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饒平還有這些非遺技藝,現在知道的年輕人不多!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請關注+置頂我。謝哈。

好吃的人,哪兒都想去

Traditional skill #

領悟祖先的智慧

饒平非遺技藝

非物質文化遺產

01 | 潮州單叢茶製作技藝

浮濱青山綠水,物產豐富,是饒平第一產茶大鎮、“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名茶嶺頭單叢茶的發源地。境內有海拔500米以上山峰7座,其中雙髻娘海拔1036米,地勢高兀,對白葉單叢茶發展生產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嶺頭單叢製作工藝與其它單叢茶相同,傳統工序步驟有:曬青→晾青→碰青→殺青→揉捻→烘乾,再經最後一道工序焙火精製而成。傳統工藝的最後焙火工序會採用炭焙方式,能使茶湯更加醇厚、蜜韻更加明顯。嶺頭單叢獨特的蜜韻,一是蜜的表徵,一是韻的表徵。

嶺頭單叢茶始於清代,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嶺頭單叢茶原是浮濱鎮嶺頭村茶農於1961年至1963年在雙髻娘山腰茶園發現並經試種成功,1981年國家農業部正式命名爲“嶺頭單叢”茶,1986年獲“全國優質名茶”稱號。1990年被國家農業部評爲“綠色食品”,定爲“國賓茶”。2022年1月,“潮州市單叢茶製作技藝”入選饒平縣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02 | 獅頭鵝飼養技藝

早在兩百多年前,地處黃岡河支流旁邊的浮濱鎮溪樓村,每年農曆正月初五便有了用大鵝作祭品拜年、祭神和賽大鵝的風俗,以養鵝最大者爲榮。由此,年復一年,溪樓村民精心培育出特有巨型鵝種,因其公鵝頭形似獅頭,故而得名獅頭鵝。

03 | 深坑老樅水仙製作技藝

饒平縣深坑村位於新塘鎮百花山腹地。康熙年間深坑村已經普遍種茶,有書籍留世記載的已有三百多年之久。幾百年來,深坑村民一直靠着自己堅實的雙腿,沿着崎嶇陡峭的小路走上大山種茶,山上150多棵老茶樹在他們的精心護理下依然挺拔蒼勁。

深坑老叢水仙屬於"烏龍"類茶種,半發酵,綠底金邊,產量少。其獨特之處和巨大的魅力主要在於:具有沁人心脾的芬芳和令人慾醉的滋味,飲之使人心曠神怡、精神振奮。老叢水仙茶樹屬於株系,普通的茶樹樹齡都在百年以上,三百年樹齡的茶樹不在少數,是寶貴的品種資源。成品茶品質優異,香和味各具一格。沖泡開時,湯水橙黃,味道醇厚獨特,有很強的回甘力。2022年1月,“深坑老叢水仙製作技藝”入選饒平縣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04 | 竹編藝術

竹編制品是潮州人一直以來廣泛應用的民俗用品及工藝品,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早在殷商時代,竹編工藝就十分豐富,大到竹樓、竹屋、竹船,小到竹盤、竹勺、竹筷、竹笠等等。舊時竹編技藝幾乎遍佈四鄉六裡,涌現了竹編花籃、竹編竹笠、竹編花箶等類型製品。

竹編技藝工序複雜繁瑣,製作工藝十分精細,工序以編織爲主,大致上需要經過選竹、浸泡、鋸竹、破竹、撕篾、編織、綁藤、做蓋、上油等,其中編織又可以細分爲多個步驟。不同類型的竹編制品,其製作過程也不盡相同,其中竹笠製作的整個過程需要50多道工序,一個完整的花籃則足足有近百道工序。

饒平縣東山鎮東明村地處閩粵交界,擁有山地面積9000多畝,地處亞熱帶,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對於花竹生長和竹器加工產業的發展有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東明村素有“竹編之鄉”美稱,該村生產的竹編產品有竹盤、竹籃、竹筐、竹扇,還有工藝飾品等,製作精巧玲瓏,質量上乘,竹編工藝在東明村有着上百年的歷史,是該村的一大特色產業。

05 | 西巖茶製作技藝

饒平縣是粵東主要茶葉產地之一,其中饒北山區盛產西巖茶。西巖茶歷史悠久,相傳從臺灣傳入,茶產品早就遠銷東南亞各地,久負盛名。饒洋鎮是西巖茶的原產地,主要產於該鎮西巖山麓,現有茶園面積1000多畝,擁有一整套茶葉生產製作設備,掌握獨特的生產工藝。

西巖茶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0%,土壤中富含鋅、硒、錳等微量元素,通過茶樹的吸收利用,所產茶葉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茶園多位於西巖山麓海拔800以上的緩坡上,形成“海拔高、雲霧多、富含硒、無污染”的優質高香茶生產環境。

西巖茶製作技藝分初制和精製共12道工序。初制工藝流程有6道工序:曬青→涼青→做青(浪菜)→殺青(炒茶)→揉捻→乾燥;精製工藝流程有6個環節:歸堆→揀剔篩末→拼堆(分級)→烘焙(提香)→攤涼→包裝。

