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論文的審稿流程那麼複雜?
一篇論文得經歷:收稿、初審、外審、外審返修、複審、終審、校對編排、能刊等一系列流程之後,才能發表。時間短的話得三四個月,長的話能有一兩年,真能把人折磨得夠嗆。到底是因爲期刊收到的稿子太多了,還是有啥大家不清楚的規矩呢?整得這麼麻煩,到底有沒有這個必要啊?
爲了讓論文發表的質量更高點,現在差不多隻要是好點的期刊,都走三審三校的流程,就是初審——外審——終審。初審的時候就能把 80%的稿件給淘汰掉,剩下的 20%再送去外審。
這當中還得算上找外審專家的時間,要是碰到特殊領域,很可能編輯部找一兩個月都找不到外審專家,那審稿的時間肯定就得往後推。
另外,這裡面還得有專家審改、作者修回的時間,每個作者修改的速度不一樣,那最後發表的時間也就不一樣。到這,最後只有 5%的稿件能送到主編終審。不過,到了終審,你可別覺得就百分百能錄用啦!錯!就算文章到了終審,還是有可能被拒稿。論文沒到最後出刊的時候,啥都不好說。
終審被拒稿的原因有這麼幾個:①查重沒過;②論文裡有敏感問題,論文內容有些比較敏感的地方,一般理工科不太有這個問題,可社科類論文就有可能,比如說論述的一些內容比較敏感。要是發表了,通不過上級部門審覈或者會給期刊帶來麻煩啥的。
而且期刊投稿量很大,工作人員效率又低,這也是個原因。現在覈心、學報,就算是普通的刊物,來稿量都比要發表的量多得多。拿學報來說,因爲學報在普通刊物裡質量算高的,受歡迎的程度也就不難想象,哪怕它就只是個普通刊物。而且學報的單位是高校,管學報的這些人一般都是學校的教授、行政工作人員之類的,編輯工作只是他們的兼職,所以你想想效率能高到哪去?來稿量又那麼大。至於行業潛規則,只能說,潛規則到處都有,學術圈也不例外。比如說要發核心,一定得掛導師一作,不掛就不給發表,這種情況大家也見得多了。
現在唯一比較好發的可能就是報紙了,正趕上好時候。能接受的,趁着現在好發,趕緊發!要不然再過一兩年(也許用不了)就會變得跟論文一樣難發!
最後,對於想要評職稱的老師來說,雖說現在論文不好發,可咱們還是得發,還得發得好。打鐵還得自身硬,質量永遠是保證能錄用的首要因素。其次,得規劃好時間,如果您明年要用論文,那今年年初就得準備文章發表,可不能等到明年要用了,提前兩三個月才準備,好的刊物肯定沒了。剩下的刊物還得看各方面原因能不能對上,時間可緊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