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融如何更好滿足老年人需求?——來自2024陸家嘴論壇的聲音

新華社上海6月20日電 題:養老金融如何更好滿足老年人需求?——來自2024陸家嘴論壇的聲音  新華社記者姚玉潔、劉羽佳、桑彤  當前,我國老年人口基數大,老齡化速度快。在6月19日至20日舉行的2024陸家嘴論壇上,銀行業、保險業等人士圍繞銀髮經濟與養老金融展開討論,就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推動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等提出建議。  發展銀髮經濟,既是實現老年羣體美好生活嚮往的現實需要,也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據測算,到2035年,銀髮經濟規模有望達到約30萬億元。  在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總裁蔡希良看來,多舉措提高養老風險保障,是做好養老金融的重要着力點。  蔡希良說,不同於儲蓄、理財、基金等傳統金融產品,養老金融應該具備長期積累、跨期支付、保值增值這些重要的特徵和功能。發展養老金融應該把握好這個功能定位,在頂層設計、激勵政策以及產品服務的提供等各個方面,爲老年生活提供穩定、可期的現金流和健康醫療等必要的風險保障。  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是養老金融領域的一項重點任務。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表示,要圍繞民生福祉,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補齊第三支柱短板,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更好滿足人民羣衆養老保障和財富管理需求。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趙永剛認爲,推動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是當前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的首要任務。  作爲我國養老金保險體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設計,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城市和地區先行實施已一年多時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目前已有6000多萬人開通了個人養老金賬戶。  養老金融既是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的基礎設施,也是發展養老服務事業和產業的支撐力量。  當前,一些大型保險集團正在打通養老財務規劃、資金管理、風險保障、康養服務等養老金融產業鏈,探索從養老金給付向養老服務轉變,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保險+投資+服務”的一站式方案。  中國太保已在全國13個城市佈局15個太保家園養老社區,並形成從旅居樂養到自理頤養,再到護理康養的全齡覆蓋產品體系;中國平安構建智能管家、醫生管家和生活管家三位一體的養老管家,目前服務已覆蓋全國60餘個城市……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表示,打造“投資、保險、醫療、養老四大平臺”至關重要。  近期,上海銀行瑞虹新城支行增添了一間“小小的診室”,老年市民在銀行網點就可以配藥到家。“互聯網+醫療+金融”的一站式服務,解決了部分老年人不會使用線上診療,掛號、配藥仍需奔波醫院的痛點。  刷臉、複診、選科室、選時間、掛號、手機付款、在線配藥、在線醫師審覈、在線支付藥費並選擇快遞或自提藥品……不少老年人在銀行網點體驗了一次“雲端診療”。  上海銀行與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創新建立的這一“互聯網醫院+銀行”服務新模式,是跨領域合作推出適老金融服務的一個新嘗試。  在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谷澍看來,服務銀髮經濟和養老需求,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離不開跨領域、多層次的合作。商業銀行要積極強化和各級人社、民政、工信、醫療、數據要素管理等部門的深度合作,廣泛尋求與社會化、專業化養老服務企業的融合創新,凝聚各方合力,促進優勢互補,一起滿足廣大羣衆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美好生活嚮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