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江岸區法院:一句“對不起”,該如何執行?
“我是朱某,因爲之前的糾紛,在不理智的情況下對齊某發表了一些不實且不恰當的言論,我認識到了自身錯誤,在此我真誠地向他道歉,對不起!”
近日,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執行局成功執結一起侵犯名譽權糾紛,而執行標的爲一句“對不起”。面對這個“特殊的”執行標的,看執行法官如何保障勝訴當事人合法權利,將“賠禮道歉”執行到位,了卻雙方恩怨。
一言不合,“按鍵”傷人
朱某與齊某原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因加盟事宜發生糾紛。朱某爲了泄憤,便在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各平臺上發佈視頻,對齊某進行造謠、誹謗、誣陷,視頻發佈後,引起多人圍觀、轉發和評論,時間長達三個月之久。
視頻不僅對齊某個人產生不良影響,也極大地損害了齊某公司的形象,看着這些不實言論在網絡上不斷散佈,齊某身心俱疲,精神遭受極大痛苦。
“每天看到他賬號上那些視頻我都氣得睡不着覺,我也多次聯繫他解決問題,但他說‘就是不想讓你好過’。”
最終,齊某選擇以侵害其名譽權爲由,向法院提起訴訟,希望拿起法律武器“制裁”朱某。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自願達成協議。按照約定,朱某刪除了在各網絡平臺上涉及齊某的視頻,並當場履行了1000元的補償款項,然而對齊某的“道歉”卻遲遲沒有動靜。
“我就是要一句‘對不起’!”齊某爲求公正,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插科打諢,“一歉難求”
案件進入執行階段後,執行法官考慮到涉名譽權的案件執行比較特殊,執行內容爲“賠禮道歉”的行爲,不但要在客觀上達到道歉的目的,還要讓被執行人悔過,彌補申請人內心傷害。
如何達到良好的執行效果?執行法官開始了一系列的嘗試。
執行法官多次聯繫被執行人朱某,對其展開說服教育,希望被執行人換位思考,主動履行義務。
然而,朱某卻有自己的一套“說辭”——“我已經按照調解協議,刪了視頻、支付了補償款、還手寫了一份道歉信,已經履行完全部義務了”。
“朱某口中的‘手寫道歉信’,就是把調解協議原封不動抄了一遍。”齊某聽到對方的話,氣不打一處來。
“法官,你看他根本不想道歉!要他說句‘對不起’,怎麼就這麼難呢……”
拒不履行,強制執行
正當齊某準備放棄的時候,執行法官傳來消息,告訴他案件已有進展。
原來,幾次溝通後,執行法官見“柔性勸說”並不奏效,便立即決定換一種工作方式。
因朱某拒不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執行法官依法將其拘傳到法院,告知其行爲明顯屬於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若再不配合,將馬上採取拘留措施。
看到拘留決定書,一直“裝傻充愣”的朱某“傻了眼”,馬上“服了軟”。
“我一直覺得這就是一件小事,沒想到這麼嚴重。是我錯了,我公開向他道歉,可以嗎?”
最終,在執行法官的主持下,朱某按照調解協議內容,在個人社交平臺及相關羣組中發佈了對齊某的道歉信息。
考慮到朱某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且態度誠懇,執行法官再次對其進行釋法教育後免除了對他的處罰。(姜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