爲不能上餐館堂食,就經常性地去KFC訂一個簡餐,所以它能堅持住,但其他小店就很難了,生意一下降,它可能就沒辦法維持。這時政府出臺一些保護市場微觀主體的措施就會起到效果,特別是在租金方面。

現在部分地區的國有物業免除租戶三個月的租金,或者是暫緩三個月的租金。我覺得地方政府可以再進一步和房東們好好談,房東們不能逼着這些小企業非得交房租。你硬讓他交,他只好說我關門算了,交不起。現在說你先緩交三個月,大家都能渡過難關,這樣就業率就可以保住,即使不能支付高工資,但至少員工不會失業。

在這個基礎上,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找到一條疫情防控的常態化政策。想要社會面上一例感染都沒有,這是難以做到的,找到常態化的防控政策至關重要。

有些餐飲行業的企業,它本來已經重新開張了,人氣慢慢回來。剛過一個禮拜,你再關了,至於關多長時間?不知道。這麼折騰幾次,這些企業就受不住了。餐飲行業還好一點,如果製造業企業被這麼折騰一下,他就不敢再開工了,因爲開工一次成本很高。我們知道生產企業開工之後,固定成本特別高,開工之後再讓它關,他會受不了的。所以他會非常猶豫,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又封閉,這不是一種常態化的管理方式。

哪怕一個工廠裡面出現了幾例感染,我可以在這兩三天暫時封閉一下,做一下核酸。兩三天之後,沒有新增病例了,就再正常重新開工。根本用不着完全封閉一個禮拜,那他就得停工了。在保障工廠不停工的情況下,能不能也做到精準防控?我覺得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所以建立企業的信心,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一條常態化的疫情防控的新政策。

第二方面是要有一些手段來刺激經濟。現在一提到刺激經濟,唯一能做的就是政府投資。這些年下來,至少從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每次遇到問題就是政府投資,好像就不會幹別的。我覺得要轉變思路,刺激要全方位,投資也要,但是不要把消費給忽視了。我們現在的消費面着力不夠,信心起來得慢。投資是局部性的,要傳導到整個經濟,鏈條太長了。

消費不一樣,消費是直接的,它直接創造需求。老百姓去商場買東西了,商場裡面就有需求了,人氣就旺了,做投資能看到人氣也很重要,這不光是個經濟問題,還是個心理問題。爲什麼大家覺得酒吧裡有了人了,飯店裡頭有了人了,大家就覺得經濟開始好轉了。他不會說那個酒吧賺了多少錢,商場賺了多少錢,大家是覺得有人上街了,人氣回來了,大家就覺得我們該做點生意了,我們可以做點投資了。

有些人質疑發放現金或消費券的方式。他們可能不是擔心消費券或者現金不能拉動經濟復甦,而是擔心今年給老百姓發了錢,明年老百姓接着問你要怎麼辦?他們認爲不能隨隨便便給老百姓發錢,發錢就會養懶人,就會造成懶人思想,會變成政府的負擔。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2020年已經有好幾個城市發了消費券,老百姓也沒有把政府給賴上,說2020年給我發了,2021年還得接着給我發。老百姓還是理性的,知道這是一次性的。

還有一些人可能會說,各地千差萬別,由中央政府發現金或消費券,這不行。比如給雲南大山裡的老百姓發1000塊錢,老百姓覺得這些挺值錢的;可是到了一線城市1000塊錢並不多。這個說法有一點道理,但是中央可以發一個專項債,這些債由各個省自己認領。發達地區說我未來財力雄厚,發1000元不夠,我要發2000元。反正這個債是地方政府背上的,是用地方未來的稅收來償還的。雲南說我這裡疫情不嚴重,我也不想去刺激經濟了,我不要發現金或消費券,那也可以,這件事完全可以是中央和地方結合起來。但是中央這個舉措非常重要。就像我們發3.65萬億專項債,這是中央給了地方的一個政策,中央給你舉債,地方用地方稅收還。

爲什麼大電器商願意發消費券?實際上在這背後有一個問題,消費券依賴於生產者的財力。因爲大電器商財力雄厚,這成了它促銷的手段了。2020年政府出10%的折扣,企業再出10%,加起來是20%。誰能出得起這10%?當然是那些財大氣粗的公司,所以這造成了很大的不公平。

消費券的意思就是要指定用途,那就乾脆發大家普遍能享受的東西,不要發彩電、冰箱。2020年我太太也去領了一張消費券,是買彩電用的,我們家又不需要彩電,所以作廢了。美國商場里老發打折券,最後他們發現了只有60%的打折被兌現了,因爲好多人覺得沒用。我沒有看到關於中國2020年消費券兌現比例的研究,但我估計不會超過60%。

