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意涵
社評
大陸國防部發言人吳謙迴應解放軍在臺灣周邊大規模演習一事時稱,這是年度計劃內的常態化演練,並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如果不想做中國人,我們也不會坐視不管」。吳謙的話很直接,也很清楚,中國認同是臺海和平穩定的前提。
中華民國也是中國
臺獨否認自己是中國人,自然是兩岸和平的最大敵人,民進黨政府趁執政優勢修改文、史教科書課綱,視中國人爲外國人,打壓中國認同,此非「天然獨」,而是「人工獨」,不過,其中大陸也有部分責任。在兩岸關係中,北京突出「一中」、壓縮「各表」,爲民進黨創造機會,在「法理臺獨」無門下,順勢將中華民國「去中化」,「中華民國臺灣」儼然成爲暫時滿足獨派支持者的「新國號」。
可以理解,要求北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下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絕非務實,但在兩岸關係中,應儘可能包容中華民國也是中國、中華民國國民仍是中國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就能取信不支持「臺獨」的臺灣民心,爭取臺灣社會正面看待兩岸融合發展,恢復對話接觸,保臺海免於戰火。
捍衛中華民國不是「另類臺獨」,更非所謂「華獨」或「獨臺」,否定中華民國「統」的意涵,不利於臺灣反對臺獨,徒增堅持中國認同「非綠陣營」兩岸論述的難度,及在總統大選中拉下民進黨的機會。「中」這個字,在獨派操弄下字義錯綜複雜,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日前「中國國民黨絕對不是親中或統一的政黨」一席話,因而受到口誅筆伐,但他話裡的「中」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謂「不是統一的政黨」是指「不接受中共『一國兩制』統一方案」。
夏立言的發言符合臺灣多數民意,對中國國民黨而言,孫文創建的中華民國纔是「中國」,這是兩岸的內部矛盾,而非國族認同的異變,只有堅持此一立場的中國國民黨或「非綠陣營」,纔有能力、有意願、有政治基礎可以處理兩岸關係,賴清德邀習近平吃飯只是逞口舌之快。
夏立言發言遭誤解其來有自,臺灣文史及社會科教科書「去中國化」,已徹底翻轉檯灣人的國族認同,解構「中國」的政治定義,使本是互爲表裡的「中國」與「臺灣」成爲對立、互斥的認同,此反應在近年國人的國族認同民調數字,「中國人」認同漸趨勢微。
翻修課綱恢復認同
中國認同式微,導致在文化、意識形態的「陣地戰」中,藍營節節敗退,挺獨的綠營在臺灣「市民社會」獨領風騷,手握「文化霸權」,無怪乎總統大選民進黨「抗中牌」屢試不爽,「政治社會」牢牢捉在手上,造成兩岸關係每況愈下。泛藍若重返執政不可能單憑「九二共識」即可重返馬英九時代的兩岸關係,新政府需要梳理因缺乏「中國人」認同而形成的兩岸社會矛盾,重建中國認同,勝選只是重建的開始。
此次總統大選,過半民意期待政黨輪替,「非綠陣營」若能順應民意完成整合,拉下民進黨機率不小,但執政後若無視教科書課綱扭曲國人的認同問題,不能劍及履及翻修課綱、在文化、意識形態上扭轉頹勢,執政將是曇花一現,難解兩岸關係困境。
無論是侯友宜或柯文哲皆須嚴肅看待課綱問題,列爲政策的重點,此爲未來執政成功與否關鍵所在。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生前曾言,臺灣的未來不是臺灣的民意所決定,而是由兩岸力量的對比及美國願意介入的程度所決定,沒有一個國家能阻止兩岸的統一,李登輝的認同教育,無法改變兩岸最終的統一,只會增加臺灣人在兩岸統一過程中的痛苦。李光耀與臺灣相知相惜,說話向來直白,不帶浪漫與僞善的外交辭令。
一味壓縮「中國」的詮譯空間,無助於重塑「兩岸一家親」。「中國」認同是臺海和平穩定的前提,課綱必須「去獨化」,但兩岸對「中國」的意涵亦應「求同存異」,始能創造融合統一的條件,使「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成爲兩岸和平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