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鬆祚:年輕人應該改變觀念,不一定非得買房才能結婚生子

*本站財經智庫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本文不構成投資決策。

向鬆祚(深圳大灣區金融研究院院長)

60s要點速讀:

1、我從來不建議年輕人買房,因爲沒有必要。你揹負巨大的房貸壓力,生活得非常沉重,嚴重影響你的事業。中國人好像非得買個房才能結婚生孩子,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2、我完全反對年輕人求穩。有的人喜歡進國有企業,我對這一點是感到非常遺憾的。一個人在十幾二十幾歲的時候一定是有理想的,這是他的天性,生命的本質就是這樣。

3、我們今天胡說八道、信口開河的專家太多了,老百姓對這些人沒有任何的信任,這是很正常的。今天所謂的專家、教授、博士,更不用說大師,本來是很受人尊敬的稱呼,現在基本全部都糟蹋掉了。

正文:

不一定非得買房才能結婚生子

房地產的價格下降,對中國長遠發展是一件大好事。人們不再指望靠這種虛擬的泡沫過日子,人們開始踏踏實實地做一點應該做的事情。過去房地產火爆的時候,不只是房地產行業搞房地產,是全國都在搞房地產,老百姓買房子,很多企業也是投資房地產,這是不行的。

房地產現在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尊重市場,讓市場自己出清,該破產破產、該下降下降。我從來不建議年輕人買房,因爲沒有必要。年輕人如果揹負巨大的房貸壓力,生活得非常沉重,會嚴重影響事業,年輕人二十幾歲、三十幾歲,正是做事業、規劃人生的時候,那麼早就成了一個房奴,是很可悲的。

向鬆祚:不建議年輕人買房,租房照樣能結婚生子(來源:C位觀察)

其實租房住很好,歐洲、美國年輕人都是租房的。德國的經濟那麼好,40%的人都是租房住,租房住有什麼不好呢?非常靈活,年輕人不用揹負巨大的經濟壓力。中國人好像非得買個房才能結婚生孩子,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爲什麼要買個房,租個房就不能結婚生孩子了嗎?現在租房市場相較於之前已經更規範了,配套服務都非常好,我從不主張年輕人花錢買房。

當下中國經濟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激活內需,內需就是兩個部分,一個是消費者的需求,一個是民營企業的投資。兩者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企業活,它自然會多僱人,會增加投資、增加就業,增加就業就有收入,有收入大家就有消費。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的貢獻是“56789”,即民營經濟貢獻了中國經濟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這裡面最核心的是真正把提振民營企業家的信心落到實處,喊口號不行。第一,保護私有產權,保護民營企業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第二,政府對民營企業,包括對所有的企業要給予充分的自主空間。

完全反對年輕人求穩,“一眼望到頭的人生有什麼意義?”

我們的教育太同質化。北大、清華培養的人和地方大學培養的人都差不多,他們教的東西沒有什麼兩樣,中國的教育沒有什麼特色,都是教育部統一教材,無非就是清華北大名氣大一點。這當然也不能怪年輕人,其實很多年輕人願意學自己想學的東西,但是沒有教的地方,都是一刀切,所以我們的教育也是有問題的,要因材施教。不是說每個人都讀四年本科,都學一樣的東西,這樣做沒有用。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死讀書的,也並不是說死讀書爲的就是康莊大道。總體來講,中國人對人生目標的價值觀太單一化。我們總覺得孩子要上清華、北大,至少上個985纔有希望,所以都玩命考試,小孩子也挺可憐,很多小孩子到高中都是弓背彎腰戴着眼鏡。

我依然反對單一的價值取向。因爲不是人人都會讀書,有些人就不喜歡讀書,不喜歡讀書不一定意味着他沒有才華,他的才華可能在另一個方面。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一個社會要多元化,價值觀要多元化、目標要多元化、教育要多元化,這樣人才才能夠多元。

我完全反對年輕人求穩。有的人喜歡進國有企業,我對這一點是感到非常遺憾的。我在中國農業銀行做首席經濟學家的時候,我們的戰略部、研究部幾十個博士,大多數在那裡都是浪費。因爲進到這種大機構大企業,很多年輕人可能十年都沒什麼事做,就是按部就班在那混。運氣好的未來能升職,運氣不好的就沒有任何希望。

一個人在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時候一定是有理想的,這是他的天性,不是某個人灌輸給他的理想。生命的本質就是這樣的。在這個時候如果不去張揚你的天性,不去努力地闖蕩一下,那你的人生有什麼意義?

近日,顏寧在博士生推免面試時問了申請者們一個問題:“假設時間來到10年後,你已經成爲一名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即獨立帶領一個實驗室的博導),你擁有所需要的所有資源(優秀的科研團隊、充足的經費、完善的實驗設備、大把的時間),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學問題是什麼?換一種說法,這一輩子有什麼科學問題或者技術難題,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覺得今生無憾了?”顏寧在微博上表示,20多位同學,沒有一位的回答讓自己眼前一亮。

對很多年輕人來講,到企業中去錘鍊學習,比去讀研究生要重要得多。很多人讀研究生都是在混日子,事實上他們也沒有讀過幾本書,三年時間就混過去了,他們可能在幹一些別的無關緊要的事情,那爲什麼不去生活中鍛鍊?

現在胡說八道的專家太多了,老百姓不信任很正常

從長遠來講,爲什麼社會的戾氣重?因爲我們沒有找到精神家園,我們的精神是荒蕪的,雖然表面很光鮮。當一個民族總是在折騰,總是不能安定下來做人本來應該做的事情,所有人的心態必然非常浮躁、恐慌、焦慮。沒有多少人的內心有安寧,我想現在仍然是。我們每個人捫心自問一下,一天24小時,你有幾個小時內心是非常寧靜的?

因爲我們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人生到底應該怎麼活,我們沒有時間思考生命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人生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我們追求的幸福是什麼。看別人住了大別墅、開了豪車,大家心裡總是不舒服,所謂的戾氣就是羨慕嫉妒恨,羨慕嫉妒恨導致的結果就是互相傷害、幸災樂禍。

我們今天胡說八道、信口開河的專家太多了,老百姓對這些人沒有任何的信任,這是很正常的。今天所謂的專家、教授、博士,更不用說大師,本來是很受人尊敬的稱呼,現在基本全部都被糟蹋掉了。因爲首先公衆對他們的期望,第一個基本的要求就是說真話,至少不要說違心的話。第二,確實對這個問題有研究,不是張口胡說。否則你怎麼當教授,你怎麼被稱爲專家呢?

老百姓沒有任何信任,反過來就會覺得你們這些專家教授,生活得都不錯,可能收入還挺高,你們還在那張口說瞎話,糊弄老百姓。所以老百姓就會對專家有一種憤怒,他巴不得你們這幫人倒黴,這就是所謂的戾氣。

我相信人們從內心深處還是對真正有良知的科學家和學者有尊重的。每個人也有分辨的能力,只不過我們今天確實,講假話、信口開河的人有點多,所以老百姓對整個高知、專家這些階層已經沒有什麼信任了。一個社會的知識分子或者是一個社會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階層,應該是引領社會發展,塑造社會的價值觀,成爲一種榜樣。

本站財經智庫(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本站財經智庫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