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大雁北飛見證大陸生態文明

(本報系資料照/陳可文 攝)

前幾天,網路熱傳一段視頻,稱大陸廣州新白雲機場因爲逾萬隻大雁北飛回繁殖地,暫停班機起降,讓大雁先行。機場後來雖然表示並沒有停止營運,但從目擊民衆PO上網的影片,目睹大雁北飛的壯觀場面,「人」字形、從容的飛行陣,人們莫不感嘆候鳥生命力的堅韌,紛紛留言爲機場按「贊」。民衆肯定機場尊重自然讓道於鳥,是「生態文明建設」成功的有利基礎,相信多數人寧願相信此事爲真。

從國際候鳥研究記錄恆常性的鳥類遷徙路線,主要是斑頭雁、白額雁等大雁,繁殖地在西伯利亞、中亞一代,每年秋冬南遷渡冬,由東北興凱湖經黃河、長江流域,到達福建、廣東沿海,一路南飛到香港米埔沼澤,再飛到越南、印尼度冬;立春之後,長途跋涉踏上近萬里返鄉之路。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近年施政重點之一是生態文明建設,這是項14億人民改變氣質的極爲浩大的工程。改革開放30多年大陸民衆富了,但是怎麼昇華爲富而無驕、富而好禮的社會?確是知易行難;《史記‧貨殖列傳》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落實在人與人之間已很難,何況是尊重自然,善待萬物。

華人社會這趟改變氣質的「人因工程」確實走得艱辛。早期茹毛飲血的時代,人們日常生活所需都取自周遭自然,上山打獵,下水捕魚,人與其他生物相處完全自「用」出發,沒有絲毫資源保育、可持續利用觀念,竭澤而漁是常態,所謂「不時不食」的尊重四時,是晚近纔有的覺醒。

大陸1956年成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當時的條件非常困窘,硬體、軟體、資源都極欠缺,能夠做的只是「看家護院」的被動式管理;那個年代,各地少數民族都以山林產物供應生活所需,山林破壞持續加劇。保護區管理當局無法採強制作爲,與社區民衆關係壞了,保護工作更難做。

另一方面,1949之後專家科研考察團在東北、西南兩個三江平原基因庫裡,花了20多年「翻了幾番」徹底做資源調查,發現太多物種都瀕臨滅絕,再不加大力度,恐怕絕滅的物種數量將很驚人。這個覺醒因爲大環境不力,累積到改革開放後才起步。

第一步推動的是要獵人放下槍,林農放下斧,讓大地休養生息。然因當時窮困的環境,將自然當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造成棲地破碎、去森林化的惡劣局面;改革開放後各地拚建設,土地開發成爲地方政府的財政工具,造成國土裸露速度加劇,荒漠化是日後沙塵暴無法控制主因,進一步剝削其他生物生存環境。

獵人放下槍,保護區工作推動累積一定成效後,原先的獵人也漸有保育意識,遂以其豐富的山林經驗,協助保護區管理局推動野生動物覆育,例如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是滇金絲猴僅存的棲地,管理局請出當年保護區獵人擔任覆育人員,因而順利掌握了滇金絲猴棲息環境。

吉林暉春的東北虎覆育基地是國家一級保護區,但保護區成立後一直苦無東北虎蹤影,也是請出當年老獵人幫忙,他們從東北虎活動留下的蛛絲馬跡,順利找到虎蹤。大陸東北虎加上華南虎的野生數量已不到50只,可見保護、覆育的急迫性。

大陸有世界最大數量的候鳥移棲,由西到東,青海湖、鄱陽湖、興凱湖、鹽城保護區都是候鳥遷徙的世界級中繼站,加上遍佈各地的溼地及沼澤,種類繁多的候鳥,在中繼站有頻繁的病毒基因交換行爲;大陸2004年起,在每個溼地建立「疫病疫源防控站」,第一時間掌握禽流感病毒變化,不只保護人的健康,也讓畜禽產業提早應對;不過,疫病管控基本上還是從人的利益出發。

廣州白雲機場讓出天空供大雁北遷,出發點是徹底的尊重大自然,甚且造成機場營運的不方便。讓道、與自然共生、「視天下無一物非我」這一步跨得大。雖然有人認爲有機場防鳥擊的飛安考慮,白雲機場確曾記錄到200餘種候鳥,常態上也把驅鳥當作保護飛安的重點工作,不管是生態驅鳥、設備驅鳥,都是基於人的利益;此番讓出天空,則是不折不扣的尊重自然,守護其他物種。

從民衆爲機場按「贊」,顯示中國人尊重自然的本然之性,人類守護環境,生態系相應提供人類健康環境,這是創造雙贏,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