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谷歌智能音響會「監聽用戶」 關機也會錄音蒐集隱私

▲Google Home(左)和Amazon Echo(右)被控監聽,竊取使用者資訊。(圖/翻攝自亞馬遜、沃爾瑪官網

記者錢玉紘/綜合報導

目前市面上智能音響中,以Google Home和Amazon Echo這兩款最爲暢銷,使用者可以透過聲控方式操作,讓機器播放音樂或是控制家中電子設備等等。但是,美國消費者保護組織「看門狗」(Consumer Watchdog)的一份報告中顯示,智能音響可能會被拿來當作監聽設備,可以收集用戶資訊並推銷產品

智能音響設備一般都需要特定的說詞才能被開啓,例如使用Google Home要說「OK,Google」,想要叫醒Amazon Echo則是要喊小助手「Alexa」。《每日郵報》報導,「看門狗」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其實這些裝置一直都有在監聽。亞馬遜已經申請了一個演算法專利,讓未來的智能語音設備可以偵測有關興趣」的說詞,例如用戶提到「我喜歡滑雪」,該設備就會監聽並記錄,進而推銷產品。

谷歌專利申請描述則是提到,未來Google Home系統會監視家庭的一切活動,設備可以藉由語音獲得訊息,例如家庭成員電視節目的喜好,甚至是衛生習慣等等。「看門狗」的隱私和技術項目總監辛普森(John Simpson)表示,谷歌和亞馬遜希望消費者感受到,聲控功能生活變得更方便,「事實上,他們已經準備要在你家,窺探的你和你的家人,儘可能地蒐集你們的行動相關資訊」。

▲Amazon Echo可以連結許多APP,功能很多。(圖/翻攝自亞馬遜官網)

辛普森說,大家可能會覺得這些設備有時候真的很有幫助,「但是想想你無預警暴露了自己和家人的隱私,再想想這些資訊會如何被使用」,谷哥和亞馬遜把這樣的東西放到家庭裡,根本應該付錢給消費者,而不是收錢。

對此,亞馬遜公司則是否認有監聽行爲,一名發言人說,公司非常看重隱私的問題,在Amazon Echo的裡設置了好幾層的隱私防護,絕對不會錄下顧客聲音來打廣告,「如同其他的公司,我們提交了很多具有前景的專利申請,探索新科技的最大可能性」,但是專利申請需要好幾年,跟現有的產品開發沒有關係

儘管如此,智能科技還是有可能被用在其他的地方,智能恆溫器公司Nest已經和居家安全和設備公司達成協議,將會把智能裝置放到使用者的家中。執法單位也開始利用這項功能找線索,在去年,美國警方調查一起謀殺案時,曾以Amazon Echo所錄到的聲音當作證據傳喚,同一件案子中,案發現場智能水錶也變成收集資料的裝置。「看門狗」提出的報告中還警告,若是有駭客破解的話,亞馬遜和谷歌所蒐集到的資料也可能會外流。目前Amazon Echo的價錢爲99美元(約臺幣3千元),Google Home則是要79美元(約臺幣2366元),兩款商品都可以透過語音功能控制,還可以連接控制家中的智能家電,目前在全球都很受歡迎。

▼Google Home可以播音樂,還能找路。(圖/翻攝自Google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