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很多外公外婆帶大的孩子,長大反而更親爺爺奶奶?現實很無奈

圖/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今這一社會裡,帶孩子早已不僅僅是父母和爺爺奶奶的任務,許多外公外婆也積極參與其中。

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使自己的兒女少受勞累,也與後一代建立更親密的聯繫。

客觀來說,無論是誰帶孩子都是情理之中,畢竟彼此是一家人,想與孩子親近也無可厚非,這不過是作爲長輩的殷切希望。

殘酷的是,即便有些外公外婆含辛茹苦地帶大了孩子,但後來許多人還是與爺爺奶奶更親,其中的原因無非只有這兩點,值得我們思考。

01: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許多人把爺爺奶奶當成外人

隨着時代的進步,我們越來越發現,結婚並不是女方嫁到男方,而是雙方獨立出來,共同組建一個小的家庭。

也正是因此,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在地位上基本一致,都是男女雙方的親人,沒有誰高誰低。

可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人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拒絕新思想的洗禮。

在他們看來,孩子註定要跟男方姓,一旦女人結婚生子,就意味着成爲了另一個家庭中的人,爺爺奶奶纔是其中真正的長輩,而外公外婆不過是外人。

當爺爺奶奶無力幫子女帶孩子,外公外婆前來時,他們或許會感恩戴德,還會給對方一筆錢,但這只是基於對於外人的客氣。

這也導致即便外公外婆勞心勞力,許多男人仍舊會教育子女,爺爺奶奶纔是家族中真正的長輩。

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將外公外婆當成是外部角色。即便與爺爺奶奶接觸甚少,仍舊會因爲血緣關係而與對方更加親近。

本質上來說,這類思想對於女方具有極大的不公平性。當時代滾滾向前,人們的思想不斷開放時,相信越來越多人會接納外公外婆的付出。

在一個家中,本身就是誰付出得多,更能得到孩子的回饋。

無論外公外婆還是爺爺奶奶,都是最疼愛孩子的人,沒有地位之分。如果我們始終固執己見,只會寒了老人的心。

02:教育方法不當,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一位主持人就曾經在節目中哭訴,她爲了孩子,放棄一切,在家中洗衣做飯,可是孩子卻總是更偏愛,不經常回家的丈夫認爲父親的角色重於一切。

這是因爲,母親的確給了她無微不至的關照,卻也摻雜着太多的嘮叨、催促和強迫,反而是不常出現的父親,每次回家都會帶來禮物,能令他輕鬆快樂許久。

這也暴露了教育的無奈之處,孩子們涉世未深,心智不成熟,無法理解父母對於他的付出,在他們看來,誰給的糖最大、誰給的禮物最多,就是最愛自己。

正如生活中,外公外婆過來看孩子,累的腰痠背疼,卻因爲多說幾句責備的話而使孩子心有不甘,轉而去更愛那些偶爾前來送禮物的爺爺奶奶。

作爲父母和長輩,除了心甘情願的付出,更要懂得教育,讓孩子明確你在該過程中所耗費的心力,闡述陪伴的意義,才能使孩子樹立感恩之心。

同時,要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

也許我們認爲的愛在孩子眼裡是壓迫,此種情況下,無論付出多少,都只會與孩子漸行漸遠,最後把付出成果拱手讓人。

給孩子能夠接受的愛,相信他也會感恩一輩子。

外公外婆帶大了孩子,也孩子去爺爺奶奶更親,這其中有兩層原因,一是宗族觀念根深蒂固,二是教育不當,使孩子忽略外公外婆的付出。

無論是父母還是外公外婆,都要及時改正,樹立正確的觀念,培養孩子對於親情的回饋意識,建立起濃厚的關係。

這世上沒有真正無私的愛,我們辛苦的付出就該看到成果,否則養出了白眼狼似的孩子,到那時受苦的是整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