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四季度主推產品密集上線 頂流分紅險有何優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孫詩卉 上海報道

近日,多家險企密集上線四季度主推產品。八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佈《關於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明確了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備案的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爲2.5%;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備案的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爲2.0%;新備案的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上限爲1.5%。

在產品預定利率切換窗口期的業績井噴後,不少險企提前完成了全年業績,並預計提前開啓2025年“開門紅”,記者獲悉,已有多家險企召開“2025開門紅”業務啓動大會。

隨着業務節奏步入新階段,新預定利率定價產品和新形勢下產品策略下,險企產品策略受到了業內關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傳統型產品預定利率下調至2.5%以後,多家險企透露,下半年至明年將聚焦分紅險的銷售。

中國平安副總經理付欣在年中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預計後續分紅險會替代傳統型產品成爲新的主力產品類型,佔比可能會超過50%。近日,平安正式推出了今年四季度的新產品平安御享金越(2025)終身壽險(分紅型),正是一款分紅型壽險產品。

低利率時代下 “保底+浮動”更具優勢

相較傳統型保險產品,分紅型產品最大的特徵在於其收益的固浮結合,分紅險指保險公司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後,將上一會計年度該類分紅保險的可分配盈餘,按一定的比例、以現金紅利或增值紅利的方式,分配給客戶的一種人壽保險。在中國保監會的統計口徑中,分紅壽險、分紅養老險、分紅兩全險及其他有分紅功能的險種都被列入分紅險範圍。

在當前低利率的市場環境下,多位業內專業人士認爲,具有浮動收益特性的分紅險產品更適宜當下的市場環境。一方面,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未來市場利率的不確定性,以及利差損壓力持續累積,分紅險作爲一款客戶與保險公司收益風險共擔的產品,能夠更好分散風險;而從客戶的角度來說,隨着產品預定利率的持續下調,期限較長的固定利率產品可能會有在未來利率被“擊穿”的風險,而在固定利率的基礎上疊加一定的浮動收益對客戶來說可能是更具安全性的選擇。

以平安近日上線的四季度的新產品——平安御享金越(2025)終身壽險(分紅型)爲例,平安人壽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隨着壽險產品定價利率的下調,開發固定+浮動收益的分紅險,能更好契合客戶需求。

其進一步表示,轉型分紅險是大勢所趨。首先國家政策方面,新國十條提出推進產品轉型升級,支持浮動收益型保險發展。其次市場需求層面,隨着定價利率不斷下降,分紅險“固定+浮動”收益的特性,使得客戶在下行期能達到避險的效果,上行期又能獲得相對更可觀的收益,吸引力將逐漸突顯。而公司層面,分紅險較傳統險的保證成分更低,能夠降低長期的利差風險。可以說分紅險是實現了客戶和公司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實現雙方共贏。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即使在利率下行,分紅險仍可能提供比傳統保險產品更具彈性的收益,特別是在我國資本市場回暖甚至出現小牛市階段,分紅險的收益是可以期待的。同時,分紅險具有保險保障功能,這是其他理財產品所沒有的。

去年以來,分紅險產品聲量提升明顯。隨着傳統產品預定利率進一步下調至2.5%,四季度市場陸續推出和上新分紅險產品,並作爲2025年一季度主推產品。在負債端剛性的情況下險企很難大幅提高權益資產配置比例,而分紅險作爲一種可以與客戶共擔部分風險的產品,被行業寄予厚望,成爲行業一致的轉型方向。

不過針對多家大型險企如平安、太保在此前透露的分紅險佔比未來將達50%的目標,王國軍認爲,各家保險公司產品的側重不同,50%這個比例只可能在部分保險公司實現,對於一些保險公司而言,過高比例的分紅險未必是好事。

轉型分紅險 大保司更具優勢

事實上,要支撐分紅險產品的吸引力,保險公司的投資水平和穩定性至關重要,而這一點上,大型保司的優勢更爲明顯。隨着分紅險產品的增加也意味着市場競爭的加劇。保險公司需要在紅利分配、產品特性、服務質量等方面進行差異化競爭,以吸引和保留客戶。

分紅險的紅利實現率背後是保險公司投資能力的較量。在預定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分紅險的勝負手變成了非保底部分,即紅利表現。保險公司需要維持較高的投資回報率以滿足紅利分配的需要,這在投資收益率下降的市場環境下面臨一定挑戰。

此外,分紅險產品相較於其他保險產品,消耗的資本金較多。隨着分紅險產品規模的增長,保險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險公司將面臨增資壓力。如果股東的增資能力不足,可能會影響公司的償付能力和持續經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行業的整體分紅實現率在監管限高的要求下,整體有所下降。

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原副主任、教授朱儁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由於多重原因導致分紅實現率水平下滑。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很多一些中小主體面臨的挑戰比較大,因爲通常來講,規模大一點的公司,整體的投資能力會更強一些。因此,分紅險產品爲主導的市場格局,可能也會發生一些分化,資源稟賦強、投資能力強的公司,會更有優勢。

上述平安人壽相關負責人針對這一問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平安在分紅險經營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分紅險賬戶資產規模超萬億元,在銷售管理、投資運作、運營服務方面已形成較成熟的機制。

穩定的投資能力是分紅險收益保障

實現較高分紅回報與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緊密相關。近年來,由於利率下降及資本市場的大幅波動,保險行業的整體投資收益率經歷了較大的起伏。不過相對而言,大保司的投資收益率水平更爲穩健。

上半年五家A股上市公司,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分別實現總投資收益率4.1%、3.6%、3.5%、2.7%、4.8%。

整體而言,各大保司投資表現均較爲穩定,爲分紅險的紅利實現率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業內人士認爲,紅利實現率由利益演示紅利水平和實際分配紅利兩方面決定。實際分紅水平受到外部環境變化及資本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今年市場利率水平持續下行,權益市場波動性加大,分紅賬戶投資收益率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分紅水平下調符合當前市場收益趨勢。若未來市場利率水平上行,投資收益改善,分紅水平也將相應檢視調整。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分紅險“固定收益+浮動收益”結合的特點,對客戶依舊有較大吸引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髮現,10月以來,已有多家保司上線了分紅險新產品,包括同方全球人壽、陽光人壽、招商信諾、泰康人壽、中英人壽在內的多家險企四季度主推分紅險產品已經在各平臺上線開售,中國平安的平安御享金越(2025)終身壽險(分紅型)也已上市。

平安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產品沿用了近幾年市場接受度較高的增額壽形態,又融入了分紅險固定+浮動收益的特性。這樣該產品就提供兩個層面的確定性:一是確定的現價,保單現價寫進合同,在一定年度後按約2%每年遞增;二是確定的紅利分配機制,公司分紅險經營獲得的可分配盈餘,按監管規定不低於70%分配給客戶。這樣剛好滿足了客戶既需要穩健、又想要獲得相對高收益的儲蓄需求。

面對複雜的經濟環境,分紅險兼具保障與投資雙重功能。它不僅提供傳統壽險的生命、健康等多重保障,還允許投保人分享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實現資金的穩健增長。在特定的低利率市場環境下,分紅險重回“頂流”自有其必然性,不過,實際銷售情況如何還需要看後續市場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