西巖茶主要有奇蘭、鐵觀音、黃旦、白葉單叢等品種,茶葉具有形靚、色翠、香幽、味甘等特點。1974年,經浙江中國茶葉研究院品評鑑定,西巖茶爲優質茶葉;1975年,在廣東省汕頭地區舉辦的茶葉質量評比會上,西巖“奇蘭”榮獲第一名;1979年,在廣東省茶葉評比會上,西巖“奇蘭烏龍”再得第一名;1989年,西巖單叢茶獲饒平縣茶葉評比會第一名。西巖茶以其飄香、清醇、甘滑的優良質感贏得消費者青睞,蜚聲海內外。2022年1月,“西巖茶製作技藝”入選饒平縣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06 | 大屏燈

三饒鎮有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品——大屏燈,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在很多傳統技藝日漸式微的今天,邱氏大屏燈卻生生不息,薪火相傳。自1988年起,三饒鎮棕樹社幾乎每年都舉行大屏燈會,社裡一千多名邱氏族人幾乎人人都或多或少地掌握了大屏燈製作技藝。

大屏燈是花燈的一種,因燈大又細膩而聞名。傳統的大屏燈丈八寬、丈二高、三尺深,多反映戲劇情景故事。燃亮時,同時點着兩百多盞豆油燈,十分精美壯觀,而且還需要專人看管。大屏燈上,許多細微的裝飾物如飛禽走獸、各式昆蟲花卉等,都需要十幾道製作工序。

時代在變遷,如今每年到了製作大屏燈的時候,邱氏族人依然會自覺捐贈經費並集體動手製作。大屏燈的製作過程複雜且繁瑣、精緻又細膩,由不得半點馬虎, 一副大屏燈需要10多人花費逾半年時間合力製作而成。邱氏族人已形成了一種習慣,每年製作大屏燈時,族裡的男女老少只要有空閒時間就會前來幫忙。2022年1月,“大屏燈”入選饒平縣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07 | 嵌瓷工藝

嵌瓷工藝起源於明代萬曆年間,在清代中後期發展較爲成熟。它以潮汕風格爲主,兼帶閩南特色的民間建築裝飾,是潮汕地區建築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饒平俗稱嵌瓷爲“革饒”,是潮汕地區漢族傳統建築裝飾藝術之一。

饒平嵌瓷工藝始於清代的蔡雲山(非遺傳承申請人蔡炳烈的曾祖父),後經蔡炳烈的祖父蔡油追、父親蔡佳餘代代相傳,蔡炳烈在傳承祖輩工藝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和創新。蔡氏嵌瓷工藝的粘瓷原料是經長期實踐摸索而來的,它用草筋、貝灰按比例混合搥煉,再加入適量紅糖加熱拌成醬備用。

經精工製作的藝術品生動逼真,顏色亮麗,久年而不褪色,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饒平縣地處閩粵交界,幾百年來這裡對廣東福建兩省民間文化往來起着重要的交流和促進作用,雙邊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並向周邊傳播。饒平嵌瓷工藝正是得益於這樣的地理環境而廣泛傳播,並隨着這種藝術傳播留下了祖祖輩輩構築的精美作品。2022年1月,“嵌瓷工藝”入選饒平縣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08 | 灰搪工藝

灰搪,是嵌瓷的鼻祖,又名紙灰。紙灰工藝是在建築物的平面彩色壁畫發展而來,祖輩爲了把平面圖案變爲更具有立體感和更具有藝術渲染力,經長期摸索實踐用特殊工藝將貝灰,稻草,紙條按比例混合搥煉成泥團,再根據創作題材需要進行造型,雕塑,並按不同部位的着色要求進行着色彩繪,最後完成作品。經精工製作的藝術品生動逼真,經久難毀,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09 | 木雕工藝

歷史悠久的木雕工藝,是著名的潮州民間傳統藝術,流行於舊潮州府粵東地區,始於唐,興於宋,至明清兩代潮州木雕技藝臻於完美。潮州木雕工藝隨着人們文化交流的密切而快速傳入黃岡鎮,至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黃岡鎮的木雕工藝盛極一時,黃岡鎮木雕廠出品的雕刻作品可用鬼斧神工來形容,黃岡籍的木雕師傅在各地十分搶手。

木雕藝人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藝術處理手法,其雕刻技巧有浮雕、沉雕、鋸通雕、通雕、圓雕五種工藝形式。每件作品都向人們娓娓講述其雕法的多樣、創作的甘辛,還有鮮有人知的技術細節和個人傳奇。

木雕藝人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藝術處理手法,其雕刻技巧有浮雕、沉雕、鋸通雕、通雕、圓雕五種工藝形式。每件作品都向人們娓娓講述其雕法的多樣、創作的甘辛,還有鮮有人知的技術細節和個人傳奇。2022年1月,“木雕工藝”入選饒平縣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非著名食客聚集地,帶你吃遍五洲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