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徽欽二帝北狩探路的君王,雖勇而無謀,寵姬幼女被搶苟且偷生

1127年,並未顯示出亡國指向的北宋朝廷,首都汴梁城被金軍攻破,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軍擄走,成爲了千古遺恨和笑話。但是在他們之前的五代時期,就有一位中原王朝的皇帝。被北方的契丹帝國攻破汴梁,帶到東北。但是這位皇帝在位期間,要比那位向契丹稱臣的開國之君更加敢戰,曾親征擊敗契丹大軍,可惜治國能力和運氣都不太夠,紙醉金迷逸欲亡身,留下了巨大的遺憾。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 _圖

年輕即位,不甘稱臣

936年,後唐明宗李嗣源手下的第一大將石敬瑭,在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的幫助下,擊敗後唐軍隊,後唐末帝李從珂舉家自焚。石敬瑭在汴梁稱帝,建立後晉政權。石敬瑭爲了報答耶律德光,不僅上表稱臣,認比自己小十歲的耶律德光爲父,還把防禦草原民族的屏障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得中原對北方民族門戶洞開。

雖然石敬瑭十分小心地侍奉契丹,但是契丹看不起這個兒皇帝,時常派人指責和勒索他。而後晉國內,特別是武將一派很多人都不甘心對契丹稱臣,對石敬瑭的行爲也是十分不滿,先後爆發了多起叛亂。石敬瑭以爲當皇帝是很爽的事情,結果一坐上這個位置,發現似乎天下人都在反對自己,每日都心力憔悴,只當了6年皇帝就病死了。

後晉高祖石敬瑭(892年—942年)_圖

石敬瑭臨終前,將幼子石重睿託孤給宰相馮道。可是石敬瑭剛死,馮道便聯合禁軍大將景延廣,以國賴長君爲由,一同擁立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貴爲帝。

早就對向契丹稱臣不滿的軍隊勢力,以景延廣爲代表,強烈建議石重貴向契丹稱孫不稱臣,畢竟石重貴按輩分算已經是耶律德光的孫子了。石重貴被景延廣扶持上位,在朝政上自然景延廣有很大的話語權,且石重貴也不甘心對契丹稱臣,認爲後晉並非沒有與契丹一戰的實力,於是改變了對契丹稱臣的政策。面對契丹使者的責問,景延廣放出豪言:“我們大晉有十萬口橫磨劍,你要戰便來吧。”

契丹士兵 _圖

御駕親征,連挫敵軍

此時的契丹已經基本拿下東北地區,實力又強大了不少。耶律德光又習慣了兒子石敬瑭的低聲下氣,孫子石重貴你現在這麼剛是屁股癢了?恰好這時候青州節度使楊光遠勾連契丹造反。944年,耶律德光派契丹前鋒趙延壽、趙延昭引五萬騎南下入侵,兵分數路攻陷貝州和雁門關。

石重貴見契丹軍真的來了,不覺心裡發毛。而衆將已經準備和契丹人大戰一場了,簇擁着石重貴御駕親征親征。石重貴先遣人致書耶律德光,請求契丹罷兵,遭到對方拒絕。於是石重貴只好迎戰,派遣李守貞、高行周、符彥卿等將領迎戰契丹軍,自己和景延廣屯駐澶州居中接應。在戚城的高行周和符彥卿一行晉軍被契丹軍圍困,其他地方的晉軍難以援救,但是景延廣瞞報戚城被圍的消息,過了幾天才被石重貴得知。石重貴大驚失色,不顧景延廣的勸阻,率領親軍前往救援,一馬當先衝入敵軍陣營,和高符二將裡應外合擊敗契丹軍。

後晉 _圖

石重貴好言安撫高行周等人,隨後回到澶州安排下一步的行動。李守貞在前方大敗契丹軍,斬殺遼兵數千人。定難軍節度使李彝殷率軍在長城一帶幫助後晉牽制契丹軍,劉知遠在晉陽(今太原)擊退遼軍進犯。耶律德光率軍進攻澶州,石重貴率軍在城外和契丹軍對陣,亂箭射退遼軍前鋒。耶律德光率軍圍攻澶州東門也被挫敗,深感晉軍強大難攻,於是撤軍北返。晉軍怕契丹有埋伏,也沒有追擊。

石重貴親征擊退耶律德光,使自己的威望達到頂點,於是他下詔改元開運,舉行慶賀。可是這時的後晉實在是民生多艱:契丹軍北撤時對沿途地區實行三光政策,搞成千裡廢土。而黃河流域爆發水災,政府救災不力。這些事情都嚴重影響了後晉的國力,可是石重貴對此不夠重視,開始志得意滿起來,派大將杜重威帶領晉軍衆將北上,準備偷襲耶律德光一波。

遼太宗耶律德光(902年11月25日―947年5月15日),字德謹,小字堯骨 _圖

上次入侵受挫的耶律德光,見杜重威率軍北上,進入了契丹境內,於是帶領8萬契丹軍反殺過來。杜重威見狀,連忙南撤到後晉境內,耶律德光也攻入後晉國內,圍困晉軍。杜重威率衆將突圍到白團衛村,契丹軍追擊到此。恰好這時風沙大作,視線不清。李守貞等將領勸說杜重威趁機攻擊契丹,杜重威指揮軍隊突擊契丹軍。契丹軍沒想到晉軍會突然出擊,一下就被擊潰了,耶律德光被晉軍追擊,倉皇之下騎馬北逃十餘里,隨後又換駱駝車繼續北逃,一溜煙上千裡,跑回契丹的上京城,在宋太宗趙匡胤之前做了一回車神。

