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杜甫“供祿米”的故人
◎姚秦川
杜甫不僅詩寫得好,人緣也不錯,他的“朋友圈”更是遍佈社會各個階層。值得一提的是,在衆多的朋友當中,“邊塞詩人”高適則是杜甫比較倚重的朋友,對杜甫的幫助也最大。
杜甫與高適相遇於開元二十七年(739)。當時,高適應制舉不中,杜甫則舉進士未第,那年,兩人在汶上一見如故,相談甚歡,遂成摯交。居樑宋期間,杜甫與高適經常往來,遊山玩水,談詩論賦;在長安期間,他們兩人也時有唱和,暢想未來。
不過令人感嘆的是,杜甫與高適此後的人生卻大相徑庭,高適在仕途上一路順暢飛黃騰達,生活過得很是滋潤。但是,杜甫的人生卻一言難盡頗顯坎坷,兜裡經常掏不出幾兩銀子。不過一直沒有改變的,卻是二人堅如磐石的友誼。
到了乾元二年(759)年底,棄官南下的杜甫攜一家人到達成都。因爲失去工作再加上積蓄不多,無奈之下,杜甫只能在西郊蓋了一所草堂勉強度日。雖然當時的生活略顯心酸,但杜甫倒也積極樂觀,並沒有因爲眼前的一點小困難而唉聲嘆氣怨天尤人。
有一天外出,杜甫無意中重逢半年前來此赴任的高適,兩位好友意外相見,“驚喜萬分,無語凝噎”。杜甫的窮困潦倒高適盡收眼底,然而,作爲好友的他看到後竟然無動於衷,沒有任何想要幫助的意思,就連手下的人都好心地提醒他:“藉此機會,爲何不當面幫助你的好友?”高適聽後,嘆息着搖頭道:“杜少陵性情剛毅,一生要強,如果當着衆人的面對他提供幫助,會讓他有種嗟來之食之感。他一定會毫不客氣地直接拒絕。”
兩天後,高適便派手下給杜甫送去各種生活用品,同時囑咐手下不要報出他的名字。然而,聰明過人的杜甫怎麼可能不知曉這些物資的來歷?他知道,高適這樣做的目的當然出於好意,他只是不想讓自己感到難堪。後來,杜甫在《酬高使君相贈》中這樣寫道:“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很顯然,高適就是向杜甫“供祿米”的“故人”。
到了上元二年(761)正月初七,一直掛念好友的高適給成都草堂寄了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遺》的詩作,詩中這樣寫道:“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從詩中不難看出高適對杜甫的深切思念,以及自己身處異鄉、心懷百憂的孤獨和無奈。這種真摯情感的表達,使得這首詩成爲高適晚年詩作中最爲動人的一篇。
頗爲遺憾的是,杜甫當時並沒有看到高適寫來的這首詩,直到大曆五年(770)正月,他纔在書卷中偶然發現,頓時“淚灑行間,讀終篇末”。更讓杜甫難過的是,這位曾在背後默默幫助自己的好友,卻已於五年前在“心懷百憂復千慮”中去世。
令人唏噓的是,一代詩聖此時也已纏綿於病榻,有即將撒手人寰之勢。在預料到自己的生命就要終結之際,杜甫強忍病痛,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用以懷念他與高適的友情。
在詩中,杜甫以“今晨散帙眼忽開,迸淚幽吟事如昨”的涕淚之筆,表達了自己對好友的深深思念,讀來令人爲之動容。可以說,這首《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也是杜甫對高適贈予他的那首《人日寄杜二拾遺》的最好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