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碩果累累
從雅魯藏布江兩岸160多公里的“綠色長城”,到那曲一望無際的高寒草原,從海拔5200多米的克古拉埡口,到碧波盪漾的格仁錯,8月的雪域高原,青稞累累、牧場如茵、草豐羊肥……高原大地生機盎然,一幅“醉美”畫卷在地球“第三極”徐徐展開。
這畫卷,正是西藏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的累累碩果。
“我們的最新評估結果顯示,2000年至2020年,西藏生態保護取得顯著效益,目前仍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山地所”)研究員王小丹告訴記者。
提供科學系統解決方案
從拉薩出發,一路向東南,經過約兩個小時車程,就到了地處西藏中南部、雅魯藏布江中游的山南市。在這裡,記者看到,雅魯藏布江河谷天藍水闊,綠意盎然,楊樹林、柳樹林綿延不絕。
然而,這裡曾經“舉目遠望一片沙,大風一起不見家”,因地理位置和氣候原因,每到冬春季節,河谷地帶的大風就會揚起漫天細沙。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山南市便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和防風固沙工作。
“青藏高原被譽爲地球‘第三極’,是我國乃至世界氣候系統的‘穩定器’。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體,在這裡植樹造林、防風固沙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技術活。種什麼樹,怎麼種,如何防止土地沙化,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一個科學系統的解決方案。”王小丹說。
在山南市扎囊縣桑耶鎮的沙化土地生態治理綜合示範區內,記者看到,一個個1米見方的網格整齊排列在沙坡間,網格里種植着巴東醉魚草、絹毛薔薇、樹錦雞兒等試驗植物。
“我們正在這裡開展灌草植物抗逆性移栽試驗,通過評估這些植物的生長情況以及越冬存活率等,最終篩選出一些適宜在高寒沙地生長的植物品種。”成都山地所研究員周萍說。
近年來,成都山地所科研團隊對雅魯藏布江流域中上游沙化土地開展全面調研,並結合氣候、地形、土壤、植被、沙化程度等因素,確定了雅魯藏布江流域山南段不同沙化程度沙地治理點及示範區,構建了基於“埋—鋪—阻—蓄”生態水土層的退化沙地生態治理模式,結合初選及繁育出的種質資源,開展了基於微生境構建的沙化土地生態治理試驗示範。
“後續,我們將加強對鄉土植物繁殖體—幼株補充和定居等完整生活史過程的定期監測,定量評估其生態適宜性及生態效益,以期爲青藏高原退化沙地的生態治理提供新思路。”周萍說。
靠雙腳找到高原生態變化規律
離開山南市沙化土地生態治理綜合示範區,記者來到了那曲市申扎縣。這裡有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綜合生態監測站——中國科學院申扎高寒草原與溼地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以下簡稱“申扎站”)。
王小丹的另一個身份是申扎站站長,從27歲首次到西藏考察算起,他已經在高原上工作了20餘年。“西藏具有森林、灌叢、草甸、草原、荒漠等多樣生態類型,要從漫長的環境變化中找到高原生態的變化規律,必須靠雙腳。”每年,王小丹有近6個月的時間在青藏高原開展野外考察。
在野外工作時,王小丹遇到過不少危險。
“有一次,在去阿里地區的路上,車出了問題,我們在路上等了5天才迎來了救援。”其間,王小丹和團隊成員白天靠着罐頭、方便麪充飢,晚上就住在帳篷裡。
但是,這些經歷沒能阻止王小丹帶領團隊在高原開展科研的腳步。“青藏高原的草地面積非常廣闊,佔青藏高原總面積的60%以上,因此對草地的監測十分重要。”王小丹說,經過多方考察,他們最終選擇在羌塘高原南部高寒草原湖盆區建立了申扎站。
申扎站以高寒草原和高寒溼地爲主要研究對象,以全球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的高寒生態系統響應爲主要研究內容,監測和評估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作用,預測高原環境和生態系統功能變化對我國乃至亞洲生態安全的影響。該站設有生物、土壤、水分3個專業實驗室和綜合觀測樣地,其中高寒草原綜合觀測樣地500多畝,高寒沼澤溼地綜合觀測樣地100畝。
“經過多年監測,我們成功揭示高寒凍融區植物根系構型與養分利用效率的關係,從根系營養吸收偏好的新視角探明瞭高寒植物適應機制。”王小丹說,如今,科學研究已經成爲西藏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有力支撐。
來源:中國西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