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會館挨批養蚊 北市府:訪客有成長

爲服務檯北市新住民,民政局年花逾600萬經營士林、萬華2處新住民會館,並設1999新住民陳情管道。卻遭審計部檢討如「蚊子館」,去年每月平均服務5.6人,北市民政局迴應,2處新移民會館整體到訪人次比去年成長,通譯服務能量也進步。

截至今年4月底,臺北市新住民有6萬7091人、外籍移工4萬550人。臺北市議員林延鳳表示,去年審計部點名萬華、士林2處新住民會館使用情形欠佳,士林館去年月平均入館314人次,等於每天只有10人進出;萬華館去年月平均入館2013人次,也退步許多。

林延鳳提到,民政局與研考會合作,在新移民會館設置1999印尼文、越南文、泰文、英文通譯服務,但去年平均每月只服務5.6人次,比剛開辦時的5.7人次還低。據統計,1999轉給會館有214通來電,會館處理56通,佔通話總數26.17%,有逾7成新住民陳情沒被迴應,顯示服務尚有改善空間。

北市民政局迴應,新住民會館今年起固定2館服務通譯語系,分別爲萬華會館專責印尼語、英語,士林會館處理越南語及泰語。1月至4月來電共451通,詢問內容前3名爲會館服務項目、課程研習及歸化國籍,其中1999轉介通數爲10通。

民政局表示,萬華新住民會館服務新移民17年,新移民及民間團體對該館環境熟悉,已建立使用習慣;士林新住民會館2019年11月搬遷至士林公民會館內,新住民對該館使用習慣及熟悉度尚在建立中,有2間教室容納人數上限分別爲10人、20人,適用於學員數較少的課程或活動,使用上較爲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