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除滯洪池 排水、清淤做多少?
豪雨不停,美濃滯洪池一帶已經成爲汪洋一片。圖/讀者提供
凱米颱風豪大雨襲來,中南部前瞻基礎建設治水預算,是否有發揮功效,一一受檢驗。以這回重災區高雄來看,滯洪池等治水項目固然發揮一定作用,但市區淹成一片仍是擺在眼前事實;前瞻基礎建設之所以被冠上「前瞻」之名,本應針對極端氣候挑戰超前防範,高雄治水成果,顯然離「前瞻」還有段距離。
治水到底有沒有成效是科學問題,但如今已隨意識形態泛政治化,甚至是以不同標準,視地方政府執政顏色,來決定批評力道。綠營側翼社羣平臺近日最常見論調即爲,高雄遇到百年豪大雨,下在哪座城市都會淹,要不是有前瞻治水預算,這次早就淹到二樓了。
問題是,在前瞻治水預算執行期間,中央加上高市府各式大內宣的結果,已把民衆的不淹水期待推高,綠營當初如何吹噓高雄治水有成,捧得有多高,現在被民意反打一巴掌的力道,就會有多大;到了颱風見真章時刻,市民想看到的「前瞻」成果,絕非「這次水退得比較快」如此低標,更不是把淹水從一層樓變成卅公分拿來說嘴,聽在災民耳裡情何以堪。
中央政府在治水投入甚多,治水觀念卻不前瞻,極端氣候帶來的暴雨,釀成更嚴重的水災,溼地填土造鎮蓋起高樓,改在有限的綠地挖滯洪池。何況,治水須要多管齊下,也不光只是靠承載量有限的滯洪池,包括排水系統以及定期清淤,請問高雄這些又做了多少?成效何在?若以結果論來看,當然是不及格。
對外界質疑前瞻建設失靈,政院發言人以「沒必要唱衰國家建設以及沒有同理心的評論」情勒式的語言迴應,問題是,花了這麼多錢的治水預算,再看看那些受苦的災民,難道不該好好接受檢視,好避免下一場的災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