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仁|中國人爲什麼要探月?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吳偉仁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航天測控通信和深空探測工程總體技術研究與工程實踐,我國深空探測領域主要開拓者之一。
13時30分,中國衛星通信大廈內一家咖啡館的門準時被推開。迎面走來一位穿着樸素的老人,上身一件灰色襯衫,腳蹬一雙黑色運動鞋,步履匆匆且穩健,還未落座,爽朗的笑聲已瀰漫房間。對於初見之人,很難將他同“中國探月”結合在一起,更難想象,在浩瀚的太空竟還有一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這位老人是吳偉仁,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員,航天測控通信與深空探測工程總體技術專家……
《論語·爲政》有云: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畢生致力於深空探測的吳偉仁今年已69歲,但尚不能“從心所欲”。甚至,連他什麼時間能接受採訪,採訪預留多長時間,都是被精確計算過的。對於目前的工作狀態,吳偉仁早就習以爲常。他說:“有的科學家80多歲了,還在科研一線,無論是工作貢獻還是敬業精神,都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吳偉仁的職業生涯還很長,中國深空探測的路更遠。
“十四五”期間,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將陸續啓動,其中就包括2021年底正式通過立項審批的探月工程四期,它的主要目標是在月球南極建設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正如吳偉仁所說:“月背是個神秘的世界,中國探月還要瞄準更遠的深空。”
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中華民族關於月亮的傳說、故事,代代相傳。從“嫦娥奔月”詩詞歌賦中透出的月亮之美,到“月亮走,我也走”的童年之疑,中國人對月亮情有獨鍾。
17年探索,38萬公里追尋,今天,勤勞勇敢的中國人用“探月夢”託舉起“中國夢”,實現探月工程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部分“領跑”的紮實進步,書寫了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的驚豔一筆。
“探索未知世界是人類的天性,也是我們這一代人、下一代人,一代代人應該做的事情。”吳偉仁說,過去我們一直在趕超國際先進水平,但趕的東西多,超的東西少。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吳偉仁在接受新聞媒體採訪時談道:我國探月工程 “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已圓滿收官,中國對月球的探索進入新徵程。
一代又一代中國航天人,從未放棄探月的夢想。
2013年12月,中國第一個無人登月探測器“嫦娥三號”在月面成功實施軟着陸。中國成爲繼美國和原蘇聯之後,全球第三個實現月球軟着陸的國家。
“過去我們在世界深空探測的第二梯隊裡排名靠前,現在我們實現了部分領跑。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着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着陸。”
“到月球背面探測,國外沒有做過,中國人做到了!”吳偉仁說,對人類而言,月球背面是“秘境中的秘境”,中國的科學家完成了這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將科學的深奧講得通俗
“月球上的小兔子,正向西北方向前進,這一個月晝的路況不太好,坑比較多,不過請大家放心,我們會保證小兔子的安全……”
嫦娥四號着陸器、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連續工作16個月晝之際,一向低調的吳偉仁專門“露臉”錄製了一段視頻,替在月球背面旅行的“第一位中國旅客”彙報工作:
“目前它們狀態穩定、性能良好,創造了在月球背面最長工作的世界紀錄。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它們每天都要測體溫,每個月都要休眠隔離14天,以便安全度過月夜,以最佳狀態迎接下一個月晝的到來。同時,遠在40萬公里之外的鵲橋號中繼星狀態也非常好,正像快遞小哥一樣,表現很出色,正源源不斷地把月球背面的科學探測數據傳回地球。”
深奧的科學知識,經過吳偉仁的講述,總是會變得通俗易懂,妙趣橫生。他還將宇宙比喻爲一片“汪洋大海”,太陽系猶如一個“浴盆”。他堅定地說,人類對於深空的探索還任重道遠。中國深空探測還有“兩個100”目標要實現:到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週年之際,要實現對100個天文單位(150億公里)之外的太陽系邊際進行探測。
