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界商標25億轉讓給賽力斯,品牌“切割”背後藏着華爲更深的謀略?

承諾不造車的華爲,再次拋出“王炸”。近日,憑藉着華爲賦能“一飛沖天”的賽力斯,計劃25億拿下“問界”商標。此次“品牌”切割,或預示着華爲再次向市場宣告其想要成爲新能源車“賣水人”的決心。

切割問界商標後,華爲“賣水人”的形象顯得更加立體。

7月2日晚間,賽力斯突發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賽力斯汽車擬用25億收購華爲問界系列商標,據悉,該系列商標的估值超過百億。

事實上,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靈魂論”引爆市場後,關於賽力斯是否依附於華爲的話題便甚囂塵上。

爲了打破市場的質疑聲,賽力斯不斷強化與問界商標綁定度的同時,還欲拿下問界M9系列的超級工廠,徹底將賽力斯的標籤刻在問界上。

問界的主導權逐漸從華爲轉移至賽力斯的深層次原因,是華爲的“默許”。因爲對於此刻的華爲車BU來說,一個有“靈魂”的賽力斯,無疑能夠強化其“不造車”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華爲車BU確實在不斷強化自己“賣水人”的身份,緊鑼密鼓的擴大自己的朋友圈,藉此進一步佈局新能源車賽道。

賽力斯拿回“靈魂”?

估值百億的商標,華爲“打折”賣給了賽力斯。

根據賽力斯的公告內容,賽力斯汽車擬收購華爲及其關聯方持有的已註冊或申請中的919項問界等系列文字和圖形商標,以及44項相關外觀設計專利,收購價款合計2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賽力斯同步發佈了由中京民信(北京)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相應評估報告,該報告顯示,在不改變用途、資產按現有使用方式持續使用等假設條件下,協議標的於評估基準日2024年5月31日所表現的市場價值爲102.33億元。

對於此次收購,賽力斯方面稱,協議標的轉讓不影響雙方聯合業務的開展,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合作關係,並且本次交易相關標的資產將專用於雙方聯合業務,將進一步保障了AITO問界的長遠發展。

此外,華爲也表示,將繼續支持賽力斯造好問界、賣好問界,公司一貫堅持不造車,而是利用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持續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

華爲和賽力斯合作的深化,並未停留在口頭上。近日,華爲和賽力斯還簽署了進一步深化聯合業務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聯合業務優勢,將AITO問界打造爲世界級新豪華汽車領先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此協議是自合作雙方在2023年2月簽署深化聯合業務協議後,首次簽署相關協議,從中也可一窺二者深化合作的決心。

或許正是因爲華爲和賽力斯之間的合作過於緊密,市場關於問界系列主權的問題一直頗具爭議,這於賽力斯的崛起過程有着不小的關聯。

據悉,賽力斯的前身爲小康股份,2016年賽力斯成立,背靠着小康股份旗下的重慶金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爲主體經營,直到2022年才變更爲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這幾年間,賽力斯連年虧損,2020年至2022年,賽力斯歸屬淨利潤分別虧損17.29億元、18.24億元、38.32億元,四年累計虧損超94.85億元,這差點令賽力斯喪失走下去的信心。

這時,佈局新能源車賽道的華爲,成爲了賽力斯的救贖。2021年4月,華爲推出智選車模式,賽力斯成爲其首個合作伙伴。在此模式下,華爲深入參與到賽力斯產品定義、整車設計以及渠道銷售,此後的賽力斯實現了騰飛。

僅從二級市場上的表現來看,賽力斯的市值從百億級別,一度暴力拉昇至1500億,市場知名度和產品口碑也不可同日而語。

也正是因爲華爲深度參與賽力斯造車,導致市場不斷傳出賽力斯淪爲“代工廠”的說法,顯然這與華爲“不造車”的口號相悖。

值得注意的是,在於賽力斯展開合作的同時,華爲還在謀求其它合作伙伴。僅智選模式,華爲的合作伙伴就還包括江淮、奇瑞、極狐等車企。

顯然,對於賽力斯來說,這不見得是一個好消息,因爲賽力斯崛起的很大一部分動力,來源於市場對華爲這個品牌的認可,爲了擺脫可能出現的不利影響,賽力斯正在努力“拿回”自己的靈魂。

6月28日,賽力斯發佈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顯示,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重慶兩江新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龍盛新能源100%股權。

