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產權房,偏房變正宮嗎

最近,原國家房改課題組組長、原中房集團的董事長孟曉蘇又發聲了,提出了一個非常引人關注的觀點,針對地方政府稅收新來源的方面,他說要對小產權房徵收房地產稅,不僅能爲地方帶來鉅額的稅收,還能解決小產權房的合法化問題,可以說萬千小產權房的業主都在拍手叫好了。

他提出,小產權房的數量龐大,總面積約80億平方米,可以按照補交土地出讓金的方式對小產權房進行徵稅,並且稅率可以設置的比較商品房更高,如果說按照2%和3%的國際標準稅率,以2.5%來徵收年稅,房產價值按80萬億計算,一年就能收2萬億的稅了,而且這些小產權的居民他還非常願意去繳,爲什麼呢,因爲按年分擔負擔的起,繳納了就合法化了,合法的話房子就成倍增值了。孟專家的想法還是非常有想象力了,因爲現在大家都不買商品房了,把小產權房扶正的話,將來去收房地產稅這塊也是個很大的蛋糕,確實不是容忽視的,不然,其他房子都在交房地產稅,小產權房卻獨善其身,有點說不過去了。

而小產權房,就是相對大產權商品房的一種獨特的存在,通常的話是在集體土地上,沒有去繳納土地出讓金、也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因此沒辦法拿到屬於自己的房產證,當然,一線城市的話是最明顯的,拿深圳來說,截止2016年,深圳1067萬套存量住房中,有47.8%都是村民的自建房,而能夠自由流通且質量相對較好的商品房佔比只有17%左右,因爲深圳過往通過統徵和統轉的方式,實現了全國第一個沒有農村的城市了,而廣州的小產權房也差不多佔到了存量住房的40%,大量包租公都在依靠這些房子進行躺賺收租着。

過往大家去買小產權房基本離不開三個目的,自住、收租或者是博舊改,當然這裡面的坑也是有不少的,普通人還是儘量不要碰,因爲這有點灰色地帶的感覺,至少現在從法律層面還沒承認小產權的存在,但是可能實際舊改、棚改操作中又承認了小產權權利人的權益,所以過往去買這類房子的人,都是抱着賭一把的心態,預期過高的基本都會容易失望。

首先是說徵稅的問題,從我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針對小產權的徵稅還是一個大勢所趨的形式,因爲咱們樓市已經是供大於求的狀態,進入後存量房的時代後,商品房都已經過剩了,而小產權房是歷史的產物,不可能說將來徵稅的時候不考慮這部分房子,而且從房屋保險和房屋養老層面來看,這些小產權房將來的安全才可能是影響到整體樓市的重要因素,所以後續先看會不會針對小產權房去要求買保險或者繳納養老金就可以有一定的推論了,我覺得即使現在不收,未來如果地方財政收入還有缺口,那必然會都考慮進去,現在連農村的宅基地後續都可能考慮入市進行交易了,小產權房想獨善其身還是非常難。

其次是合法化的問題,如果要這些小產權業主去交稅,肯定就要給人家一個名分了額,至於是不是發紅本或者限制小產權房的流通其實都是很容易可以操作的事情,因爲過往是害怕小產權房會衝擊商品房的價格,從而去影響地方的土拍價格,但是現在已經有配售型保障房了,而且隨着房價下跌兩年多的時間,其實地方已經基本攤牌了,現在都在允許房企去降低新房的價格了,土拍的縮水也已經是肉眼可見的事實,連廣州上半年都只賣了60多億的土地,而高峰期一年能賣出1700多億,但是廣州也沒說什麼。

所以小產權房對商品房的衝擊在當前階段來看已經不算事情了,無非是在樓市已經稀釋了一波價格後再加點小產權房的水進行稀釋一下而已,對整體樓市的影響不會有很大的衝擊,而且即使發了紅本,但是限制在一定範圍內去交易,也不會對土拍有太大的衝擊,反而是調動了更多小產權業主納稅的積極性,因爲現在地方需要提高財政收入,而且小產權房的租金收入和稅收也是一塊蛋糕,過去沒怎麼管理起來,將來都得一併算賬的。

所以,我覺得孟專家的這個建議還是不錯的,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小產權就要大漲了,而是給一個名分更好的去交稅,拿了紅本又能怎麼樣,看看現在一些三四線城市的業主,不少都在把商品房免費送出去了,只要接盤俠肯繼續還貸款,當然,小產權房如果還揹負貸款的話,也可能將來有這種情況,如果沒有貸款的話,可能還暫時不會送房,所以現在所有的想法都是在存量房身上去做文章,不管是小產權房,還是房屋保險,甚至是農村的宅基地等,只要存在的,都有方式來操作,所以合法化不是目的,提高稅收水平纔是真實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