此時石重貴再次率軍北渡黃河,準備接應北方大軍。聞聽耶律德光被打跑了,就安心回到汴梁,開始歌舞昇平,紙醉金迷起來。他先聽從近臣桑維翰的建議,遣使前往契丹求和,耶律德光點名要景延廣和桑維翰前去談判才能和。我仗打輸了,氣勢還得在。石重貴想你個手下敗將還這麼橫?反正你也不敢再來了,我就不管你了。

燕雲十六州 _圖

大將投敵,局面雪崩

946年的後晉,國內天災人禍,民怨沸騰,可是石重貴治國無能,反而動起了北伐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心思。趙延壽獻計耶律德光,以自己漢人身份寫書詐降後晉,並以瀛洲莫州兩地空虛爲由,請求晉軍北上接應,實際上是爲了把晉軍主力引誘到北地殲滅。之前擊退契丹軍的主帥杜重威是皇親國戚,受命率領後晉主力北征。石重貴上頭了,稱要“先取瀛莫,安定關南;次復幽燕、蕩平塞北”,把杜重威當成衛青霍去病了。

事實證明,杜重威不願當衛青霍去病,而願意做第二個石敬瑭。杜重威率軍來到瀛洲城下,派遣的先鋒部隊被遼軍引誘殲滅。耶律德光率大軍來攻,杜重威頓時就慫了,率軍轉移到鎮州,同契丹軍對峙。部將建議夜襲遼軍,也被杜重威拒絕。這時候,耶律德光看破了晉軍底細,派遣軍隊截斷晉軍糧道,使得晉軍陷入困境。

杜重威畏敵如虎,覺得破敵無望,派人前往遼營請降。耶律德光直接承諾如果杜重威幫他拿下汴梁,就讓他擔任中原皇帝。杜重威大喜,連忙下令晉軍投降。晉軍此時還有奮戰的鬥志,結果聽聞主將投了,頓時哭成一片。在杜重威的幫助下,河北各州縣紛紛被契丹軍拿下。

石重貴(914年-974年),太原府太原縣(今山西省太原市)人 _圖

本來石重貴想再度御駕親征,可是汴梁的軍隊在這之前都被派去給杜重威了,手下沒有多少兵了,和親信商議,也是束手無策。爲啥他不跑到別的州縣去呢?想想五代時期藩鎮割據的局面,君主跑到別處去很可能就被藩鎮挾持甚至取代了,更何況自己手裡也沒有軍隊,所以不敢前去。而投降契丹的張彥澤率軍南下度過黃河,直抵汴梁城,輕鬆地進入了汴梁城,脅迫石重貴投降。此時的情境像極了當年石敬瑭受契丹軍幫助,南下攻打後唐都城的情形,真是天道好輪迴。

石重貴本想學習李從珂自焚而死,被親信勸阻,寫了一封降表向耶律德光投降。耶律德光在第二年正月到汴梁,下詔降石重貴爲光祿大夫、檢校太尉,封負義侯,封地在渤海國界的黃龍府。石重貴一行人開始了“北狩”之路,風餐露宿,忍飢挨餓,倍受凌辱,好不容易到了黃龍府,述律太后又下令他們前往懷州。懷州在黃龍府西北千餘里,石重貴只得重新上路。

耶律德光在汴梁自立爲中原之主,改契丹國號爲遼,準備治理中原。可是契丹人對中原百姓還是搶劫犯一樣的治理方式,引得中原百姓紛紛造反,劉知遠等藩鎮也不服遼國統治。耶律德光見中原待不下去了,只能率軍北返,在中途含恨病逝,他的侄子永康王耶律阮成爲遼朝新皇帝,即遼世宗。新帝允許石重貴暫住遼陽,其後又轉到建州(今遼寧朝陽西南)居住,給他50畝地。

契丹滅後晉之戰 _圖

石重貴在此地建房居住,開始耕種。但是作爲亡國之君,他身邊的女眷自然是不得保全的。他十幾歲的幼女被遼帝的妻兄強搶爲妾,寵姬趙氏、聶氏也被壽安王耶律璟強娶。石重貴倍感羞辱,但是也只能苟且偷生,一直活到北宋建立後的974年纔去世。

石敬瑭死時留給石重貴的毫無疑問是個爛攤子,但是石重貴能兩次擊敗契丹軍進犯,說明他還是有機會勵精圖治,成爲中興之主。可惜五代驕兵悍將難治,天子兵強馬壯者爲之。石重貴自己治國水平差,又親小人遠賢臣,用人不明,讓心懷意志的杜重威有機會引遼軍進犯。但是比起不顧自己水平菜還要御駕親征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鎮,與作死被擄走的徽欽二帝,還是要高光地多了。

作者:鐵騎如風 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舊五代史》《新五代史》《遼史》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