據悉,龍盛新能源主營的業務主要是提供新能源汽車工廠的生產性租賃服務,現在主要負責生產AITO問界M9系列等新能源汽車產品。

不難發現,賽力斯加速找回“靈魂”,或是因爲華爲在不斷深化“不造車”的形象。

強化“賣水人”身份

通過“切割”問界系列,華爲再次向各車企明確了業務合作的邊界。

事實上,早在2023年11月26日,華爲便開始強化不造車的承諾了。彼時,華爲與長安汽車在深圳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華爲擬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及增量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

據悉,該公司業務範圍包括汽車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汽車智能座艙、智能汽車數字平臺、智能車雲、AR-HUD與智能車燈等,並將專用於目標公司業務範圍內的相關技術、資產和人員注入至目標公司。

今年1月16日,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經營範圍含智能車載設備製造、智能車載設備銷售,華爲車BU獨立邁出重要一步,公司有望藉此開拓更多的合作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爲將“問界”商標切割給賽力斯之前,華爲已完成了“智界”、“享界”商標的轉讓。

據悉,華爲在5月底將其註冊的運輸工具類“享界”商標轉讓給北汽新能源;6月初,華爲又將其註冊的2枚運輸工具類“智界”商標轉讓給奇瑞,這些均是華爲強化“不造車”承諾的具體行動。

事實上,餘承東雖表示華爲車BU扭虧爲盈,但據華爲披露的官方數據,2022年,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收入爲21億元,僅佔總營收0.3%,而其入局5年,累計投入卻達300億元,進一步擴大賺錢效應,無疑是當務之急,這意味着,華爲需要擁有更多的合作伙伴。

而在輕資產化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華爲將主要精力投注於產品附加值頗高的智能駕駛、車技系統等,無疑也將大大加快公司的發展腳步。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華爲來說,和以問界爲代表的系列車做好切割,或許也有利於抵抗新能源車偶發的意外狀況,對公司可能造成的輿論風險。

對這些車企來說,一個不會奪走自己“靈魂”的華爲,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對象,因爲華爲帶來的影響力早已刻進了衆多投資者心中。

華爲賦能“顯威”

一個沒有“威脅”的華爲,無疑將成爲衆車企眼中的“香餑餑”。

據悉,華爲智能汽車業務採用零部件供應模式、解決方案模式、智選車模式三種模式與車企合作。其中,採用解決方案模式合作的車企是長安汽車,採用智選車模式合作的車企包括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負責運營“鴻蒙智行”生態品牌。

據“鴻蒙智行”微信公衆號7月1日晚消息,鴻蒙智行2024年上半年累計交付194207輛,登上中國新勢力品牌上半年銷量第一,其中6月,鴻蒙智行全系交付46141輛。

鉅額交付量,意味着巨大的市場份額,其中孕育着無數機遇,賽力斯便是通過華爲賦能崛起的典型代表。

2021年賽力斯與華爲建立跨界業務合作關係以來,賽力斯便迎來騰飛契機,最新數據顯示,AITO問界全系6月單月交付突破4萬,創歷史新高。

具體來看,AITO問界M9在6月份的交付量高達17241輛,累計大定超10萬輛;AITO問界新M7在6月份的交付量大18493輛,上半年累計銷量突破11萬。

產品銷量上的不斷突破,反哺公司業績。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賽力斯均處於虧損的狀態,公司扣非淨虧損分別爲8.84億元、23.08億元、27.93億元、42.96億元、48.17億元,五年時間累計虧損超150億。

但2024年一季度,得益於問界系類車的火熱的銷量公司首次實現了盈利。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賽力斯營業收入爲265.61億元,同比增長421.7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1.1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賽力斯發佈公告稱,賽力斯汽車擬按協議約回購購菁雲創富、賽新基金所持的賽力斯電動55%的股權,相應收購價格約爲12.54億元。

據悉,賽力斯電動的淨資產爲7.85億元,55%股權對應的淨資產約爲4.31億元,結合12.54億元的收購價計算,這部分股權的淨資產溢價高達190.95%,這或許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賽力斯的財務壓力得到了環節。

對於深陷“血海”競爭的各大車企來說,華爲可能帶來的影響力有着強烈的吸引力,此次“放手”問界商標,或爲華爲贏得“整片森林”。

責任編輯 | 李明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