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小紅書上有那麼多momo?
經常玩小紅書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有“一個”暱稱叫momo的用戶分外活躍。在各大評論區幾乎都能見到它的身影,有可能回懟你,也可能給你點贊。
當你打開搜索欄搜索momo想看看它究竟是何方神聖,才發現原來有數不清個momo。有網友就在評論區和momo辯論一番後,想要找到這個momo是誰,結果發現“外面全是momo”。
圖源:小紅書截圖
momo大軍不僅在小紅書出沒,在豆瓣也是數量龐大,幾乎每個熱門帖子的評論區都能看到momo的身影。
圖源:豆瓣截圖
這些momo是哪兒來的?爲什麼這麼多網友“變成”了momo?
momo從哪兒來
雖然我們現在看到的momo大軍多是活躍在小紅書和豆瓣等平臺,但momo的起源地其實是微信。
微信曾經推出過一系列表情包,“麼麼龍momo”就是其中的一個,與它同系列的還有“氣泡狗阿綠阿白”“神經蛙”和“歡樂馬”等。
圖源:微信表情開放平臺截圖
如果直接使用微信授權登錄豆瓣等平臺,並且選擇直接跳過暱稱設置和頭像設置的步驟,微信就會爲用戶提供該平臺默認的暱稱和頭像,也就是“momo”的暱稱搭配上“粉色恐龍”的頭像。
系統默認的頭像暱稱並不那麼個性化,但這也爲網友們帶來了另一個好處:可以“隱身”於衆人之中。當網絡上出現成千上萬個粉色恐龍頭的momo,網友們的真實身份彷彿被“隱藏”起來,發出去的評論和帖子等就像匿名發佈的一樣。
當然這和完全匿名還是不一樣,從前的完全匿名意味着這個用戶的主頁和其他信息完全不對其他人公開,但momo的個人主頁等還是其他人可見的,不過除非特意記住某個momo的ID或者其他個性化信息,否則很難找到剛纔和你聊天的momo到底是誰。
就這樣,momo成了匿名的代名詞。
對現在的網友們來說,匿名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就連原本有自己頭像暱稱的網友,爲了匿名,也會手動把自己變身成爲momo。
除了momo大軍,神經蛙、阿白等等其他的卡通形象也成了手動匿名的網友們的選擇。
圖源:小紅書截圖
還有一部分用戶雖然是恐龍頭momo,但依然保留了一點自己的個性化內容。
有人選擇給momo加上不同的後綴,變成momo(狂肝版)、momo(宏觀學習版)、momo(助眠版)……用來表示自己的狀態。
圖源:小紅書截圖
還有人選擇給頭像換個顏色或加一些小細節,雖然都是卡通恐龍的形象,但顏色卻不見得是粉色,也可能是綠色、藍色、紫色等,小恐龍們的表情、動作和裝飾也有不同,有眼睛圓圓的,也有眼睛是一條短線的,有頭上戴花的、抱着錢幣的、抱着求職牌的……花樣十分豐富。
圖源:小紅書截圖@momo
不過,在某些對用戶暱稱重名情況進行限制的社交平臺,如微博,想要用恐龍頭momo實現手動匿名就不太可行了,這也是爲什麼在微博上見到的momo不多。
圖源:微博手機客戶端截圖
但在小紅書、豆瓣等還能自由設置暱稱和頭像的社交平臺,想要匿名的大家就會“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用momo等身份給自己手動匿名,至少在評論區裡互動時,看不出來在說話的這位momo究竟是誰。
但不得不說匿名也是一把雙刃劍。
匿名對人行爲的影響
這裡要討論的“匿名”,是如使用momo名字一樣,手動給自己換上一個別人尤其是認識的人,無法識別出來的名字或頭像,非相當“網絡實名制”而言。
早在2015年和2017年,《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相繼出臺,全面落實了網絡實名制,日常生活中,填寫手機號碼、身份證信息、進行人臉驗證已經是使用各類APP時最常見的操作。
程序後臺是“網絡實名制”,那麼網友在程序前臺的“手動匿名”,又有何作用?
