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一、二把手同時缺席,華爲“二進宮”依然謎團重重?

9月25日,廣汽官宣了與華爲的合作。

這一次是傳祺與華爲的聯合創“新”計劃,核心是廣汽的智電科技i-GTEC 2.0加上華爲的乾崑智駕和鴻蒙座艙。

這一次合作在消費者心中的位置還挺重的,畢竟廣汽之前就與華爲合作過。兩者不歡而散後,廣汽還專門提過,華爲沒法議價,當時給了華爲沉重一擊,只是影響力沒有上汽的“靈魂論”那麼深遠而已。

這一次重新“請回”華爲,怎麼看都是要“大幹一場”的架勢。然而現實情況是,廣汽一把手曾慶洪並沒有出席相關的活動,當天他去參加了廣汽埃安的試駕。二把手馮興亞同樣沒有出現,去了世界500強的會議。

廣汽與華爲的這次合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真的像消費者期待得那麼重磅嗎?個人的一些看法與大家分享一下。

(1)未能轉正的AH8,影響仍在?

同爲珠三角企業,華爲與廣汽算是“老熟人”了,兩者的合作開始也非常早。2017年,兩者就簽訂了智能網聯汽車戰略合作協議,2020年,又進一步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協議。

可以說在2022年之前,兩者都處於“蜜月期”。

2021年,廣汽透露與華爲聯合研發了一款中大型智能純電SUV,代號是AH8,預計在2023年量產。當時的說法是廣汽拿出GEP 3.0底盤平臺,華爲拿出CCA平臺,不光是AH8,後續兩者要合作一系列的車。

這個也很好理解,在廣汽的自主序列中,埃安一直走在科技最前列,本身就是以前的廣汽新能源部門分出來的。既然埃安要造C級SUV,要衝高,華爲也有現成的資源,兩者合作是水到渠成。

但很快狀況出現了,兩者的合作並不順利。廣汽埃安的副總經理更是直接吐槽,華爲作爲大牌供應商要價太高,而且不受控。

個人覺得後者纔是重點,畢竟價格這個東西在合作初期就已經敲定了,廣汽不大可能合作一年多之後才發覺。更大的可能,還是華爲作爲供應商不受控,與廣汽的體系格格不入。

再後來就是“冷處理”了,兩者的合作應該是2022年就結束了。到了2023年3月,廣汽集團董事會才同意“AH8”項目由與華爲聯合研發變成自主開發。

目前這款車換到了昊鉑旗下,前陣子諜照已經曝光了,依然是聚焦了廣汽最新的科技,預計會在明年推出。至於究竟做到了什麼水平,就要等接下來看了。

雖然與華爲的合作子公司從埃安變成了傳祺,但我想說的是,之前廣汽吐槽的一些問題仍在。比如要價高,在當前高度內卷的市場環境下,變成“給華爲打工”幾乎不可避免;比如“不受控”,華爲的強勢是出了名的,也很難有質的改變。

(2)華爲“二進宮”,廣汽要什麼?

問題仍然在,廣汽的一、二把手也都沒有出席,可以看作這次的合作更多還是試水,這也是由廣汽和華爲的現狀決定的。

對於華爲來說,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去年華爲把智選車業務升級成了鴻蒙智行,如今已經有四個合作伙伴,分別是賽力斯(問界)、奇瑞(智界)、北汽(享界)、江淮(尊界)。

今年我們已經看到,華爲的流量分流明顯。後面幾個界的表現,明顯沒有問界好。華爲也使出了渾身解數,包括智界甚至舉辦了兩次上市發佈會,收效甚微。

除了這幾個“親兒子”外,華爲還將車BU部門獨立了出來,目前長安已經注資,華爲與長安的阿維塔和深藍都有合作。此外,華爲還與東風牽上了線,與猛士和嵐圖有合作。

在這種情況下,華爲很難有當初做AH8的精力了。因此與傳祺的合作,個人覺得不會太深入。

至於廣汽的態度,就更加曖昧了。一方面可能有政治層面的壓力,東風、長安兩家央企都入局了,廣汽也不想“落後”;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一種嘗試,2021年的時候,華爲在汽車行業內還名聲不顯。如今雖然依然是褒貶參半,但華爲確實是做出了一些實績的,起碼問界的銷量一直排在新勢力前列。

