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金融基金會:世人疑他不擴表 他笑衆人看不穿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指出,中國人行行長易綱在今年8月初提到,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下半年將保持穩健、「正常」的貨幣政策不變,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人行沒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負利率、或者量化寬鬆的非常規經濟政策,因此也不存在所謂的退出問題。
2020年8月22日出刊的經濟學人中指出,相較世界各大經濟體而言,中國現行的貨幣政策似乎顯得「不太正常」。從資產負債表中可明顯看到,美、日、歐近幾年來皆大幅擴張資產負債表。美國聯準會(Fed)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爲提振經濟,啓動QE計劃,大量購買美國公債及抵押擔保證券(MBS),今年因新冠肺炎影響,美國聯準會就是不遺餘力,在3月底宣佈無限量購債,並透過PMCCF、SMCC兩種信貸融資工具,將公司債納入資產負債表,截至2020年8月19日止,美國聯準會資產負債表資產總額達7.06兆美元,相較年初的4.11兆,增幅71%。比起金融海嘯後,總資產及MBS持有總額更是雙雙成長超過200%。
日本經濟長期低迷,央行長期購買ETF作爲貨幣寬鬆政策的一環,近來受疫情影響,加大力道購入,3月2日「總裁談話」後,將原本單日收購額700億日圓左右調升至1,000億日圓,3月16日宣佈加碼寬鬆,更是讓收購額暴衝至一日2,000億日圓。8月初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接受訪問時表示,東京的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正在增加,在東京以外地區的病例亦同樣上升,若有需要,將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截至8月20日,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相較年初已膨脹15%,購入的ETF總額增加20%。與兩年前(2018年9月)安倍第三次連任時比較,資產總額成長22%,ETF更是超過50%的漲幅,難怪安倍首相坐立不安。
此次受疫情重創的歐盟,在3月中旬增加資產購買計劃(APP)規模,注入更多流動性,並宣佈規模達1.35兆歐元的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購買公共及私人債務。整體而言,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從3月初的4.7兆歐元,擴大至8月21日的6.42兆歐元,增幅約35%,而從資產組成中可看到,增幅最大的爲「與貨幣政策相關的歐元借款」以及「歐元區居民歐元債券」兩項,前者主要指歐洲央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時所產生的借款,主要包括再融資操作、長期再融資操作等,3月至8月增幅達158%,而後者則是歐洲央行爲貨幣政策目的而持有的證券,主要由APP與PEPP計劃構成,近幾個月的增幅約23%。
目前美國聯準會資產負債表與GDP佔比約36.49%,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與GDP佔比約53.3%,日本的比例約119%,中國則約當35%。
經濟學人列舉出幾點中國如此「反向操作」的原因。2000年左右,中國資產負債表因外匯存底而膨脹,2008年佔GDP比例約70%,是當時美、歐、日的兩倍,但近年來因外匯存底減少,資產負債表相對縮水。近年來疫情影響,除了中國以外,各大經濟體均大量購買債券,使的中國和美國央行資產負債表佔GDP比例接近約35%,而中國之所以沒有擴表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爲其疫情控制成效較佳,經濟恢復的速度較快,而也有可能是因爲中國的企圖心「若能在當大家瘋狂增加貨幣供給時控制貨幣供給量,則有一天人民幣可能成爲儲備貨幣」。
除此之外,爲了維持人民幣貶值,人行印製人民幣購買外幣,釋出更大量人民幣,並提高商業銀行準備金以防止通貨膨脹。2011年時,銀行曾被要求將21.5%的存款存入中央銀行。此種有針對性的政策加上老式道德勸說(old-fashioned moral suasion),使人行得以在不擴張資產負債表的情況下維持經濟。
即使如此,人行資產負債表近期的穩定性,也讓人懷疑是否在暗中儲備外匯存底,因爲在中國已經呈現鉅額順差的情況下(7月爲620億美元,略低於5月創下的紀錄),外匯存底幾乎沒有變動。在第二季,金融帳淨流出(不含直接投資)增至1,040億美元,相當於貿易收入的三分之二,部分原因是中國人在香港股票大量投資。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指出,中國與世界不同步的貨幣政策,或許是想要在長遠拿到貨幣的話語權,也可能只是湊巧在疫情下受到較小的經濟衝擊。無論如何,在中國漸漸開放其資本市場後,世界對於中國大陸一舉一動越來越有興趣,卻也越來越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