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兩岸拳頭決定論

報社

總統國慶演說釋出5年來最緩和的兩岸論述,加上前有外交部長吳釗燮美臺不會建交」的鋪墊,後有邱義仁瘋子才搞臺獨」的補充,前後聯繫起來解讀,民進黨政府確實有心爲兩岸緊張情勢「踩煞車」,但大陸似乎一點都聽不進去。

臺辦系統做出措辭強硬的迴應,接着國安機關高調抓「臺諜示衆,並刊發〈告臺灣情治部門書〉警告臺灣情治系統並「招降」、軍方繼續加強東南沿海戰備演訓軍機不斷飛臨臺灣空域,擺出一副和民進黨政府「一刀兩斷」架勢,似乎非要承認一中原則,否則就沒有妥協的空間。2016年蔡總統就職發表後,原以爲紅綠之間立場會像「跳探戈」般逐漸靠近,但雙方漸行漸遠,如今又進一步「堵死」蔡政府繼續向陸釋放善意的餘地

北京對臺政策一直都有軟硬兩手策略。「軟」是對臺灣民衆表達善意、釋放政策利多,「硬」是對臺獨或軍事、外交議題上決不妥協,所以大陸對臺各大體系雖有中央的統籌協調,很難分清誰是「和統派」、誰是「武統派」。但一般來說臺辦、政協、統戰系統和地方政府主要是對臺「軟」的一手,做臺灣各界各黨派的交流、聯絡的工作,而外交、軍事系統主要是對臺「硬」的一手,在國際場合限制臺灣活動空間,或是整軍備戰將攻臺作爲目標。

習近平執政以來,北京對臺政策逐漸「硬的更硬,軟的更軟」,這裡面有一個潛臺詞,就是寄希望「軟」的一手,一方面能說服臺灣人民選出一個可以和大陸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執政黨,另一方面也在民進黨等獨派力量中,尋求理性溫和派的合作,逐漸轉化其路線。這就是大陸惠臺政策的重大動因,並且在2008至2016年的馬政府時期基本取得成功。

但這樣的動因很明顯在快速削弱、裂解中。就綠營而言,民進黨內溫和派始終邊緣化,近些年更出現一些激進側翼,將整個綠營帶往反中民粹狂潮。就藍營而言,國民黨不僅實力不斷萎縮、離中央執政愈來愈遠,黨內統派力量逐漸式微,本土派兩岸路線漸走向歧途,國民黨外激進統派更沒有影響力。

北京因而出現疑惑:2016年以後,兩岸ECFA沒有斷,大陸惠臺政策越來越多,怎麼臺灣還是「不領情」?甚至更加高舉「抗中牌」、升級美臺關係?反而對臺文攻武嚇愈演愈烈,以前所未有的軍事高壓姿態打破海峽中線默契,臺灣執政者纔開始「踩煞車」,趕緊澄清檯灣不會走極端。那麼,北京會認爲此時是雙方「各退一步」的時機嗎?恰恰相反,北京恐怕會認爲是「硬」的一手見效,民進黨是「吃硬不吃軟」,只有「更硬」才能讓民進黨繼續收斂。

如此一來,「拳頭決定論」會給北京對臺政策帶來微妙變化。如果對臺強化「硬的一手」,那麼,臺辦、政協、統戰系統就會讓出舞臺,由外交、軍方、國安系統唱主角,「拳頭」就會愈來愈多、愈來愈猛。重拳之下,表面上看民進黨確實放軟了,但會造成惡性循環:臺灣民間對大陸的心理距離會更遠,兩岸原有的民間連結會更脆弱,大陸對臺工作中交流接觸的職能更被弱化強硬派話語權更強。最終,兩岸就會走向對撞,拳頭大的大陸必然會實現形式上的統一,但心靈契合式統一徹底破滅。

大陸不能在「拳頭決定論」的迷思中愈陷愈深。需要認識到臺灣已經民主化,討好民意不難,讓民意反感也很容易。況且民主化後臺灣執政黨、政府和民衆已經很難區分,即便大陸多次重申「硬的一手」只是針對臺獨、針對民進黨,而非廣大臺灣人民,但這個道理很難被臺灣一般民衆所理解、接受,並在政治操作之下輕易視爲大陸對臺灣民衆的惡意。蔡政府近期的兩岸論述當然有一定被迫的成分,但這些論述終究反映了臺灣的主流民意,大陸應該正視、傾聽,而不是一概以「謀獨」或「虛僞」斥之。

讓大陸陷入「拳頭決定論」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民進黨政府的「抗中」政策路線。正視兩岸血緣、文化、歷史的連結,承認中華民國憲法中兩岸關係的定位,客觀認識並接受大陸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進步,有那麼難嗎?民進黨政府不能一邊口頭對大陸釋出善意,另一邊在具體動作上強化對陸資陸生陸配敵視和歧視政策,並放任黨籍立委和側翼鼓吹臺獨。

北京尚未走到放棄和統、轉向武統的那一步,但隱約可以看到,北京已經從「拳頭決定論」吃到了甜頭,大陸內部的激進民意壓力更是大到驚人,未來對臺政策的動向將格外敏感而微妙。在這個時候,臺灣不可再推波助瀾,釀成歷史的悲劇和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