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獻文專欄-通膨隱憂美股震,臺股Q2難獨善其身

這波由美股領跌的主因,仍在於市場持續擔憂通膨對總體經濟的影響,加上俄烏情勢未見緩解,加劇通膨走勢,亦使得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再度站上3%。另外,歐洲也同樣出現央行必須升息抑制高通膨的狀況,英國央行同步將利率調升1碼至1%,使得英國利率達到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藉此因應目前高於10%的通膨。

由於全球主要國家進入升息循環,臺股與美歐股市高度連動,外資今年來的動向持續受到貨幣政策緊縮影響,臺灣經濟發展亦與國際市場有密切的關聯,加上外部的烏俄戰爭仍持續,成爲影響經濟動能高度不確定性,中國的封城等防疫管制,更可能加劇供應鏈混亂,都對將使得全球供需瓶頸及通膨風險增溫,預期第二季臺股仍將視國際主要股市臉色呈現區間震盪格局。

在外部影響下,外資今年來自臺股提款的金額持續改寫歷史新高,迄今賣超金額高達7,378.23億元,在亞股中該金額遠大於同樣爲科技出口導向的南韓股市,且逾7,000億元賣超資金,等同於外資將自2009年以來累計買超臺股的金額全數回吐,導致目前外資持有臺股比例已低於2020年全球疫情最嚴重時的低水位,確實有過度反應情形。

焦點轉向國際市場,面對升息,市場開始認真考慮未來要面對的挑戰環境,包括利率上行、相對獲利成長幅度,以及美元走強對跨國企業的海外營收影響。美國4月ISM製造業指數下降至55.4,已是連續兩月下滑,顯示聯準會的政策控管之下,總體需求有放緩,但不至於惡化,仍維持在榮枯分水嶺50之上,且以勞動市場及美國家庭財富和消費力來看,經濟成長仍具支撐動能,預期未來就業與經濟、消費與物價等經濟數據,將是後續美國貨幣政策速度的關鍵。

本週值得觀察的重點,在於11日美國將公佈4月份CPI,目前市場預估爲年增率爲8.1%,可望低於3月的8.5%,月增幅預期爲0.2%,也低於3月的1.2%,加上物價指數中的房租及二手車近期增速已持平,一旦通膨數據放緩,可望舒緩目前市場緊繃之情緒,因爲目前投資市場都在等待股市上漲的催化劑,需要從經濟數據中獲得更多信心,若能見到通膨數據見頂,則聯準會動作不需要如此激進,對於包括臺股在內的全球股市,都是一大好消息。

針對第二季的臺股選股方向,眼見指數將以區間震盪整理,且因爲科技股受到中國封城、終端需求面疑慮影響,建議透過類股分散配置,包括網通、金融、循環性產業等。另外,價值成長股、產業龍頭等也值得留意,科技股則以長線成長趨勢不變的半導體、電子零組件爲主,包括物聯網、5G、AI、伺服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