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許可證、非法行醫……如何治理無證“黑醫美”?

“根據模型篩查出的15條無證提供醫療美容服務的線索,相關監管部門實地調查後,針對查實的無證提供醫療美容服務行爲作出相應處罰。”近日,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檢察院檢察官向記者介紹了該院構建的“新業態醫療美容行業檢察公益訴訟監督模型”的應用成效。

此前,思明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非法行醫案。該案中,一女子在孔某經營的養生館內接受對方提供的注射類醫美項目,沒想到因對注射物過敏,女子當場死亡。經查,該養生館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孔某也未取得醫師執業資格。經該院提起公訴,法院以非法行醫罪判處被告人孔某有期徒刑八年六個月。

非法行醫者要被追究刑事責任,無證“黑醫美”又該如何治理?在辦理該案過程中,今年2月,思明區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將相關線索移送至該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

經多次走訪調查,思明區檢察院檢察官發現,思明區納入衛健部門監管的醫美機構有140餘家,醫美市場繁榮的背後存在諸多問題。據瞭解,2023年,思明區內因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營業、未取得醫師執業資格非法行醫等醫療違法違規行爲被行政處罰的案件有32件。根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的《2024年度醫美機構十大運營風險及預警報告》顯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開展醫美服務被列爲2023年度醫療美容機構主要面臨的經營風險之一。同時,檢察官調研發現,當前無證提供醫療美容服務已呈現網絡化態勢,許多不法商家直接通過網絡向消費者提供藥品以及醫療美容項目的購買鏈接,或通過發佈用戶體驗等進行引流。

以無證提供醫療美容服務爲主要監督點,思明區檢察院於今年4月進行行政公益訴訟立案。在該院數字檢察辦公室的支持下,檢察官釐清相關監管部門職責權限,探索構建了“新業態醫療美容行業檢察公益訴訟監督模型”。

檢察官根據《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以及常見的醫美項目俗稱,會同技術人員設置83個關鍵詞,並共同確定數據要素及運算邏輯,通過監督模型篩查出相關線索數據3萬餘條。與此同時,該院向思明區市場監管、衛健部門調取工商登記、行政許可、投訴舉報等數據5000餘條,通過碰撞對比,初步得出100餘條無證提供醫療美容服務線索。經過人工複覈及線下複查,該院最終確定15家重點檢查對象。今年5月,該院向相關監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積極履職,推動涉醫美行業跨部門常態化協同治理。

“相關監管部門對這15條線索進行了實地調查,已查實無證提供醫療美容服務行爲3起,並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及醫美儀器、罰款等相應處罰措施。”檢察官介紹。此外,相關監管部門開展了全面整治聯合行動,目前已下發《衛生監督意見書》15份,責令4家美容場所進行整改,對無證提供醫療美容服務行爲立案9起,查扣醫療器械3臺。

(來源:檢察日報·法治新聞版 作者:董文靜 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