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從紐約氣候科技周 看經濟永續發展

圖/美聯社

紐約的9月,異常的忙碌。聯合國大會是紐約市9月的大事,今年恰好又是美國的大選年,整個城市都是各國政要、領事人員與保安。同個時間,紐約市舉辦了氣候科技(Climate-Tech)周,匯聚了行業領袖、創新者以及各式投資者,共同探討企業責任、技術創新以及建立可持續的商業發展間的關係。今年參與這場關於地球未來的引人入勝的對話中,提供了我們對於投資可持續未來的許多心得。

一、企業策略以可持續發展爲核心,AI是得力助手

隨着美國及歐盟法規的調整,企業在可持續發展(Sustainability)的着墨不再僅是年度報告中的註腳,可持續性重塑了企業的運營、報告和未來的規劃中。

我們主要的觀察包含以下的見解:1、超越口號:「淨零排放」這個口號正受到嚴格審視。這不再是企業華麗的承諾而是必須展現在排放量的實際減少。

2、數據的必要性:上市公司每年在可持續發展報告上的支出顯著增加,這主要是因爲來自於審計及報告所需的數據支持要求逐步升高,這也推進了企業需要採取實際行動和並增加透明度。

3、人工智慧(AI):AI將是可持續發展的得力助手,從追蹤排放到監測生物多樣性,AI正幫助公司有效識別該在哪裡以及如何實現去碳化。

當「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不再是口號,而是一個所有的企業需要共同負擔的財務責任,氣候科技的投資格局,將正式開展。

二、氣候科技投資格局,一榮俱榮

2015年的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激發了投資者對氣候科技的關注,在過往15年多數投資來自於各國政府支持的投資基金,如世界銀行、美國能源部、歐洲投資銀行等,佐以各大學的校務基金,來支持來自學校內的實驗室創新。隨着法規的改變,大型科技公司以及企業主導的風險投資在2020年之後開始增加他們在氣候科技的投資。

氣候科技產業與其他創新產業相比,平均所需的開發週期的確較長,投資者,尤其是市場化的風險投資者,在面對這個產業的時候,需要能夠接受更長的投資期限。這也是爲何與其他創新的產業領域相較,這個類型的新創主要借重政府機構提供的政府貸款來彌補資金缺口。因此,相對於其他產業,氣候科技的創新的確是更仰賴企業、投資者、新創公司以及政策制定者之間的共同合作,這個商業格局的展開,需要集體的意願來共同實現。

三、建立生態系統支持氣候科技,至關重要

從電動車的強勁銷售及專用車道的討論,城市地熱能源發展,水淨化技術,可持續農業以提高糧食安全,乃至回收物質再利用效率的要求,都是需要生態系統的建立,任何投資者,包含風險投資者,不僅僅只是提供資金,他們也需要積極的爲氣候科技初創公司建立足以支持公司發展的生態系統,包含與大型公司建立夥伴關係,以及倡導相關支援政策。

或許,這也是爲什麼,氣候科技週會在聯合國大會期間,會由紐約支持,會有這樣大的迴響。畢竟,向可持續經濟邁進,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個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