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澳報》對臺工作或將會有新舉措引帶新氣象(林昶)

(圖/路透)

繼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對涉臺工作提出新方略新要求之後,在二十大前日閉幕時通過的有關二十大報告的決議,都莊重地提出,要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定反「獨」促統,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而同時通過的有關修改黨章的決議顯示,更是首次將反對「臺獨」寫進了黨章:「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方針,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有利於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推進祖國統一。」

解決臺灣問題,實行祖國完全統一,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爲此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積極推進對臺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持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紮實推進祖國統一進程。面臨當前複雜嚴峻的兩岸關係形勢,黨中央以卓越政治智慧和卓絕政治勇氣,通過強有力的措施,表明了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給予外部勢力干涉和「臺獨」分裂分子以堅決反制,打擊了其囂張氣焰。而二十大報告和新黨章則進一步宣示了黨中央解決臺灣問題的一貫明確的立場,而且將「反獨」寫進了黨章,顯示黨中央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大無畏精神。

今後以我爲主地處理臺灣問題,「反獨」和「促統」兩手抓將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主要特點。「反獨」與「促統」是一對完整的辯證關係。在二十大報告中,「反獨」更強烈,「促統」更迫切。「反獨」是爲了「促統」,「促統」必先「反獨」。將「反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爲了使「促統」更有保障。面對錯綜複雜的太平洋「大兩岸」和臺灣海峽「小兩岸」態勢,更有自信,但也並沒有忽略將會遇到的各種困難,因而提出了更多的可行性新措施,可以說是在戰略上藐視「臺獨」,在戰術上重視「臺獨」。

而「反獨」的最終目的是「促統」。促統有兩個路線圖,最重要的路線圖是和平統一,但亦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臺灣同胞。而要實現和平統一,就必須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進行兩岸協商。直到目前,實現統一的方針仍然是「一國兩制」。因此,要做好準備,落實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四十週年座談會提出的共同研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提議。

在目前條件下,邀約兩岸各方面代表人物研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可能條件尚未成熟。但應有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的必要。這有前例可以參照。在作爲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重要部分的對香港、澳門迴歸談判過程中,就是以「可操之於我」、「以我爲主」地建構香港、澳門在做迴歸後分別實行的「一國兩制」框架及具體內容。在中英談判前,英方並沒有就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後實行「一國兩制」的具體內容,進行研究及提出方案,這項工作是由中國政府代表團進行並提出的,交由英方代表團審議並提出一些調整意見和建議,然後作爲《中英聯合聲明》的附件一定案。在起草基本法時,當然是以憲法第三十一條等規定爲主要依據,但具體內容是參照《中英聯合聲明》的附件一《中國政府對香港的基本政策的具體說明》。澳門迴歸談判也是採取同樣的方式,甚至是葡方「兩手空空」地參加談判,中國政府代表團幾乎是基本照抄《中英聯合聲明》的附件一《中國政府對香港的基本政策的具體說明》,提出《中國政府對澳門的基本政策的具體說明》,而葡方則根據澳門與香港的不同情況,例如香港是實行海洋法系,澳門是實行大陸法系等,提出修改建議。另外,根據自身特點,對「雙普選」有不同看法,提出立法會應保留官委議員等。

這個經驗,值得在研擬「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中參考引用。也是大陸方面可以提前介入,邀集各方面專家,包括現正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澳門的專家學者進行研究,根據中央提出的解決臺灣問題的方略措施,參考香港、澳門的經驗,研究出初步的方案,以裨日後倘有機會邀請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參與研擬「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時,提交基礎文本,展現「以我爲主」、「可操之於我」的能力。

對臺工作從來就是十分複雜的政治鬥爭。因而對臺工作指導方針,必須建基於「政治門爭」這個「綱」之上。亦即必須將對臺工作重新導入政治領導的主軸,委派政治鬥爭經驗豐富的黨務幹部,主持中臺辦/國臺辦的工作,裨能深刻領悟及運用習近平有關對臺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緊緊掌握對「臺獨」鬥爭的主動權和主導權,衝破目前的「瓶頸」狀態,扭轉亂局,引導臺海態勢朝向以習近平爲核心的黨中央設定的「路線圖」發展。在此情況下,黨中央的對臺工作應是更爲緊緊抓住「政治鬥爭」這個「綱」,以高超的政治鬥爭藝術,高屋建瓴,牢牢掌握主動權,進一步發揮「防獨促統」的作用。

在二十大選出並公佈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名單後,臺灣媒體都驚呼,在二百零五位新中央委員中,現任中共臺辦主任、國臺辦主任劉結一未當選第二十屆中央委員,其他檯面上中共涉臺官員,包括國臺辦三名副主任陳元豐、龍明彪、潘賢掌,也未有人躋進中央委員,因而得出「未來中共涉臺高層可能面臨大換血」的結論。

而從昨日公佈的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單看,王滬寧排在第四位,按慣例將在明年三月全國政協會議時當選主席,因而在中央是分管統戰工作,兼任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第一副組長,作爲組長習近平最重要的助手。從其出身背景看,具有某些國家安全領域的關係,因而這樣的安排,將會符合對臺工作是政治鬥爭的主軸。

對臺工作,既要熱熱鬧鬧、轟轟烈烈地「造勢」表態,更要「沉下去」認真深入地進行政策調研及思考。正如習近平曾經說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需要全黨全國人民付出更爲艱鉅、更爲艱苦的努力,特別需要有一批「志存高遠、德才並重、情理兼修、勇於開拓,在火熱的青春中放飛人生夢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業華章」,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相信,涉臺工作同樣也是如此。(作者爲《新華澳報》總編輯)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