人類爲什麼要進行深空探索?吳偉仁並沒直接回答這一問題,卻向記者推薦了一本書,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科普著作——《暗淡藍點》。他引用書中一段描述:地球懸浮在黑暗的宇宙中,太陽系散射的光線織成了漆黑背景的條紋,其中一個條紋正好與地球重合。而我們居住着的地球,在其中,僅是一個0.12像素的藍點……
“人類最終是要走向深遠空間的。”吳偉仁說,人類對於深空的探索,會讓人類更加懂得,要珍惜共同的家園——地球。
浩瀚宇宙,渺渺衆生。或許沒有什麼堪比無垠的太空,能滿足人類永不停歇的幻想。但探月,也不僅僅只爲珍惜地球家園。吳偉仁繼續向記者科普:深空當中,還潛藏着很多威脅,任何天體撞擊或與地球擦肩而過,都將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2013年2月15日,一顆小行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上空撞入地球大氣層,並在高空碎裂。衝擊波震碎了無數窗戶玻璃,也劃傷了很多趴在窗口向外張望的人。這是近年來最著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如果一個直徑10公里的行星撞擊地球,相當於上百顆原子彈爆炸,整個區域將在幾十年間一直被塵埃籠罩。”
記者梳理吳偉仁歷年來的提案發現,其中大多關乎太空安全。他認爲,領空、領土、領海之外,還有太空。像小行星撞擊地球乃至空間碎片增多等問題,正讓太空安全面臨着越來越嚴峻的形勢。
自1998年美國宇航局(NASA)啓動對近地小行星的最大規模搜索以來,科學家已經探測到超過2.5萬顆小行星。2020年掠過地球的小行星數量更是創下紀錄。如此之多小行星撞擊事件,爲什麼從未砸中人類?吳偉仁答疑說,事實上,絕大部分小行星在地球大氣層中就被分解。不過,小行星撞地球的風險理論上確實存在。
“深空探測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就是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一旦有撞擊地球上或在附近碰撞的可能,就要想辦法讓其偏轉。
當前,我國已經開始佈局小行星防禦相關研究工作,這是一個大國的責任擔當。
履職科研都要“求實”
今年兩會閉幕後,吳偉仁所在界別的委員每人都收到了一本“履職紀念冊”。拿到這本紀念冊,他不禁回想起本屆政協以來,他所在界別履職的點點滴滴。“每次,我們總能深入地討論幾個問題,大家踊躍發言,無拘無束。”
關於履職,這位科學家的基本觀點是:政協委員發言要講有用的實話、真話。
探月這樣國際高難度的科學探索,更需要科學傢俱備求真務實的科學品格。
目前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已經啓動。吳偉仁說,中國將在月球南極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三步走的策略將爲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建設打下基礎。根據吳偉仁團隊的設想,未來國際月球科研站,或將建立月球通信網絡,如在月球上設立WiFi,多個巡視器、着陸器和飛躍器在月球表面連續協調地工作,由指揮中樞指揮協同配合。
這是件“功在中國,利在人類”的大事。吳偉仁曾在多個場合說過,中國探月的科研數據,正在向全世界開放。
去年7月,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舉行“嫦娥五號任務第一批月球科研樣品發放儀式”,標誌着月球樣品科學研究工作啓動。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返回地面的1731克月球樣品,是人類44年以來再次獲得的珍貴樣品。
“(探月)一切工作的核心都是爲了空間科學探索和月球資源開發利用,要把科學研究和應用研究放在首位。”吳偉仁說。
“月球南極有很深的月坑,可能有冰存在。”“在月球南極着陸後,或利用起飛器勘察,採集樣本,現場分析到底有沒有水。”“如能夠找到水,那將是人類之幸,國際月球科研站就可以實現長時間運行。”說起探月,吳偉仁彷彿有着說不完的話,“未來十年左右,月球南極將出現中國主導、多國參與的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人的足跡將踏上月球,我國將邁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
據瞭解,中國後續還要開展深遠空間的小行星探測、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和行星際穿越探測等任務。
“中國探月不是搞太空競賽,而是應對未知的太空挑戰。”吳偉仁說,“深空探測是人類共同的事業。我們將按照自己的節奏和安排,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
太空亮起的又一顆“中國星”