反倒是那些餐館消費券的兌現率可能高一些。但這種也有一個收入分配的問題,哪些餐館能承受10%的折扣?能夠打折的餐館都是有一點名氣的餐館,街邊小店打不起10%的折,所以最終是中產階級人羣上中產階級的餐館消費,普通老百姓沒有獲益。要面向普通大衆,就得發放食品券,既可以到普通餐館消費,也可以到商場裡面買食品。

但是我覺得這個其實還不是最好的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發現金。給那些失業者、低收入者發現金。或者直接給最低收入的50%或者30%的人口發現金。有很多人擔心,你給大家發現金,他就存起來了。實際上,最低收入的30%的人根本就沒有儲蓄,他是月光族。特別是年輕人,他一個月的工資基本上都花光了,一旦他的收入下降,甚至失業了,那他馬上就困頓了,得和家裡要錢了。如果你給他補貼,連續三個月,每個月給1000塊錢,我估計絕大多數人都得花掉,根本不用擔心他們會存起來。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薩勒教授提出了心理賬戶理論,並且獲得了諾貝爾獎。所謂心理賬戶就是人們在心裡無意識地把財富劃歸不同的賬戶進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賬戶有不同的記賬方式和心理運算規則。政府給他發一筆錢放在央行的APP,那這些錢就是用來消費的,他會有這種心理。而且你給他規定,三個月不花這些錢就作廢了,因爲是電子貨幣。

在經濟學理論中,無謂損失指由於市場未處於最優運行狀態而引起的社會成本。如果消費券指定消費的品種,就會有無謂的損失。因爲我不一定需要那個產品,但是爲了享受那20%的折扣,我去吃一次飯,這是無謂損失。給現金的效用是最大的,而且給現金也會帶動其他消費。他拿了錢之後要出去吃飯、買東西,不一定就只花央行給的錢,他自己有錢也會花一些,也有帶動的效果。或者也可以把消費券和現金結合起來用,我覺得這是最好的辦法。

我們現在要有大的舉措,發消費券也好,發現金也好,一定得是由中央政府來做,不能再像2020年那樣,由地方政府做。地方政府做的話就是有錢的地方做,沒錢的地方不做。更重要的是表明中央要下這個決心,要關注老百姓,特別是失業者和低收入者的生活,而且我們想用消費推動經濟復甦。這樣給大家一個強烈的信號,中央政府的決心很大,我們就有信心了,就不再裁人了。我想中央政府發,平均到每一個人頭上1000塊錢也就差不多了。如果給最低的30%的人,就是每個人3000塊錢,以中國的財力能做到這樣已經相當不錯了。那對經濟的直接影響有多大呢?按照我們現在計算大概拉動經濟增長1.4個百分點,那也不錯了。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信心的問題,把信心建立起來。

發現金或者消費券的難點是在思想上。中國人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你可以叫它賢能主義。賢能主義有好多種,具體到發現金和消費券這件事上,就是無功不受祿,要想獲得一定要付出,沒有付出就不能有所得,怎麼能平白無故拿國家的錢呢?很多人不支持發現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無功受祿不符合賢能主義。

還有就是我們在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重生產、輕消費的傾向。在計劃經濟時代,連服務業都不叫生產行業。只有那些正兒八經的工廠才叫生產。服務業都是輔助,只能說必要的可以有,非必要的都不能做。一切都是圍繞着生產進行。

過去這40多年,儘管我們服務業都大發展了,但是在很多官員還有包括很多學者的頭腦裡面,還是不能提消費。要提消費那就養懶人了,我們負擔不起,我們還是個發展中國家,要以生產爲主。所以在需求端重投資、輕消費,覺得投資好。比如投資建一個高速路,建一座橋,看得見摸得着,將來它是有生產性的,可以提高我們長期的生產能力,是老百姓的長期福利。消費是短期的,花完就沒了,這樣不行,這都是我們根深蒂固的想法。

但是他忘了一點,中國現在好多投資其實都是消費型的,比如我們的高鐵主要是運人的,不運貨。但中國的高鐵都是虧損的,我不知道現在鐵路總公司負債多少,早兩年是五萬億、六萬億,估計現在得漲到七、八萬億了。鐵路總公司是不可能把這些錢還上的。你就算一算它每年的收入,光是負債的利息就把它拖死了。

高鐵其實也是老百姓的消費。地鐵也是消費。沒有必要區分得那麼清楚。修高鐵是對的,修地鐵也是對的,但老百姓的即時消費就不對。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而且修這種基礎設施是要不斷往裡投錢的,得維護,考慮長期的維護費用。爲什麼非得要建那麼多的高鐵?很多高鐵都沒有多少人坐,都是浪費性的。那爲什麼不提高老百姓即時的消費呢?

本站財經智庫(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本站財經智庫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