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立專法專家盼設營養教師 主廚揭午餐不好吃的秘密

學校午餐團膳主廚周維民直言兩項午餐不好吃的原因,在於調味料有很大的限制。記者李芯/攝影

學校營養午餐專法立法牛步,教育部今天表示草案最快新會期開始可送進立院。與學校午餐息息相關的營養教育是衆多專家學者的關注焦點,有專家認爲應該設置「營養教師」教導學童,教師團體表示午餐應該是課程飲食教育的實踐驗收。至於學校午餐爲何不好吃,團膳主廚直言兩項原因,分別是調味料及烹調溫度的限制。

立法院今日召開「學校午餐法制化」公聽會,立委柯志恩說,過去有調查指出,有四成學校每週供應2次以上的丸子、香腸、重組雞塊等加工食品,雖然孩子喜歡,但營養成分在哪裡?有林林總總的實務問題都還待解決。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陳珮蓉表示,每天有1、200萬學童在吃飯,因此營養教育很重要,現行「營養三法」包括食農教育法、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剩下的就是學校午餐專法。但營養教育不只侷限在吃午餐,其他的飲食都需要營養教育。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說明,除了經過國家考試認證的學校營養師,日韓還有設置「營養教師」,可以在學校合法教學,若要訂定這樣的角色,利害相關人要參與制定討論、施行細則、配套作法,但目前沒有看到主管單位提出更細緻的做法,這是學校供餐法制化中很重要的一點。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則認爲,學校每週一節的健康與體育課中,已經納入「人、食物與健康消費」的內容,中小學午餐時間頂多30分鐘,沒有時間做營養教育。因此,學校午餐應該是課程飲食教育的實踐驗收,讓學生單純享用美味健康營養午餐,從中感受實踐,孩子在學校吃到美味的營養午餐,回家還能告訴家長應該主怎樣的菜色,而非在一餐中又要吃飯又要教育。

學校午餐團膳主廚周維民直言兩項午餐不好吃的原因,首先是調味料有很大的限制,一般日常使用的是複合式調味料,但學校午餐只能用很基本的調味,只用鹽巴、糖、胡椒粉,蘇丹紅事件後連咖哩粉都不能用,「當然難吃」。再來,營養午餐爲了食安問題會過度加熱,好吃的青菜一盤只需炒20秒、上桌時只有七分熟,但營養午餐要確實加熱到85度。

有學校主任問過周維民,食安跟美味哪個重要?他強調,如果煮菜的人是用煮給家人吃的心情來煮學校午餐,那麼食安與美味都不會是問題。

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明裕表示,專法最快在新會期就會送進立院。目前學校營養午餐專法的名稱爲「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午餐及飲食教育條例」,重點包含學校午餐供餐期間及方式、午餐費收取及補助、食材供應、諮詢會、輔導會及供應會的設置,營養師設置及職責、學校午餐專單位及人力聘用、食物內容及菜單設計、營養基準及採購規範、業務單位及人力、衛生管理及資訊登載、財務收支帳務處理及透明化、飲食教育內涵及推動等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