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申請貸款,你總比別人多花錢?
快速導讀
寬鬆的貨幣政策下,我們可以預見到市場充裕的流動性,說白了就是加大市場資金的流動性來力挺實體經濟的資金鍊不易斷裂。但是央行的流動性是如何被釋放注入到實體經濟當中呢?最簡單的途徑就是銀行貸款。但想在銀行申請一筆貸款,往往需要“過五關,斬六將”,最後能夠“全身而退”的客戶鳳毛麟角,我指的是能夠以低息、低成本拿下貸款的人只佔少數。這不是客戶不夠聰明的問題,是“遊戲規則”讓我們多走了“彎路”。
從一個貸款案例說起
有些做生意的朋友去銀行申請經營性貸款,銀行發現客戶的資質有點瑕疵,就提示他可能比較難批覈。然後,或多或少會暗示他去某些中介機構進行當面的諮詢,或者再想想別的辦法。
到了中介機構之後,經辦人員提示客戶可以通過繳納服務費用的形式幫客戶解決貸款資金的問題。當然,部分所謂的“包裝”操作在行內已屬司空見慣,邏輯上只要不影響實質性風險,不僞造資料,不虛假詐騙,很多經辦人員和機構都覺得問題不大。而之所以有高額的手續費,是因爲需要在這些資料細節上進行“加工”處理,甚至俗話說的“茶水費”。
客戶給錢之後,按照常理來分析應該是可以在銀行申請到貸款,最後成就“三贏”的局面:客戶有貸款,銀行有業績,中介有錢賺。這件事本來就完了,各方也深諳其道,明白作爲服務中介提供諮詢服務繼而收取費用是合情合理,甚至是合規合法。但沒想到的是,過程原來還隱含了着很多“暗涌”和伏筆,作爲客戶中套了還不一定知道。
真相:中介並不會爲客戶選擇最優的貸款產品。
“如果都選擇最優產品,
以後我還怎麼賺錢?”
這是我聽過感到最錯愕的答案。舉例,當下不少銀行爲了加大對客戶的吸引力,很多的貸款期限都可以申請長達3年、5年,甚至10年,誇張一點的銀行還提供先息後本的還款方式(具體是否準確,具體情況個案分析)。這樣一來客戶就可以“一勞永逸”,一筆貸款用很長的時間,專心做好經營。所謂“先息後本”,就是每個月只需要歸還利息,本金在期末在一次性歸還,還款壓力驟減。
但遇到這麼好的市場產品,客戶10年都不需要“折騰”一下,那中介行業豈不是要等下一個十年纔有機會賺錢?試問誰耗得起這個時間?所以行業慣用的做法是不想客戶推薦優秀的產品,相反把1年期的貸款產品推薦給客戶,還信誓旦旦承諾到期後會幫客戶做延期處理。
是不是真的?當然是千真萬確。每當貸款到期之後即便客戶不主動提出,中介機構都會找上門,因爲他們記得客戶該到期續貸了,又變成一次賺錢的好機會。當然,作爲客戶是不知情的,是無感的,大部分人只知道銀行通知他們需要歸還本金了,而中介又主動幫客戶搭好新的路子,那就順理成章辦吧!市場上一直所說的“融資難”“融資貴”,根源就在這裡。
以上玩法還只是1.0版本,爲了能夠把客戶的最大價值完全榨取,中介端還會“騰挪”客戶,在不同銀行間進行切換,銀行爲了留住貸款客戶,保住增長規模,花點錢是最基本的操作。反過來主動向中介機構“投喂”客戶更是家常便飯。沒辦法,信貸市場從來都是買方市場,客戶和銀行都是弱者。
我們希望每一次的服務都是真誠的
從上面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首先我們非常認同任何人只要提供諮詢服務收費都是合情合理的,提供勞動報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明知道有更好的方案能夠爲客戶量身訂造,爲了能夠多賺幾次錢而犧牲客戶的最優選擇權,我認爲這樣不太厚道。作爲客戶如果知道也肯定感到被糊弄了一把。至於違規“包裝”等的問題絕對是不可取,甚至有可能觸犯法律。
作爲客戶如何避免這種“殺熟”的行爲,首先必須秉承合規借貸,適度借貸和專款專用。在不違規用信的基礎上,多瞭解行業產品,俗話說“貨比三家”。爲什麼說必須要合規用信呢?因爲所有可能被“收錢”的環節大概率都是基於曾經的“灰色操作”,關鍵是這樣的操作有了第一次,就不會是最後一次。希望各位借貸的客戶都刷亮眼睛,小心用信,並且謹慎選擇你的諮詢服務機構,否則融資成本永遠不可能走低。
“花大錢,辦小事”。
勝手金句
一分錢,應該給足一分貨。
更多理財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