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觀點-佛系抗疫的經濟立論與成功關鍵
於一開頭,首相強生與他的科學顧問即提出了最終結局,做爲問題設想的參考點:若在沒有方式做治療、疫苗也無緣開發之下,爲確保六成以上的國人能產生抗體,所謂的「羣體免疫能力」(herd immunity);在這樣的物競天擇過程,其所造成的死亡將不可避免,最終上看死亡數25萬人。
換言之,一旦最慘烈的狀態都能被接受,那麼管控死亡衝擊的範圍,在過程當中還要避免醫療體系的無端被波及;並且要加速羣體免疫力的即早達到,則是終極目標了。然則生命無價、人同此心,首相強生於面對反對聲浪之後,迅即改口;改爲採行移動限制與禁止非必要的商業等等全國的封城措施。
上週,川普總統延續此一物競天擇下,會發生大量死亡的可能,專家羣推估在10萬人到25萬名之間;不過,他也願意做妥協退讓,不再主張讓紐約、紐澤西和康乃狄克,三地大封州,而走入停擺的噩運。
對比被各方稱頌的臺灣防疫成就,更可以理解各國不同的追求與在方法上的巧妙智取。無論是對外來遊客與返鄉學子,臺灣疾管局於外地來往人員的檢疫與隔離規範,處處凸顯出審慎將事和帶之以禮的特性。於其背後的手腕拿捏與政策思考,或許有受到芝加哥大學的Richard Thaler教授的“nudge theory”,柔弱能勝剛強的理論影響。
該學派主張以非強制、漸進養成的習慣來做政策推動,例如,能爲人民事先設定好選擇,即使允許當事人在事後做更改,還是相對容易引導多數人往既定的方向推進。如此,就能減少當事人的不作爲、消極配合,甚或是強制命令下的紛爭不斷,有效降低執行的強度要求。
此一在公共政策與有效治理的新路徑,讓政策設計結合了行爲經濟學的研究發展;Thaler教授則以此一貢獻,於2017年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殊榮。至於既定方向的選擇與事前的設算,可以透過階段性釋出的消息來達成預告;再以總結的實作經驗,來推薦其成爲模範案例。
透過這樣的左輕推、右輕揉,陸陸續續有的提前告知與行動方案的成果共享,讓大家在配合之餘,還對政府產生一定的好感與充分信任。甚至會認爲即使天塌了,一切都還是大局在握呢。
無獨有偶的,史丹佛大學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探討「決定國家抗疫能力」的專文。首先,他認爲應對危機的二分切割法,究竟是「民主」或「獨裁」政府,擁有體制創新與動員的優勢,經此一疫,已被徹底打破。其次,應對此番疫情的關鍵成功因素,政府效能;尤其人民對於政府的信任與作爲配合,則至爲攸關。
最近以來,過半數的新增案例,都發生在年輕遊子身上;就一如在西雅圖被發現的第一例,是從武漢返回美國的年輕人。於六個星期之後,引發了美西地區的感染爆發。年輕遊子的活動力與少部分人有意無意的隱匿病情,終將讓零星發生的家人與社區接觸,由點成面的擴散出去。
臺灣社會靠着上下一心,打出上半場的好球。可那新冠病毒展現出的變化莫測,讓老牌民主國家都面臨着惡化失控的進程。再不能允許執政者有如此大的實驗空間,尤其在過度自信之下所可能的輕忽。即使有2017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的理論做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