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周處」 恐成兩岸雙面刃

阮經天(中)在「周處除三害」擔綱演出,在大陸票房火熱。圖/一種態度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近期「周處除三害」這部電影在兩岸掀起不小波瀾,臺灣和大陸的票房天壤之別,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這不僅是一場關於票房數字的對比,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觀察。試圖解讀這背後的深層次涵義:從市場接受程度到政治文化的差異,每一個環節都蘊含着豐富的社會學和心理學意義。

影片的英文名「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象徵佛教中的「貪、瞋、癡」,暗示了人性中的善惡交織。從影片的成功可以看出,不同地區對這種人性探討的接受程度有顯著差異。在臺灣,雖然票房有五千萬臺幣,但相比之下,它在大陸市場的暴紅及高達數億人民幣的票房收入,顯示了一個鮮明的文化和心理反差。

這種差異,或許源於兩岸在處理人性深層主題的不同審美觀和文化背景。在大陸,這部電影可能被視爲突破審查的大膽嘗試,吸引了大量對重口味影片飢渴的觀衆。而在臺灣,觀衆對這類題材可能已有更多的接觸和理解,因此反應較爲平淡。

更值得玩味的是,大陸觀衆對「周處除三害」的熱烈反響,可能反映他們對當前社會狀態的某種心理投射。一方面,這種熱情可能來自於對現實壓力的逃避和宣泄,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是對深層社會問題的一種不自覺反映。然而,這樣的現象並不僅限於大陸,影片在亞洲其他地區,乃至全球的廣泛成功,說明了它觸及某些普遍的人性和社會共鳴。

兩岸在影視作品上的差異和接受度,更深層地揭示了可能存在的認知隱憂。這種隱憂,根植於不同的歷史經驗、社會環境和政治氛圍;而「周處除三害」的暴紅,無疑成爲了這些差異和隱憂的一面鏡子。在兩岸交流日益受限的當下,「周處除三害」在大陸市場的巨大成功,卻可能成爲一把雙刃劍。雖然它在票房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這也可能無意中加深了大陸民衆對臺灣社會文化的誤解。

由於直接交流的機會減少,大陸民衆對臺灣的認知愈來愈依賴於媒體和影視作品。「周處除三害」中的劇烈衝突、暴力和所謂的「邪教」元素,可能被錯誤地視爲臺灣社會的真實寫照。這種由媒體形成的刻板印象,可能導致大陸觀衆對臺灣的理解偏離現實,從而形成一種扭曲的認知。當大陸觀衆對臺灣的認知建立在虛擬的影視敘事上,而非真實的社會文化交流,就容易孕育出不理解和不信任,進一步加深兩岸人民之間的心理距離。

這部電影在兩岸市場的反響冷熱不同,提供了一個寶貴的視角,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和探討兩岸在文化消費、審美趣味和社會觀念上的差異及其背後的深層意義。觀衆需要具備批判性思維,區分戲劇虛構與現實生活,以避免信息閉塞和單向傳播造成的認知偏差。同時,兩岸之間更應積極尋找增進理解和信任的途徑,促進真實的文化交流和互動,以緩解交流停滯帶來的種種誤解與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