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谷縣郭屯鎮黃莊村:鄉村振興步入“快車道”
從班子軟弱癱瘓到五星級黨支部、從村莊道路崎嶇不平、髒亂差到村莊環境乾淨整潔、從村集體經濟幾乎爲零到年收入50萬以上、從脫貧戶收入不足3000元到村民過上幸福生活.....“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郭屯鎮黃莊村950多名村民在新一屆村黨支部班子帶領下,經過幾年的努力拼搏,村莊發展和村民幸福指數大大提升,鄉村振興發展步入“快車道”。
強化黨組織建設,增強黨支部戰鬥力。2019年9月,黃莊村共有23名黨員,但絕大多數已年老體弱,甚至70歲以上黨員幾乎佔到一半。“三會一課”根本不能正常開展,黨支部戰鬥力軟弱癱瘓。通過建立健全“三會一課”制度、加強學習強國學習、黨員燈塔在線學習、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等,不斷提升黨員整體素質。同時,新一屆村黨支部班子不斷加強後備力量培養,先後發展劉濛濛等三名黨員。去年又發展一名預備黨員和2名入黨積極分子,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加強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出行和生活居住條件。黃莊村共有950多人,村內有4條主要道路,2019年9月份,新一屆村黨支部書記湯學營剛上任時,道路狹窄,只有2米多寬,而且破爛不堪,崎嶇不平。在鎮黨委的大力支持下,通過爭取上級銜接資金、村集體資金和村民愛心捐贈,對村內道路進行重新修建,由原來的2米多寬擴建到6米寬。同時,修建了下水道,道路兩側全部栽植苗木,進行綠化和美化,實現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街道兩側和所有衚衕都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其中,修建長700米寬5米、長600米寬4米的道路各一條,栽植苗木1400棵,安裝太陽能路燈240盞,共計投入資金100餘萬元。
脫貧羣衆過上幸福生活。2019年9月份新一屆村黨支部成立時,正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關鍵時候。爲確保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新一屆村黨支部對全村11個貧困戶逐一走訪、逐一分析,制定脫貧計劃,確保脫貧政策全享受。“真扶貧、扶真貧”,以實際行動贏得貧困戶的一致稱讚。黃莊村原建檔立卡脫貧戶馮立紅,一家三口人,其妻子葛書患先天性智力殘疾,經醫院鑑定爲智力殘疾二級。在郭屯鎮中學讀初中二年級的兒子馮廣明學習不錯,但家境貧寒。爲儘快讓馮立紅擺脫貧困,村黨支部書記湯學營一方面鼓勵馮立紅一家人要振作起來,樹立起對未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第一時間通過召開支部會、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在一致通過的情況下,將馮立紅納入建檔立卡精準扶貧戶,同時,爲考入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的馮廣明申請了雨露計劃。而且,每逢春節、中秋節,湯學營帶領支部一班人還爲馮立紅送去米油麪等慰問品,馮立紅一家對生活充滿信心。
帶頭開展“我爲家鄉做貢獻暨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活動”,推動活動開展。去年7月份,新一屆黨委、政府提出在全鎮範圍開展我爲家鄉做貢獻暨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活動,支部書記湯學營積極響應鎮黨委號召,在全體黨員會上,帶頭捐款2000元,在湯學營率先垂範下,全村黨員幹部羣衆、在外經濟能人、離退休幹部職工紛紛捐款,共計捐款13.1萬元。羣衆看黨員、黨員看幹部、幹部看支部,支部看支部書記。“不僅我爲村集體捐贈2000元,爲讓孩子們不忘家鄉,上高中和小學的兒子也分別捐贈600元、200元!”在聊城經營電焊、塑鋼門窗生意的村民劉玉冰激動地說。通過我爲家鄉做貢獻活動,促進了村碑牌坊、村服務室、綠化、美化等六個提升。
大膽改革創新,促使村集體增收。新一屆村黨支部於2021年創辦了陽谷縣榮旺糧蔬農民種植合作社,合作社經營小麥、玉米種植及坑塘養殖,今年村集體增收達到50萬元以上,改變了2016年9月起村集體欠賬的被動局面。克服種種困難,流轉土地300畝,實現小田變大田,實現“集採”。合作社購買北京福田大型聯合收割機和紅旗-95旋耕犁、旋耕機和打草機、剷車各一臺,總價值15萬餘元,僱傭無人機噴藥,種子、化肥、農藥實行集採,因爲質優價廉,帶動村民參與,給村民節省農業生產資料4萬餘元。村集體自主經營的300多畝玉米今年喜獲豐收,小麥畝產1100多斤,玉米畝產更是達到1300多斤,不僅村集體實現大幅增收,村民流轉土地每畝能增收500元。
利用“三資”清理,收回30畝坑塘,促進村集體增收。黃莊村村東地勢低窪,少數村民私自在低窪處種上蔬菜或農作物。結合農村“三資”清理,爲提升村民法治意識,黃莊村先後10多次召開支部會、全村黨員、村民代表大會,多次宣傳黨的“三資”清理管理辦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曉之以法”,期間,村黨支部書記湯學營、駐村幹部李述洲、駐村律師等通過耐心細緻地講解國家法律法規知識,經過近一個月時間,終於將村東澇窪地收回。“一次性投資,多年受益!”村黨支部書記湯學營說。村裡缺乏資金,在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湯學營通過貸款,自籌資金20餘萬元進行深挖,常年對外承包。在黃莊村村東可看到,5個坑塘33畝水面,青魚、鯉魚、草魚、白蓮不時跳出水面,據從河南聘請來的負責養殖管理技術的師傅介紹,草魚、白蓮、青魚一年能長到4斤左右。爲實現綠色生態發展,2021年植樹節,湯學營還在坑塘周邊栽植小白楊600多棵,預計2027年成才,僅此一項村集體增收11萬餘元。
(通訊員 王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