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新聞讓人焦慮?美研究「新聞成癮」值得臺灣借鏡

九合一選舉即將在下週六(26)舉行,隨着選情升溫,有些民衆經常關注選情新聞,心情也跟着起伏不定。(示意圖/郭吉銓攝)

九合一選舉即將在下週六(26)舉行,隨着選情升溫,有些民衆經常關注選情新聞,心情也跟着起伏不定。根據美國最新研究, 有「不斷查看新聞」強迫性衝動的人,更容易產生壓力、焦慮及健康問題,國內專家認爲,這項研究反映出部分民衆新聞成癮的現象,值得臺灣學界加以研究。

該研究針對1100名美國成人進行線上調查並加以分析,結果顯示,16.5%的受訪者對新聞資訊有「嚴重的問題」,他們經常沉浸在新聞故事中,以至於這些故事主導他們清醒時的思想,打亂了與家人和朋友相處時間,讓他們難以專注於課業或工作,並引起煩躁和無法入睡。

被認爲有嚴重的新聞資訊問題者當中,有73.6%表示自己有「蠻多」或「非常多」的精神狀況,61%認爲自己有「蠻多」或「非常多」的身體狀況;相較之下,其他受訪者只有8%的人表示有頻繁精神狀況、6.1%有頻繁身體狀況。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表示,該研究指出,媒體面臨經濟壓力時,常選擇具有吸引閱聽大衆的新聞,以聳動、斷章取義的方式,透過24小時不斷播放來爭取收視率,造成部分收視羣產生新聞成癮的現象,這種狀況正不斷髮生且有惡化趨勢,值得被大家所重視;特別是臺灣媒體常一窩蜂聚焦報導重大新聞事件,此一問題更值得臺灣學界加以研究。

邱弘毅指出,對於已有新聞成癮現象的閱聽大衆而言,建議選擇暫時不去收視新聞,尋求專業協助擬定改善此症狀較佳的方式,如果需汲取新聞,或許改由平面媒體(如報紙),儘量不收看電子媒體,可能是比較有效的策略。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該研究顯示「新聞成癮」跟不良的心理和身體健康有關,在臺灣,選舉新聞很容易造民衆無端的憤怒,要擺脫這種明明不喜歡、卻不斷去看的狀況,首先要有所「覺察」,可問自己關注新聞的時候是否影響心情?如果變得鬱悶、提不起勁、什麼事都不想做,成天只想關注支持的候選人民調起伏與輿論風向,或者是對臺灣政治覺得很失落,建議就要有所調整。

葉雅馨指出,最簡單的就是意識到「時間性」,告訴自己時間過了就會成爲歷史,不要放太多情緒在裡面;接着要求自己「暫時離開」,停止或減少觀看時間,想觀看時先要求自己完成其他事情,像是煮飯、公園走走、運動後再看,讓自己專注在其他事物來轉移注意力;最後「不去談論」,暫時停止接觸會有很多討論與論戰的羣組,告知朋友自己需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