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裡橫”,竟然是原生家庭問題的“後遺症”?
“窩裡橫”是中國的一句歇後語,它形容了這麼一類人:在外人面前,他們畏畏縮縮不敢表達自己的不滿,在家人面前,卻剋制不住地挑刺。時間長了,他們在外面吃了不少小虧不說,家裡的小矛盾也連續不斷。
我的來訪者O女士就有這樣的煩惱。是一位全職媽媽,她總擔心4歲的孩子可能有問題,每天都在糾正孩子的“小毛病”。最近,孩子性格突然變靦腆了,見人不愛打招呼,O女士非常着急,多次糾正孩子無果後,O女士認爲是孩子的心理出了問題。一定是因爲丈夫對孩子陪伴不夠,孩子纔出現問題的。跟丈夫溝通後,丈夫也做出了很多改變,但總達不到O女士的要求,爲此夫妻倆頻繁發生爭吵。丈夫認爲,不管自己怎麼努力O女士都在挑刺,從不肯定自己;不管孩子怎麼表現,O女士也都覺得他有問題,從不肯定孩子。
與此同時,在與外人面前O女士則完全相反,她總無意識的討好別人,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家裡請的阿姨做事不認真,她不好直接跟阿姨指出,裝作很滿意,等丈夫回家後跟丈夫抱怨,讓丈夫去批評阿姨。孩子的興趣班退費,她明知道老師多扣了錢卻裝作無所謂,回家跟丈夫抱怨,讓丈夫去投訴機構……等等,類似的事情很多。O女士自己也知道這種討好毫無必要,但就是害怕衝突,似乎自己的挑剔和不滿只敢在家人面前表達,而在外人面前只能壓抑和討好。爲此,O女士也常常自責,覺得自己活得太慫,只敢“窩裡橫”,在外太膽小怯懦了,但就是難以改變。
O女士的情況我們稱之爲“向內指責、向外討好”型的人格特點。那麼,這種人格特點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們需要向原生家庭尋找答案。
在O女士的記憶中,從小到大媽媽一直在指責。小時候媽媽總罵爸爸沒出息,說不該嫁給他。每次只要O女士犯了錯,她就會一直數落,爸爸從旁勸解兩句,媽媽就會轉而數落爸爸,說“養不教父之過”,“有其父必有其女”,生個孩子也像他一樣沒出息。
O女士記得有一次自己考試得了第2名,開心地拿回去給媽媽看。媽媽第一反應就懷疑她是抄的。她委屈得大哭,說自己沒抄。媽媽不以爲然,反指責她小氣,說“我是你媽,我生你養你,說你幾句就不行了,考了第2名有什麼了不起,這麼來勁,有本事你考第1名啊!”後來高考O女士考上了北大,媽媽說“有什麼好驕傲的,考上北大的人這麼多,將來也不一定都有出息。”O女士一直知道,不管自己怎麼做都得不到媽媽的認可,心裡卻難以自制,總忍不住討好媽媽。
有了家庭以後,O女士發現自己的一些行爲和媽媽很像,也總挑剔丈夫挑剔孩子,對外人卻忍不住討好。O女士自己也想改變,卻似乎無法自控。
O女士的“向內指責、向外討好”的人格特點是在其指責型家庭氛圍中形成的。“指責型”原生家庭氛圍指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以指責、打擊、否定或嘲諷爲主,缺乏認可和鼓勵。在“指責型”原生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的人,往往性格壓抑敏感,容易自我懷疑與自我否定。他們因長期自我壓抑,承受着心理壓力大,往往焦慮水平很高。由於原生家庭中常年經歷指責,很容易讓我們內化這些“攻擊”而形成“自我指責”的模式——即總關注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得不好、不對、負面的地方,並以此爲證據來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甚至自我攻擊。
想要走出這種困境,最直接的辦法是--把負面關注的角度逆轉過來,專注於去尋找我們在每天生活中、每件事當中做得好的、積極的部分,去尋找身邊的人身上好的、積極的特點,並基於這些積極的素材來對自己及他人做出積極的評價。
你可以爲每天的生活做一個“積極覆盤”——把做得好事情或者每件事情中做得好的部分一項一項都記錄下來,把周圍人的優點和好處也記錄下來,作爲呈現給自己的“證據”,並基於這些積極內容對自己和周圍的人做出積極正面的評價。記住,在“覆盤”的時候,只能關注那些你做得好的地方,不可以寫那些你做的不好的地方或你不夠滿意的地方。當你察覺到自己又被“負面關注”的慣性所綁架,又開始寫不好的方面了,沒關係,用筆把它們劃掉,在旁邊重新寫你做的好的地方。多多練習,你就會逆轉負面關注的心理慣性,你的自信心以及安全感都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在養成這個“積極關注”的習慣後,你的自我懷疑和否認、以及由此引發的焦慮,都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作者:唐婧,張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