或許廣汽也想嘗試一下,帶上華爲的名頭後,究竟對於新車有多大的加成。此番更多是試水,如果合作的效果好,後續再進一步升級。

(3)勢均力敵纔會是最優解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最舒適的關係是棋逢對手,個人覺得企業之間的合作也是如此。如果關係完全是失衡的,那合作也必定無法長久。

目前華爲的幾種合作模式,確實讓車企感到難受。其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雙方要從合作中得到什麼。華爲有三種合作模式,分別是零部件供應模式、解決方案模式、智選車模式,但細究一下就會發現,其中都有“坑”。

首先是零部件供應模式,這個最好理解,你在賣東西,我看得上,買定離手。但這裡有一個問題,智能汽車買的是什麼?到底是算力芯片,還是背後的算法,還是後續的OTA更新。如果只是買硬件,那華爲比得上高通、英偉達嗎?別人是專門造芯片的企業。

如果硬件、軟件一起買,服務也打包,那就變成華爲HI模式了。之前有媒體透露,‌華爲HI模式的系統價格大約在8萬起步。這個數據不一定準確,但表現肯定接近這個水平。在當前這麼卷的市場條件下,極氪7X這種帶激光雷達,幾乎是“滿配”的中型純電SUV,價格是22.99萬。倘若換成採用華爲HI模式的車型,幾乎不可能做到這個價格。

對於車企來說,華爲把錢賺走了,把名聲賺走了(宣傳的都是華爲的技術)。自己承擔着最多的工作,包括從定義,到生產製造,到服務,而且很大概率是虧損,這是主機廠難以接受的。除非車企急需借華爲的名頭打響名聲,要不然這種合作模式是很難長久的。

這個時候就要進入第三種模式了,那就是智選車,也就是鴻蒙智行模式。華爲來定義車,華爲提供全套的智能化技術,甚至電機、激光雷達、音響都提供了,在華爲的商場售賣,車企主要負責生產製造和售後服務。

這種模式車企確實是輕鬆了,但存在感也沒有了。賣得再多、再好,跟自己的關係也微乎其微。哪一天華爲“撤走”了,基本就什麼也不剩下了。比如華爲停止與問界合作,大家能想象消費者跑去賽力斯的門店買車嗎?

這相當於把品牌命運完全交到了華爲的手裡,在這種情況下不說“議價”了,車企連說不的權力都沒有。對於廣汽這樣的企業來說,如果全盤參與到鴻蒙智行模式,那都不是簡單的利害關係了,甚至可以說是國有資產的流失。

現在這種局面,華爲難受,合作伙伴也難受。以享界爲例,幾乎全場都是華爲在“帶飛”,餘承東聲嘶力竭,最後效果也並不算好。智界奇瑞的參與感也很弱,原因很簡單呀,奇瑞能從中得到的回報太少了。

華爲覺得自己是在“與世界爲敵”,其實本不用如此的。個人覺得,在權責方面做一些調整,讓合作伙伴有更多的利益,不僅僅是金錢上,還包括話語權、品牌上。兩者通力合作,才能做到更好。

華爲曾經說自己要做智能汽車時代的博世,原因倒也簡單,主機廠大投入、高營收、低利潤率的經營模式,確實不太適合華爲這種科技企業。華爲的研發投入極高,有着龐大的工程師分紅體系,這意味着它必須追求高利潤。

但在整個汽車行業薄利的情況下,零部件模式走不通,HI模式主機廠盈利壓力大,鴻蒙智行模式則將主機廠完全邊緣化了。在這種情況下,主流車企只會是試探,很難全身心投入。反過來也影響了華爲智能系統的銷量。而沒有足夠的量支撐,華爲又需要進一步增加每套系統的“提點”,惡性循環。

迄今爲止,除了像賽力斯這樣將自己完全交給華爲的車企,其它主流車企大都在與華爲的合作中無明顯受益。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也是華爲成爲博世最大的阻礙。或許華爲還要給一種新的合作模式,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