事實上,匿名就像影視劇中的“隱身工具”,能將用戶的真實身份隱藏起來,從而使人們能夠將真實的自我在網絡上呈現出來。
加拿大社會學家戈夫曼提出了“擬劇理論”,他認爲社會和人生就像一個舞臺,在舞臺之上(即前臺),考慮到各種社交需求,人們會表現出能被他人和社會所接受的“客我”形象,而更符合自我意志的、無需爲他人而表演的“主我”則被隱藏起來,即被放在舞臺的後臺。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前臺和後臺並不是某個固定的地方或場景,二者甚至可能是同一個地方,只是情境發生了變化。比如同樣是在家裡,當有客人在場時,家裡的成員可能就會把家當作前臺,即使前一秒還在爭吵,客人一來,可能就會立刻停止爭吵,表現得和睦無比,而當客人離開,此時家裡就又會變成後臺。
在網絡上,如果用戶使用極具個人特色的暱稱和頭像,最極端的例子,就使用自己的真實自拍做頭像,姓名加身份證號做暱稱,你的一舉一動都能被他人看到且定位,那此時網絡就可能變成舞臺的前臺。當然,網絡這個舞臺很大,但由於算法等原因,你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就被推薦給“可能認識的人”,此時網絡這一虛擬環境也會給你現實生活中才會有的社交壓力。
此時,momo這樣的手動匿名設置,能夠使人們擁有一片釋放“主我”的舞臺後臺。
通俗點來說,變成momo以後就好像給自己罩上了一個保護套,可以盡情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不用太過於考慮別人對自己的設想,更無需爲別人而表演自己。
圖源:小紅書截圖@momo
但是,匿名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紐約州立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員Charlene Christie等人做過一個研究,研究匿名對人上網的行爲到底有什麼影響。他們招募了256個參與者,隨機將這些參與者分配到匿名組和實名組,讓他們閱讀一篇關於環境政策的捏造文章並匿名或實名地發表自己的評論,然後閱讀其他學生對該政策的反應(支持、中立、批評),再對這些反應進行評價。
結果表明,自尊心強、社交焦慮水平低或自主意識高的參與者,會在匿名的情況下對他人(的觀點)做出更激進的評價。
圖源:參考資料4
除了影響對他人的評價外,匿名對人們的行爲也有影響。
來自萊斯特大學的心理學研究員Andrew Silke在2010年對北愛爾蘭發生的500起惡性傷害事件進行研究,分析匿名與攻擊性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表明,使用匿名式僞裝與幾種攻擊性措施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匿名僞裝後的罪犯造成了更嚴重的傷害,參與了更多的破壞行爲,並且更有可能在攻擊後威脅受害者。
匿名式僞裝與傷害性行爲間的關係 | 圖源:參考資料6
也就是說,匿名可能使人更有攻擊性和傷害性。
這又是爲什麼?
研究者在分析中認爲這與匿名能夠帶人進入去個性化狀態有關。去個性化是指人在羣體意識的影響下,個體的自我控制系統的作用會減弱甚至喪失,從而做出平時少做甚至不會做的行爲。羣體的整體氛圍越強烈,人們在羣體中就越容易依從於羣體,越少關注自己的意志和個性,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的意識降低,最終造成羣體性盲目,使得人容易盲目追隨羣體,個人對於諸如羞愧、恐懼等等的感知也會降低,進而打破自己原本的原則,做一些不當的行爲。
當momo形成一個有聯結的羣體,還可能出現“一mo做事億mo當”的情況|圖源:小紅書截圖@momo
再回到用着粉色恐龍頭像的momo,很多人最初選擇做momo,是想給自己保留一個不被認出來的空間,獲得更多自由,但自由和自我約束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值得更多思考。
參考資料:
1.劉靜.(2023).momo羣體在自主匿名社交中的自我呈現——基於擬劇理論視角.科技傳播(17),125-128.doi:10.16607/j.cnki.1674-6708.2023.17.029.
2. 楊恆,蔡亞欣.擬劇理論視域下匿名化的青年媒介形象探析——以豆瓣momo羣體爲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07):117-119.
3.侯茜苑.(2023).青年羣體匿名化社交的心理動機研究——以小紅書momo羣體爲例.全媒體探索(08),135-136.
4.Christie, C., & Dill, E. (2016). Evaluating peers in cyberspace: The impact of anonymi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5, 292-299.
5.Diener, E. (1979). Deindividuation, self-awareness, and disinhib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7), 1160–1171.
6.Silke, A. (2010). Deindividuation, anonymity, and violence: Findings from Northern Ireland. Journal Name, Volume(Issue), 493–499.
7.Demir, O., Keskin, S., & Cinar, M. (2024). The effect of social anxiety on student interactions in asynchronous online discussion forums as mediated by social presence and moderated by anonymity.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作者:敏敏 杏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