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獨庫公路:十里不同天 一步一換景

北疆之行的第5天,我們開始往回返,和大多數人的路線不同,我們選擇反走獨庫公路返回烏魯木齊,把最好的風景放在了歸途

庫車出發一路前行,茫茫天宇下,視野中的天山總是如影相隨。穿過天山大峽谷路途漸緩,眼前模樣大變,剛纔還是陡巖峭壁,此刻卻已是山清水秀了,大龍池小龍池就像兩顆鑲嵌在天山的璀璨明珠,像極了天山雪水流下的最碧透的一滴淚。

雖是8月盛夏路邊仍有積雪,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半日春夏半日冬。這裡十里不同天,一步一換景,我們也一段一停車,生怕錯過了一處美景。每每停車,我都迫不及待地跳出車外,深吸一口濃綠的氣息,眺望四周,整個人都舒展了起來。

獨庫公路上行駛的不僅有車輛,還有牛羊。這裡的動物並不怕人,它們慢悠悠地在路邊或是路中央閒逛,飛馳的車子也要爲他們放慢腳步,它們纔是獨庫公路真正的主人

我們沿着217國道一路向北,眼前的山谷中,獨庫公路蜿蜒九曲,公路的盡頭,滿面青山綠水向我眼前撲來。喬爾瑪,位於橫貫天山的獨庫公路與伊喬公路的交匯處,這裡風景如畫,隨處可見湛藍的天空、徜徉的雲朵飛翔雄鷹,周圍的蒙古包炊煙裊裊,一派恬淡祥和的景象

行進中,遠處矗立着的紀念碑引起了我的注意,幾乎所有路過此處的車輛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停下來,走向那座紀念碑,擡頭便看見“喬爾瑪烈士陵園”幾個大字

走進烈士陵園紀念館的那一刻,彷彿就走進了獨庫公路的歷史:獨庫公路以獨山子起點由北向南沿奎屯河干支流向天山深處盤旋上升,把南北疆1000多公里的漫漫長路縮減了近一半。從1974年到1983年,數萬名官兵在這裡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在“不通”的達阪上鑿通了隧道,跨越了不可逾越的山峰

修建過程中,平均每3公里多就有一名戰士犧牲,他們中最大的只有31歲,而最小的才16歲。後人在獨庫公路上修建了喬爾瑪紀念碑,緬懷那些爲獨庫公路建設而獻身的官兵們

每一個走過獨庫公路的人都不會忘記這些築路英雄,每一個路過喬爾瑪的司機也都會自發地來到紀念碑前,獻上一捧草原上的野花,深深地鞠上一躬。

告別喬爾瑪繼續向北,穿過哈希勒根隧道後,我們忍不住再次停下車來,“哈希勒根”在古語中意爲“此路不通”,望着這四個大字,我們才知已經翻過了天山。雖然只有短短的340米,卻讓這句千古流傳下來的蒙古語意成爲了歷史。直到此刻,我們才明白這條讓古語落空的獨庫公路,背後有着多麼悲壯的英雄故事

快出獨庫公路時,天已經黑了,一路不知疲憊地欣賞美景,竟已到了午夜時分。夜裡公路車燈光源漸少,夏夜新疆星星特別亮,站在這片星空下,覺着自己如此渺小。也許,只要一片星空、一眼蔚藍、一城燈火,那段關於它的片刻時光便會在繁多瑣碎的記憶裡變得深刻又獨一無二。

“沒見過大山的巍峨,真是遺憾;見了大山的巍峨沒見過大海的浩瀚,仍然遺憾;見了大海的浩瀚沒見過大漠的廣袤,依舊遺憾;見了大漠的廣袤沒見過森林的神秘,還是遺憾。”小時候汪國真散文,不懂他爲何處處遺憾,如今看完一路美景,才知其中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