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英特爾CEO突然退休:找到合適替代人選絕非易事

12月3日消息,美國時間週一,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格爾辛格(Pat Gelsinger)在上任三年後宣佈退休。據悉,董事會對他的重振計劃失去信心,要求他在選擇退休或被解僱之間做出決定。最終,格爾辛格選擇結束自己在英特爾的職業生涯。這一消息引發主流媒體的廣泛評論。

彭博社:找到合適人選絕非易事

無論誰接替格爾辛格,都將面臨他上任時就已存在的複雜挑戰,包括前任管理層決策失誤的後果。在規模高達5000億美元的芯片行業,英特爾CEO這一職位曾風光無限,如今卻充滿困境。新任CEO不僅需要與更強大的競爭對手競爭,還必須在人工智能計算領域奮力追趕,以重新證明英特爾的創新實力。然而,要找到合適的繼任者並非易事。

羅森布拉特證券的分析師漢斯·莫斯曼(Hans Mosesmann)指出,英特爾內部目前並無明確的接班人選。在創新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外部CEO接手英特爾將是一項長期且艱鉅的任務。

儘管格爾辛格上月仍對外表示自己精力充沛、充滿激情,並聲稱得到了董事會的支持且正在取得進展,但英特爾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足已經顯現無疑。董事會認爲,這一問題在英特爾向按需生產芯片的製造商轉型過程中被嚴重忽視。

當前,英特爾正面臨人工智能計算引發的行業劇變。英偉達憑藉其數據中心領域的圖形芯片優勢,迅速搶佔了英特爾的市場份額,從追趕者躍升爲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而英特爾試圖通過新產品進入這一市場的努力,目前仍顯乏力。

格爾辛格的離職或將推動英特爾進行更深層次的戰略調整。沃爾夫研究公司的分析師克里斯·卡索(Chris Caso)表示:“這一變動爲執行我們長期倡導的新戰略提供了可能性。儘管格爾辛格在總體上推動了英特爾的技術路線圖,但在人工智能領域,英特爾的規模不足以單獨追求領先的製造技術。”

英特爾的動盪還反映出拜登政府在重建國內半導體產業方面面臨的困境。格爾辛格是《芯片法案》的堅定支持者,並計劃在美國大規模建設新工廠。然而,這一計劃因政治問題受到阻礙。候任總統特朗普曾批評2022年的《芯片法案》,認爲該計劃“糟糕透頂”,並威脅要對其進行修改甚至廢除。

《華爾街日報》:在AI熱潮中未能跟上競爭對手步伐

格爾辛格突然宣佈退休,結束了其近四年的英特爾領導任期。在此期間,這家芯片製造商在半導體制造,尤其是在爲人工智能熱潮提供技術支持方面,落後於主要競爭對手。

格爾辛格的離職正值其轉型戰略的中途。該戰略旨在建立代工業務,爲其他公司製造芯片。然而,由於戰略失誤和未能把握人工智能的機遇,英特爾的處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據報道,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甚至一度成爲潛在的收購對象。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分析師斯泰西·拉斯貢(Stacy Rasgon)表示,領導層的變動表明董事會希望探索新的方向,但具體路線尚不明朗。他提到了一系列潛在的不確定性,包括公司是否會降低對製造業的關注、是否會考慮拆分業務以及成本削減的力度。

美國銀行的分析師維韋克·艾莉亞(Vivek Arya)認爲,英特爾現在更有可能考慮將其產品業務與代工業務分離,以提供必要的運營和財務獨立性。然而,由於英特爾接受了政府資助,這一舉措可能會面臨複雜的挑戰。

紐約資產管理公司Spear Invest的首席投資官伊萬娜·德列夫斯卡(Ivana Delevska)指出:“晶圓代工業務已消耗了大量資金,目前的模式難以維持。”

曾在英特爾董事會任職29年的大衛·約菲(David Yoffie)表示,董事會可能希望格爾辛格離開,因爲他堅持的增長戰略耗時過長。這一點從過去兩年公司收入下滑和支出激增中可見一斑。約菲強調:“世界已經改變了,英特爾需要採取不同的策略。”

