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大流行協議」將通過 學者盼:至少以觀察員出席
臺灣醫界聯盟基金會今天舉辦座談會,討論三大策略,確保我國在大流行協議的參與空間。(王家瑜攝)
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27日在瑞士日內瓦登場,會中可能通過「WHO大流行協議」(Pandemic Agreement),衛福部長日前表示將極力爭取參與。臺灣醫界聯盟基金會今天表示,若我國無法參與締約,不僅民衆健康將受威脅,更可能損及全球供應鏈。臺大學者陳秀熙也呼籲,希望臺灣能成爲締約方,或至少以觀察員身分出席。
WHO大流行協議預計於今年第77屆世界衛生大會(WHA77)通過,以在大流行爆發時即時共享國際疫情,並向全球提供關鍵的衛生物資與技術。臺灣醫界聯盟基金會董事長吳樹民表示,若大流行協議排臺,將有損全球供應鏈,呼籲政府應積極推動理念相近國與友邦,在談判中爭取臺灣簽署大流行協議或參加相關機制的空間。
臺灣醫界聯盟基金會今天舉辦座談會,討論三大策略,確保我國在大流行協議的參與空間。三大策略包括:爭取以「所有國家」或「經濟體/衛生實體」作爲締約方資格;如未能正式締約,則爭取我國以「觀察員」身份出席締約方大會及技術性機制;無論最終能否參與協議,皆應將大流行協議國內法化、接軌國際規範,落實「Taiwan can help」的承諾。
新臺灣國策智庫研發長李明峻表示,醫療衛生問題越來越重要,國際法的領域開始發展國際衛生法,最早是2003年WHO通過《菸草控制架構公約》,臺灣也有加入,每2年開一次締約方會議,這次大流行協議也是類似的做法。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回顧新冠疫情,若能早一點知識透明化,讓防疫物資和醫療照護資源平均分配在全世界,可能避免更大的災難。WHO曾提到,希望加強COVAX(全球新冠疫苗取得及分配機制),因此必須要全世界來參與。
陳秀熙表示,大流行協議是「新冠防治的加速器」,臺灣是衛生模範生,在具有經濟實體之下,應動員NGO、政府和人民來支持參與,保障2300萬民衆在未來大流行時能儘速取得防疫資訊和物資。
臺灣經濟研究社社長孫智麗表示,醫藥品供應鏈上很多都在中國,展望美中對峙,我們必須有所取得,加入未來美國更緊密的產業經濟整合。一旦疫情爆發,醫藥品短缺或受制於其他國家,基於臺灣經濟安全和醫藥品供應鏈完整性,支持加入大流行協議,而且應該要極力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