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以陸配平權 向對岸遞橄欖枝

立法院國民黨團擬推動縮短陸配申請國籍年限,引發部分醫界憂心,恐增加健保財務負擔。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擬推動修法,讓陸籍配偶取得我國身分證年限比照外籍配偶,從六年縮短至四年,並列爲優先法案。這本是新國會的新氣象之一,讓「陸配平權」有機會被討論;但一牽扯對岸,馬上捲入政治意識形態之爭,連「增加健保負擔」都可成爲卡案理由。

近來兩岸因爲金廈海域執法爭端,緊張關係升溫。國民黨團把修法縮短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列爲優先法案,被綠營指爲「政治不正確」,質疑現在是推動此項法案的重要時機?然而,兩岸目前關係不佳雖是事實,雙方惡意螺旋也不斷上升,大陸國臺辦甚至批評我方官員「冷血」;但愈是如此,愈需要互釋善意,來化解敵意、避免衝突。

陸配取得我國身分證的不平等待遇,並非新生議題,國家人權委員會列舉的廿一項人權議題,就包含該議題。只是,過去八年,民進黨在國會居過半優勢,該議題難獲充分討論;如今,國會生態丕變,藍白陣營都主張修法保障陸配平權,終於有了重獲討論、甚至通過的機會。

誠然,國家安全極爲重要,人權保障也非毫無限制。但長期以來,許多牽涉大陸人民權益的法案,民進黨總以「影響國家安全」理由,阻攔立法或拖延行政,陸生納保一擋十多年,就是最鮮明的例子。直到這次總統大選,民進黨政府才以「健康權是基本人權」,鬆綁陸生納入健保。

人權是普世價值,不該遇到兩岸關係就轉彎,或動輒以國安之名,要求人權讓位;更不該用技術性可以解決的問題,卡住人權。諷刺的是,像陸生納入健保,民進黨一再阻擋,卻在選舉期間解套,反而坐實了所謂「國安」藉口,也可因選票而轉彎。

事實上,醫界擔心的陸人依親,恐導致健保負擔增加,其實可透過修改制度等行政手段解決,與陸配平權問題脫鉤討論;而非本末倒置,「以健保卡人權」。

國家人權會委員紀惠容說得好,政府過去處理攸關人權事務,太常遇到國安、政治因素,就妥協人權。縱有國安顧忌,人權亦不可偏廢。值此兩岸關係緊張之際,改善差別待遇、讓陸配獲得平等權利,不也正是向對岸遞出和平的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