2020年6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爲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爲“吳偉仁星”。這是繼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老一輩科學家爲代表的多位功勳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之後,太空又亮起的一顆“中國星”。“這顆星不是我個人的,是整個團隊的榮譽。”
山河的浩瀚,宇宙的浪漫,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傳承與探索。“中國深空探測起步晚、起點高,任務次數少、成功率高,投入少,產出多。”在吳偉仁的心裡,老一輩航天人是先驅,30多歲的年輕人是航天事業當下的中堅力量,廣大青少年是國家航天事業的希望所在。而航天是有極大影響力的事業,也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在這個行業裡,對事業的熱愛,始於對國家的熱愛。吳偉仁常常告誡航天人或將要踏入航天事業的年輕人:“一定要熱愛國家的航天事業。我們什麼都可以改變,但對國家的忠誠不能改變。”
他有一句常掛嘴邊的話:“成功了,了不得!失敗了,不得了!”在他看來,所有科研的核心,一定要以人爲本。在人才培養上,吳偉仁經常在各種場合強調教育的重要性。“我希望,中國能成爲世界範圍內深空探測領域的科技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創新高地,進一步助力實現我國航天強國建設和科技自立自強。”
吳偉仁曾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爲例,強調教育之於人的重要性。當年高中畢業後,吳偉仁曾當過一年生產隊長,那時他的農活多,數理化公式易忘,怎麼辦?他將家中報紙貼滿牆,再用紅墨水將公式寫滿。“一進門就看到公式。也沒錢買本子,就用紙裁剪成小塊訂上,一歇下來,馬上可以念幾張。”
2019年獲得何樑何利基金最高獎“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獎金100萬元港幣後,他將獎金捐給自己的中學母校,用於優秀學生的培養。
2021年獲得中國航天基金會“錢學森最高成就獎”獎金100萬元人民幣後,他又捐贈給自己的大學母校,獎勵有志於深空探測的優秀大學生。
去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來空天技術學院正式成立,學院將立足航空航天領域,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人類社會發展需要,培養空天領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吳偉仁被聘爲首任院長。
他常說,只要把人才培養好了,再傳承發揚好“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中國探月一定會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於實幹,實現九天攬月的一步步跨越、一次次突破。
圓夢九天攬月,勇攀科技高峰。在吳偉仁心中,深空探測是星辰大海,永無止境。
記者手記
探月,也談月
採訪吳偉仁,要問什麼問題?這是我採訪前最頭疼的。用了半天時間,翻閱了近期所有關於他的採訪,但數量有限。想來也是,作爲中國探月工程的總設計師,他需要帶領團隊在問鼎蒼穹的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奔月壯志,自不會有過多閒暇時間在媒體公開露面。這次時間是30分鐘,時間緊迫,讓我更加不敢耽擱。
兒時的我,和很多人的童年一樣,對月亮充滿敬畏和好奇。那時尚沒有“月球”的概念,也不知曉皎潔的月光竟來自38萬公里的深空,耳熟能詳的,大抵也就是長輩講給我們的各種與月亮有關的傳說和故事。
從1969年阿波羅十一號飛船載人登月,全世界6億人通過電視轉播同時收看了這一歷史性一幕,到2004年中國探月工程正式立項,中國人一步步將“上九天攬月”的神話變成現實。是無數個“吳偉仁”們,帶着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探月夢”向月球一次次求證:月球是什麼?月球上有什麼?月球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慶幸於自己出生在偉大的時代,沒有這些科學家們的刨根問底、數十年堅守,或許自己還活在那個堅信傳說的過去,晚上依舊不敢用手指向月亮。
中國人爲什麼要探月?這或許是不少人想問,卻無法找到解疑釋惑渠道的問題。吳偉仁的回答也言簡意賅:“爲了應對來自太空的威脅和挑戰。”這一回答,輔之“中國科研數據要向全世界開放”的態度,不禁讓我感恩於一代代科學家們默默守護地球安全,也讓我感動於中國科學家們的博大胸懷,正闊步走向“科研無國界”大國擔當的滄桑正道。
採訪中能夠深切地感受到吳偉仁希望更多人能認識到探月工程與日常生活的關係,能加入到這項偉大事業中。作爲一名政協委員,吳偉仁經常在小組討論會上用通俗的話科普探月知識,他的履職之路和科研探索一樣,唯幹、唯實、唯先。
來源:《人民政協報》(2022年04月19日 第08版)
記者:付振強
版面編輯:韓雪 呂婉瑩
新媒體編輯:莫愁
審覈:周佳佳
歡迎關注我們,轉載授權、投稿事宜請在文後留言,小編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