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歐盟將派人來華磋商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蕭 達●本報記者 丁雅梔●王 逸
“歐方在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中存在諸多不合理、不合規做法。”針對歐盟公佈對華電動汽車關稅的終裁結果,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0月31日再次強調:“裁決結果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也未能解決中歐業界核心關切,中方對此不認同、不接受。”
何亞東在發佈會上回答記者提問(圖/每經記者 張懷水 攝)
與此同時,歐盟在公佈終裁結果後,突然傳出將派遣官員前往北京與中方舉行磋商,“旨在找到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的替代方案”。有分析認爲,歐盟一方面在電動汽車關稅問題上不願從根本上改變錯誤做法,一方面又擔憂中國“報復”。
有歐洲媒體猜測中國車企會因此暫停對歐洲部分國家的投資計劃。斯洛伐克總理菲佐、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等歐洲多國政要紛紛批評歐盟的做法不明智,會對歐洲的競爭力造成極大損害。多名中國學者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爲,中方將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接下來歐方會切實地感受到中方在這個問題上的堅決態度,但同時也能夠感受到中方願意合作解決問題的誠意。
中歐正進行新一階段磋商
雖然遭到中方乃至歐洲多國反對,歐盟委員會10月29日還是公佈了對華電動汽車關稅終裁結果。美國彭博社10月31日報道稱,儘管如此,中歐雙方的談判可能仍會繼續。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話透露,即使關稅生效,中歐雙方仍然可以通過談判達成協議。歐盟將派官員前來北京繼續磋商,這表明雙方的談判取得了一定進展。
報道稱,中歐要想達成一項能取代徵稅的替代方案,仍然很複雜。相關計劃仍在最後敲定中。中歐正在探討能否就所謂的價格承諾達成協議,但雙方的分歧仍然很大。價格承諾是一種控制出口價格和數量的複雜機制,可以用於替代徵收關稅。迄今爲止,中歐已經舉行八輪談判,未能取得突破。不過,一些知情人士表示,談判在最近幾天取得了一些進展,談判人員正在探討是否可以簡化承諾條件。
就對華電動汽車關稅問題,中歐已經舉行八輪談判,未能取得突破,圖爲中國國旗和歐盟旗幟(資料圖)
目前,歐盟方面沒有立即回覆彭博社的置評請求。不過,與歐方進行談判的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簡稱“中國機電商會”)10月30日發表聲明稱,中國機電商會將繼續帶領企業做好價格承諾磋商工作,並將通過各種法律手段切實維護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及企業合法權益。聲明確認,目前中歐雙方技術團隊正在進行新一階段磋商。中國機電商會表示,期待歐方展現對磋商的最大誠意,按照“務實、平衡”原則,儘快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解決方案。
歐洲營商環境或影響中企投資
對於歐盟剛公佈對華電動汽車關稅終裁結果,就放風要與中方繼續談判,有西方媒體認爲這是因爲歐盟擔憂中方的“報復”。英國路透社10月31日報道稱,知情人士透露,中方已要求國內電動汽車製造商停止對一些歐洲國家的投資,特別是那些支持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額外關稅的歐洲國家。此前,法國、波蘭和意大利等10個歐盟成員國在投票中支持徵收關稅,包括德國在內的5個成員國反對,12個成員國棄權。報道分析稱,中方此舉可能“會分裂歐洲國家”。
對於歐方的錯誤做法,中國商務部表示已就此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出訴訟。上汽集團稱擬採取必要法律措施,將起訴至歐盟法院,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10月3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歐方一意孤行,中方也應針對歐方的相關輸華產品是否違背WTO規則、是否涉及補貼和傾銷,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問題進行認真調查。中方有很多手段和辦法應對歐盟的錯誤做法,接下來歐方將切實地感受到中方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的堅決態度。當然,這也是爲了維護中歐經貿繼續合作的共同利益。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董一凡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儘管歐盟公佈對華電動汽車關稅的終裁結果,但從歐盟的相關貿易法律和世貿組織的規定來看,雙方仍可以通過談判來規避或替代徵稅決定。西方媒體放風稱歐盟願意來華繼續談判,顯然表明歐方也認識到對華貿易衝突不可行,貿易戰是雙輸的結局。
對於西方媒體有關中國車企可能改變在歐洲部分國家進行投資的報道,董一凡說,一些歐洲國家支持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關稅,這反映出它們對產業投資和營商環境的態度。中國車企作爲國際化企業,會根據投資環境的友好程度來決定投資地點,這是市場經濟的邏輯。企業自然會選擇對其友好、不侵害利益的國家進行投資。
歐盟應“三思而後行”
歐盟單方面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關稅,也遭到歐洲多國政要的批評。斯洛伐克總理菲佐10月31日開始對中國進行訪問。據斯洛伐克國家通訊社報道,菲佐行前表示,他反對與中國打貿易戰。對中國電動汽車加稅是不明智的做法,會對歐洲自身造成極大損害。他稱:“中國電動汽車領先歐洲,中國的先進產能可以幫助歐洲提高生產率。”
中國電動汽車集體“首秀”法蘭克福汽配展(資料圖/新華社發)
10月31日,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歐盟委員會無視成員國和歐洲大型車企的意見,執意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實際上沉重打擊了歐洲的競爭力。他稱,歐盟的做法不符合歐洲的利益,也不符合歐洲汽車製造商的利益,“如果沒有中國供應商的合作,很難想象歐洲電動汽車戰略會取得成功”。
保加利亞前總理外交政策顧問、前安全委員會秘書博揚·丘科夫表示,中國加大投入推動綠色轉型,是值得其他國家效仿的榜樣。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是出於政治需要。
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10月30日稱,法國貿易部副部長索菲·普里馬斯計劃下週訪華,將與中國商務部長會談,討論中國決定對白蘭地進口徵收關稅以及針對乳製品和豬肉行業展開新調查的問題。法國《快報》稱,法國著名干邑白蘭地生產商30日表示:“失去中國市場不可想象。”
雖然歐盟決定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高額關稅,但歐洲仍存在與中國合作共贏的巨大機會。香港《南華早報》10月31日報道稱,根據最新統計數據,歐盟企業對華投資在2024年第二季度飆升至36億歐元,達到創紀錄水平。報道稱,歐盟企業對華投資中,汽車製造商對華投資約佔一半。
崔洪建說,貿易和投資互惠從來都是雙向的,任何一方不應搞只顧自身利益的雙重標準。中國市場過去和現在都對歐洲汽車產業高度開放,如今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了一定競爭力,歐盟也應保持高度開放的態度。否則,這種雙重標準將會對今後的中歐關係尤其是中歐經貿關係產生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歐洲汽車業自身還面臨美國的貿易戰風險。美國《財富》雜誌10月30日稱,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勝選的前景正在逐漸接近現實。特朗普10月29日宣稱,他如果當選,在貿易問題上不會對歐洲破例,“歐洲在美國賣了數百萬輛汽車,他們將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價”。
《歐洲時報》10月31日稱,歐方應以更長遠的眼光謹慎評估什麼是歐盟長遠利益與核心利益,應該三思而後行。此次歐中貿易爭端,中國在“反制”動作上一直十分克制,至今尚未實質性出手,主要考慮到中歐關係大局。報道稱,美國選舉在即,特朗普呼之欲出,想必歐盟貿易專員在瑟瑟發抖。歐洲被美國“割韭菜”,如果再把對華貿易這個“大西瓜”丟了,作爲“一極”,如何立穩?期待歐盟在尚有轉圜餘地之際,與中國相向而行,給中歐關係的持續向前發展留一扇智慧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