《金融時報》:英特爾未來CEO面臨未知挑戰

由於過於專注個人電腦和數據中心業務,英特爾不僅錯失了智能手機的發展浪潮,也在人工智能領域落後於人。公司2019年的營收爲720億美元,而今年的預期收入卻僅爲520億美元。

格爾辛格曾投入巨資試圖改善英特爾的技術流程和製造能力,希望將公司轉型爲代工廠,爲第三方芯片設計商代工芯片。然而,這一戰略既充滿風險又代價高昂。據估算,英特爾需要累計約10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才能實現目標。同時,公司已計提近200億美元的減值支出,並裁員數萬人。

自2021年以來,英特爾的利益相關者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布魯克菲爾德和阿波羅分別向英特爾的製造合資企業注入了數十億美元,而美國政府因認識到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也向英特爾提供了超過100億美元的資助。

這些資金的注入對英特爾來說至關重要,幫助公司維持了投資級信用評級。但同時,這些因素也增加了英特爾及其董事會在制定下一步戰略時的複雜性。由於製造和設計部門的投資需求及執行風險存在顯著差異,有聲音呼籲將兩者分離,尤其考慮到華爾街更偏好簡潔的業務模式。

芯片製造商高通對英特爾的全部或部分業務表現出了興趣,而其他潛在買家可能會在英特爾當前管理層真空時期跟進。拆分曾是不可想象的,但如今已成爲現實可能性。英特爾的新領導者若想迅速且徹底地解決多年來的困局,無疑需要極大的信心和魄力。

路透社:缺少領先產品、創新和執行力

2021年7月上任後,格爾辛格公佈了復興計劃。當時,英特爾因多年來的製造失誤已陷入困境。他推動了一系列大規模投資,包括在俄亥俄州投入200億美元建設新工廠,並將員工總數擴充至13.2萬人,超過英特爾在鼎盛時期的規模。

然而,這些鉅額支出恰逢疫情後筆記本電腦和個人電腦市場需求大幅下滑,導致英特爾毛利率遠低於歷史水平,股價大幅下跌,也引發了外界對其可能被收購的猜測。在這樣的壓力下,格爾辛格提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裁員、出售資產和可能的業務拆分。

卡森集團首席市場策略師瑞安·德特里克(Ryan Detrick)指出:“格爾辛格任期內,英特爾股價下跌了60%以上,因此這一變化並不意外。新的領導層必須扭轉局勢。他提出的任何重大決策,包括專注芯片代工的戰略,都可能被重新審視。”

羅森布拉特證券分析師漢斯·莫斯曼(Hans Mosesmann)表示:“歸根結底,成功需要領先的產品、創新和執行力,但在格爾辛格任期內,這些方面都未能實現。英特爾亟需找到新方向,重新奪回行業領導地位。”

《紐約時報》:關注“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格爾辛格的突然退休標誌着英特爾這家擁有56年曆史的公司在創新之路上進一步受挫。作爲硅谷的先驅和曾經的科技巨頭,英特爾近年來在創新方面陷入停滯,並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屢屢被英偉達等競爭對手超越。

今年,英特爾的困境達到了新高度。華爾街分析師開始將其視爲潛在的收購或拆分目標。儘管格爾辛格的轉型計劃以新一代生產工藝爲核心,但業內人士擔憂這些技術無法按承諾幫助英特爾在明年恢復市場領導地位。

格爾辛格曾致力於恢復英特爾以工程爲主導的企業文化,但過度依賴利潤豐厚的電腦芯片業務,使公司在進入新市場時束手束腳。此外,他的領導風格和部分戰略也受到英特爾內部工程高管的質疑,他們私下批評格爾辛格與行業變化脫節,過於強調建設新工廠,而忽視產品創新。

一些行業專家對格爾辛格的決定提出質疑,尤其是他計劃保留芯片代工業務作爲內部部門,而非將其完全剝離。但分析師們更爲驚訝的是其退休消息的宣佈時機,而非離職本身。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接下來誰將接任,以及如何引領英特爾走出困境。

桑福德·伯恩斯坦分析師斯泰西·拉斯貢(Stacy Rasgon)在報告中寫道:“目前沒有簡單的答案。無論誰最終填補這一空缺,都將面臨一段艱難的旅程。”(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