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記者感受中國鄉村現代化

參考消息網10月25日報道 烏干達《新景報》網站10月23日刊登題爲《惱包村的故事——把現代化帶到中國鄉村》的報道,記者爲拉齊婭·阿斯曼。報道編譯如下:

2013年時,高明(音)過着普通農民的生活。雖然機會很少,他仍有自己的宏大夢想。而過去十多年來,高明所居住的村莊惱包村經歷了轉型,他的命運也發生了改變。

現在,高明和家人擁有體面的家和優美的環境,生活條件大爲改善,包括高質量醫療保健和教育在內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

這個江南園林式的村莊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有着充滿活力的旅遊業。不幹農活時,高明在該村繁忙的市場區經營一個攤位。

今年9月,當我們去他家拜訪時,高明和他的家人端出了傳統的中國糕點和飲料。在這個充滿歡聲笑語的時刻,我們感受到農村轉型對中國人的意義。

高明說:“過去這個村莊和你現在看到的完全不一樣。這一片曾經都是泥坯房。”高層公寓是一個新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將建造一系列住宅樓。

中國有句俗話:“家和萬事興。”在青山綠水的環繞中,這座村莊的人們都同高明家一樣享受着幸福。

2023年,惱包村吸引了數百萬人次的遊客。隨着當地政府尋求開闢鄉村振興的新道路,文旅產業在這裡蓬勃發展。

除了住宅區,當地還有商業街、接待中心、託兒所、娛樂中心、醫療設施和專門爲退休老人提供的空間。

當地一位官員向我們分享了將這個村莊打造成具有水鄉魅力的生態宜居特色旅遊小鎮的計劃。

內蒙古正在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家和公司。當地官員說,該地區也渴望探索發展新興產業。

這個“村莊”與我們所知道的全球南方國家的那種村莊大不相同。在烏干達一個典型的村莊裡,醫療、清潔水和電力方面的限制都是常見挑戰,而在惱包村,處處透着繁榮興旺。

中國通過大力投資基礎設施開發來推動改革。在實現鄉村現代化方面,中國取得的進展不容小覷。對該國來說,鄉村現代化不僅僅是修建柏油路或優質學校,還伴隨着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在新中國成立75週年之際,有記錄顯示,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沒有一個人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以下。

中國農村的轉型並非起源於呼和浩特。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被視爲農村改革的發源地之一。1978年以前,小崗村一貧如洗。但很快,村民們就摘掉了貧窮的帽子,糧食產量也大大提升。

像中國所有經歷轉型的村莊一樣,這場變革之旅需要反覆試錯,需要強有力的領導、創新的空間和對既有經驗的理解。(編譯/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