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蚊子包也分中號、大號、超大號
炎熱的夏夜,你和朋友在飯後相約來到公園,準備用公園20分鐘效應祛除積攢了一天的的“班味”。
走到湖邊時,你突然感到腿上一陣瘙癢,伸手去撓卻摸到一個巨大的蚊子包。身邊的朋友也沒有被蚊子“口下留情”,但和你不同,他的蚊子包並不明顯,只是一個小紅點。
同樣是被蚊子咬,爲什麼你的包格外大?
其實蚊子包並不是蚊子“咬”腫的,而是你的免疫系統爲了保護你,對蚊子唾液這一外來物做出的反應。
在用口器刺穿你的皮膚後,蚊子會插入兩個中空的管狀結構:第一個管子能夠自由移動和彎曲,找到合適的毛細血管並刺穿它進行吸血;第二個管子則用來將唾液注入周圍組織[1],唾液中含有多種抗凝血的化學物質,能夠防止口器因爲血液凝固無法拔出,使其順利吸血[2]。
蚊子會尋找一個皮膚薄、血管豐富且易於刺穿的區域叮咬 / 圖蟲創意
這其中就包括引起人體免疫反應的蛋白[2]。在第一次被蚊子叮咬時,我們的免疫系統還無法迅速識別這種蛋白並對其做出反應,只會產生毛細血管出血帶來的小紅點。
但免疫系統向來“記仇”,會產生具有長壽命的記憶細胞,當再次被蚊子叮咬時,這些細胞能夠迅速地識別出這種外來物質[3],並釋放出組胺,導致局部血管擴張和水腫,進而形成風團,也就是蚊子包[4]。
有時,蚊子包不會立刻形成,叮咬處只有直徑2-10mm的瘙癢性丘疹,這被稱爲延遲反應,周圍紅斑在接下來的24-36小時內達到峰值。而被蚊子騷擾後立刻形成的相同大小的圓形風團,則是即時反應的產物,在20-30分鐘內會出現最大面積的周圍紅斑[4]。
難道在被蚊子叮咬過一次後,就要一輩子和蚊子包相愛相殺了嗎?
加拿大學者對此進行了長達10個月的研究,一名23歲的健康男性每兩週就要自願接受大約100次的蚊子騷擾,他此前從未被這種實驗室精心培育的雌蚊叮咬過。
令人驚訝的是,26周的持續暴露後,受試者的即時反應和延遲反應都回到了被叮咬前的基準線[5],這說明他的免疫系統對蚊子唾液脫敏了。
對一種蚊子唾液的致敏和脫敏需要經過五個階段 / 圖蟲創意
但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發生,甚至永遠都不發生。
日本的一項研究評估了10名受試者在自然條件下30年間對蚊子的反應,發現其中只有4名錶現出階段進展,這可能是因爲其餘6人在這期間並沒有積累足夠多的被叮咬次數[6]。
即使你真的成功對某種蚊子脫敏了,也不要高興得太早。畢竟這個世界上不止有一種蚊子。
地球上除南極洲以外的其他所有地區,共分佈着3500種蚊子[1],它們有着成分不完全相同的唾液。
研究者對10種蚊子唾液中的過敏原進行分析,發現每個蚊種有3-16種唾液過敏原。其中既存在物種共享過敏原,也存在物種特異性過敏原[7]。
按蚊、庫蚊和伊蚊,是騷擾人類的頭號“罪犯”[8];對比顯示,白紋伊蚊唾液腺蛋白種類非常豐富,至少含有16種過敏原[7][9]。
白紋伊蚊是登革熱病毒、寨卡病毒的主要傳播者之一 / 圖蟲創意
也就是說,你的免疫系統對一種蚊子脫敏後,還是極大概率會被其他品種重新喚起小紅點到蚊子包的階段發展過程[10]。
更狡猾的是,蚊子唾液的成分還會隨着蟲齡的增長而變化。
貴陽開展的一項研究比較了不同日齡白紋伊蚊唾液腺蛋白譜,發現0日齡與其他日齡的唾液腺蛋白條帶有差異,表現爲條帶有增減及蛋白條帶亮度降低[7]。
生物學家推斷,這種變化可能與蚊蟲的生理需求相關,隨着蟲齡的老化,蚊子需要更快地吸飽血,所以唾液中凝血相關的蛋白質會增加[11]。
儘管你的免疫系統十分強大,但蚊子的“七十二變”還是技高一籌。
如果你的蚊子包大小超過3cm,或出現瘀斑性、水皰性局部反應,甚至產生全身性過敏反應、出現全身性蕁麻疹的話,那請注意,這不是普通的蚊子包,你可能是“蚊子過敏”了[12][13]。
蚊子過敏者可以通過在家中安裝紗窗、穿長袖長褲等方法來避免蚊蟲叮咬 / 圖蟲創意
德國的一項研究調查了94名“蚊子過敏”兒童的既往過敏史,發現其中約三分之一的兒童患有至少一種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或特應性皮炎,研究者推測蚊蟲叮咬後異常、誇張的反應與過敏性疾病之間存在關聯[14]。
但蚊蟲叮咬的過敏反應極爲罕見[13]。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蚊子包稍微大些或小些都是正常的。
那些被你蓋上十字勳章的大大小小的蚊子包,都是免疫系統爲你戰鬥過的證明。
參考文獻
[1]Hall, M., & Tamïr, D. (2022). Mosquitopia: The Place of Pests in a Healthy World.
[2]武衛華.(2003).蚊唾液蛋白的研究進展.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誌(03),60-62.
[3]沈關心, 徐威.(2016). 微生物學與免疫學.
[4]Vander Does, A., Labib, A., & Yosipovitch, G. (2022). Update on mosquito bite reaction: Itch and hypersensitivity, pathophysiolo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13, 1024559.
[5]Peng ZhiKang, P. Z., & Simons, F. E. R. (1998). A prospective study of naturally acquired sensitization and subsequent desensitization to mosquito bites and concurrent antibody responses.
[6]Oka, K., Ohtaki, N., Igawa, K., & Yokozeki, H. (2018).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ge and changes in mosquito bite response. 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45(12), 1471-1474.
[7]Peng, Z., Estelle, F., & Simons, R. (2007). Mosquito allergy and mosquito salivary allergens. Protein and peptide letters, 14(10), 975-981.
[8]Seda, J., & Horrall, S. (2019). Mosquito bites.
[9]劉鑑,孫宇,程金芝,陳璐 & 吳家紅.(2012).不同日齡白紋伊蚊雌蚊唾液腺總蛋白譜分析.貴陽醫學院學報(05),473-475.
[10]Fostini, A. C., Golpanian, R. S., Rosen, J. D., Xue, R. D., & Yosipovitch, G. (2019). Beat the bite: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itch in mosquito bites. Itch, 4(1), e19.
[11]朱禮華,趙彤言,陸寶麟.(2002).蚊蟲唾液腺的研究進展.寄生蟲與醫學昆蟲學報(03),178-186.
[12]Peng, Z., & Simons, F. (2004). Mosquito allergy: immune mechanisms and recombinant salivary allergens.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allergy and immunology, 133(2), 198-209.
[13]Crisp, H. C., & Johnson, K. S. (2013). Mosquito allergy. Annals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110(2), 65-69.
[14]Yavuz, S. T., Akin, O., Koc, O., Güngör, A., Bolat, A., & Gülec, M. (2021). Mosquito hypersensitivity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topic background in children. Allergologia et Immunopathologia, 49(6), 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