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中國證券報》20日刊發文章《央行: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文章稱,中國人民銀行11月19日發佈的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加強國內外經濟形勢邊際變化的研判分析,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穩定市場預期,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圖片說明)資料圖,新華社發

(小標題)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

報告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以我爲主,穩字當頭,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處理好經濟發展和防範風險的關係,做好跨週期調節,維護經濟大局總體平穩,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密切跟蹤研判物價走勢,穩定社會預期,努力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

報告強調,落實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引導金融機構爲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重點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發揮政策示範效應,鼓勵社會資金更多投向綠色低碳領域,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揮好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作用,着力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配合有關部門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基礎上,合理滿足煤電企業應急保供發電融資需求。創新運用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碳中和債券等產品,發揮金融對能源安全保供和綠色低碳轉型的支持作用。

報告指出,目前房地產市場風險總體可控,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整體態勢不會改變。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配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小標題)發達經濟體政策調整對我國影響有限

近期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開始調整。本輪發達經濟體放鬆貨幣政策較上一輪節奏更快、強度更大,開始調整後,推動美元指數上漲、美債收益率上升,並可能對新興經濟體產生影響。

“發達經濟體政策調整對我國影響有限。”報告指出,一是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體量擴大,韌性更強。二是我國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三是我國匯率市場化改革取得進展,對外部衝擊的吸收能力增強。四是我國金融體系自主性和穩定性更強,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強。

報告認爲,我國貨幣政策搞好跨週期設計,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帶來的外部衝擊。一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二是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覆蓋面。三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四是推動境內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轉換工作有序進行。這些措施有助於隔離和緩衝風險,增強我國金融體系應對外部衝擊的韌性。

報告表示,下一步,要繼續綜合施策,積極穩妥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字當頭,以我爲主,增強自主性,根據國內經濟形勢和物價走勢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二是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加強預期管理,完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市場主體堅持“風險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三是不斷深化金融雙向開放,增強境內人民幣資產吸引力。

(小標題)客觀看待超儲率下降

報告指出,客觀看待超額準備金率下降。本世紀以來,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需求逐步減少,超儲率總體呈下降趨勢。

近兩年尤其是2021年以來,人民銀行通過下調超額準備金利率以及完善流動性管理和短期利率調控框架等措施,進一步降低了金融機構的超額準備金需求,金融機構超儲率進一步下降。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末,金融機構超儲率分別爲1.5%、1.2%和1.4%,但同時貨幣市場利率運行更加平穩。

報告認爲,在堅持正常貨幣政策的背景下,我國金融機構超儲率下降既是金融體系不斷髮展的結果,也是央行貨幣政策調控機制不斷完善的表現。當前不宜單純根據流動性總量或超儲率判斷流動性鬆緊程度,更不能認爲超儲率下降就意味着流動性收緊,觀察市場利率纔是判斷流動性鬆緊程度的科學方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