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優勢與補短板(人民論壇)
華 平
以改革揚優勢、補短板,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方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把“堅持以制度建設爲主線”明確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條重要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繼續完善各方面制度機制,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爲國家治理效能。”
曾經,中國鐵路因一票難求、一車難求,被視爲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老大難”。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爲抓手,把短板補長,把長板做優,中國鐵路成爲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大動脈。
把握揚優勢與補短板的辯證法,關鍵是處理好長板與短板的關係。
“要立足優勢、挖掘潛力、揚長補短”“堅持鍛長板、補短板相結合”“抓緊補短板、鍛長板”……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鍛長板與補短板問題。
短板是薄弱點,也是增長點,揭示着努力方向;長板是核心競爭力,是贏得未來的關鍵所在。
長與短是相對的。各地條件千差萬別,發展水平有高有低,關鍵要找準工作發力點,發揮比較優勢,努力把短板轉化爲長板。
成渝地區,不靠海、不沿邊,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大棋盤”,奮力打造“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聯動發展的戰略性樞紐,“後方”挺進高水平開放的“前沿”。
“跳出本地看本地”,纔有改革發展的方位感。從“牢牢把握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到全球產業鏈上比較競爭實力,準確把握“所需”與“所能”,這是揚長補短必備的大局觀。
我們做任何工作,都要自覺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增強統籌兼顧的謀劃、掌握固強補弱的方法,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激發新優勢。
長與短是動態的。正所謂不日新者必日退,長板不是一勞永逸的,關鍵要通過補短板來鞏固優勢地位,化被動爲主動,變不利爲有利,把短板變爲發展的跳板。
地處高緯度寒冷地區的黑龍江,冬季漫長,本是不利生產的短板,可把“冷”作資源,發展冰雪運動、開發冰雪旅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實現現代化,短板在農業,難點在農村。浙江平湖利用綠色科技啃“硬骨頭”,“蔬菜工廠”育苗效率大幅提升,畝均管理費用大幅節省。
立足本地辯證看,方能找準改革發展的着力點。把自身的“家底”摸透,把欠缺的基本功練實,把獨門的“殺手鐗”磨利,才能走出有本地特點和優勢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長與短也是互動的。把制度優勢轉化爲治理效能,關鍵要緊緊抓住最緊迫的矛盾問題,聚焦最突出的薄弱環節,以長板優勢帶動短板補齊,把補短板變成破解難題的“樣板”。
上海寶興裡,戶均居住面積僅12.6平方米,舊區改造難度之大史所罕見,卻創下了上海大體量舊改項目簽約搬遷的紀錄。黨建引領、法治護航、居民自治同向發力,“寶興十法”成爲舊改羣衆工作可複製推廣的“妙法”。
率先試、出經驗,通過破解一道難題,探索出一條超大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新路,這個由短變長的過程,正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堅持系統觀念,健全已有制度、推進制度創新、填補制度空白,這樣的改革,分量更重,成色更足。
錨定改革總目標,“看準了就抓緊幹”,我們激揚的是制度優勢,積蓄的是發展動能,贏得的是戰略主動。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12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