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分析 兩岸將迎新冷戰 臺灣需避險
113年中華民國國慶大會,陸軍CH-47運輸直升機吊掛巨幅國旗飛越總統府前廣場,一旁還有UH-60M黑鷹直升機伴飛。(劉宗龍攝)
賴清德總統10日發表國慶演說,學者分析,這次演說採取「守勢」、儘量不刺激大陸,但兩岸不會因此「撥雲見日」,雙方將進行沒有硝煙的「新冷戰」,臺灣需要進行避險。此外,賴清德就職後的一系列談話打破模糊空間,意在試探北京與華盛頓的底線,但這對臺灣未必有利。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榮譽教授趙春山受訪表示,賴清德本次演說整體而言四平八穩、採取「守勢」,希望讓臺灣安心、美國放心,也儘量不挑釁大陸,但賴清德並未期待陸方做出積極迴應,原因是民共沒有互信,講什麼都沒用。
趙春山分析,3個時空背景讓賴清德無法採取攻勢:臺灣內部認同問題及少數執政、美國大選前不希望臺灣成爲變數、民共無互信及兩岸緊張。賴清德知道未來四年臺灣正處在歷史轉捩點上,他需要跨過這3道門檻,因此必須號召國人內部團結、厚植國力,「安內」成爲首要課題。
趙春山直言,兩岸關係不會因這次講話而緩和,他預期兩岸未來會進入「新冷戰」,即兩個對手的「不穩定共存關係」,除非擦槍走火,否則轉爲熱戰的可能性不大,但兩岸仍會在經濟、文化、宣傳、軍事威懾等領域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代理主任王信賢剖析,賴清德就職後的一系列談話,似有「邊緣遊戲」的意味,目的是試探北京與華盛頓的底線,以及兩岸關係底線。賴清德欲打破更多模糊空間,並淡化兩岸的文化與歷史關係,而走向清晰的最終關鍵,是取得對中華民國以及兩岸關係的話語主導權。不過王信賢提醒,美國對兩岸仍採戰略模糊,若相關論述邁向更加清晰,美國或將會有所反應,對臺灣未必有利。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馬準威認爲,賴清德把中華民國、臺灣重新包裝,將九二共識前的兩個中國論述提出來,對中共來說,反而較過去民進黨只提「臺灣」難回答;不過,也很難從賴的演說找到對中共的善意,兩岸要立即春暖花開有難度,後續要觀察中共是否發動軍演。同所教授李大中解讀,這次國慶演說雖仍承襲520以來互不隸屬的基調,但用詞確實較和緩,賴「兩國互不隸屬」論調不會改變了,重點在強調的程度跟實際作爲都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