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馬訪陸時機藏密碼 綠靜觀其變纔是上策

前總統馬英九出訪大陸,時間點都落在兩岸敏感時刻。圖爲2023年4月馬英九(右)與大陸國臺辦主任宋濤在上海會面。(圖: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前總統馬英九去年與今年出訪大陸,時間點都落在敏感時刻,去年與蔡英文總統「民主夥伴共榮之旅」撞期、宏國宣佈與臺斷交及大選前;這次則在選後、520準總統賴清德就職前。馬英九2次出訪時間點是否有精心設計,或背後有無透露兩岸的「關鍵密碼」,民進黨採取冷處理、靜觀其變應是上策。

去年馬英九訪陸還在大選前,宣佈出訪當天,民進黨中央第一時間即質疑馬英九是用什麼身分赴大陸?更質疑正值國際局勢動盪,習近平訪俄,馬英九身爲中華民國臺灣前總統,此舉欠缺尊重民意與國家最大利益,民進黨深感遺憾。

民進黨當時因應選戰的教戰手冊,第一步是先「喊聲」,定調馬英九出訪名義、身分,再質疑赴陸正當性,隨後則是緊盯馬英九訪陸期間的發言,且戰且走。

當馬辦批評陸委會倡議「兩國論」違憲、馬英九返臺後即喊「九二共識又活過來了」時,民進黨則以馬英九附和中共的統戰論述,以「和平」爲包裝,但想方設法把臺灣重新鎖進中國思維,並對國際釋出錯誤訊息爲論點。強化藍軍在臺灣主權的論述與陸畫上等號。

這次馬英九赴陸,大選已經落幕,相較去年,行程多了北京,外界認爲,在520賴清德上任前,馬英九登陸的政治意涵更勝去年。

但這次馬英九赴陸消息一出,民進黨反應冷靜很多,黨中央至今尚未對外主動發表任何意見,只有黨團幹部及立委簡單迴應,「酸度」大減。

賴清德勝選後當晚談到,盼兩岸未來關係,「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圍堵,自信與中國展開交流,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顯示賴清德未來4年的新局,也希望兩岸能恢復正常交流,把更多精力放在「安內」。

馬英九赴陸,在民進黨眼中已是見怪不怪的「套路」,以民進黨慣有的戰略節奏,還是着重在馬英九在大陸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緊盯馬一言一行再做攻防。畢竟新任總統尚未就職前,兩岸政策的權限還是在現任總統手上,避免520前兩岸局勢暴衝,給賴清德意外搬來一堆石頭,民進黨冷處理、綠網軍別急着出手纔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