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老母親”角色定位 “50+”羣體渴求更豐富多元的女性之美

媽媽,你真好看》熱播,多組明星母女同框。①演員張馨予和媽媽楊素勤,②演員劉芸和媽媽羅雅萍,③演員宋妍霏和媽媽曉曉。 製圖:李潔

姐系”唱跳女團的熱力未散,“媽圈”也站在了時尚聚光燈下。剛剛過去的母親節,一波波對媽媽的祝福聲中,《媽媽,你真好看》《婆婆和媽媽》等真人秀綜藝節目聚焦“50+”中老年女性,爲當紅綜藝的女性敘事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

20位明星媽媽在女兒陪同下展開逐夢之旅,個性十足的媽媽們,共通點是“愛美”,加上模特劉雯胡兵坐鎮指導,《媽媽,你真好看》融合了選秀的競技邏輯、代際情感基因;《婆婆和媽媽》則記錄下婆婆、兒媳或媽媽、女婿共處的點滴,探索親密關係裡的溝通密碼。在社交平臺的高贊評論裡,一位女粉絲的留言如是感慨——“出乎意料地感動了,因爲自己既是女兒也是媽媽,感觸很深。說一句很俗又很真心的話: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活出精彩的自己。”

在傳遞女性自信、“打撈”更豐富多元的媽媽形象上,這批節目作出了有益嘗試。“銀髮族”們擺脫了自我犧牲、一味奉獻的苦哈哈老母親形象,她們彰顯出的個性魅力引起廣泛討論。梳理近年來《帶着爸媽去旅行》《我家那閨女》《女兒們的戀愛》等主打親情牌的真人秀節目,不難發現,背靠明星效應和銀髮羣體兩大紅利,不少明星媽媽從陪襯變C位,悄然升級間折射出綜藝市場變化新風向。但在“如何看待變老”“究竟什麼是女性之美”的命題迴應上,人們期待看到包羅不同年齡層的女性故事宇宙,而非淺嘗輒止或窄化了的“女性美定義

以自己的名字出道,“媽圈”悄然崛起

不少觀衆還記得,今年春節檔電影《你好,李煥英》讓張小斐飛昇一線演員,她扮演的善良樂觀“李煥英”成了完美母親象徵,悄然回擊了“媽味”在調侃中跑偏的路線。那句“我總以爲媽媽生來就是那個面容憔悴疲憊不堪的中年女人,沒有想到,其實,她也曾經年輕過”的臺詞更是擊中許多網友的心。

《媽媽,你真好看》通過時尚這面鏡子,“復活”了年長媽媽們一度被繁忙生活工作抑制的“愛美之心”。她們卸下“媽媽”稱謂的模糊外殼,以自己的名字出道,走到臺前大膽展示自我、真誠追夢,爲“40+”甚至“50+”的女性集體“破圈”帶來了更多可能。

崛起的“媽圈”並非簡單呈現媽媽們的美學追求,也凸顯了兩代人的審美差異碰撞。有人調侃“母女關係可能是這世上最難的修行”,明星母女在耳鬢廝磨中也難逃雞零狗碎。演員徐璐的一段回憶勾起不少網友“認領同款媽媽大型現場”——“我小時候媽媽不讓我哭,我一哭她就讓我閉嘴!”對此,徐璐媽媽戴文英的思路也折射了那個年代不少父母的想法:“女孩子一定要堅強,在外面沒有人能幫得了你,一定要靠自己。”

節目並不期望給出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希望通過多元化碰撞,讓更多人感悟出平時被忽視或不被理解的情感認同。母女相處模式裡,有“花式追捧”型,如演員藍盈瑩“年復一年、360度誇我媽”、劉芸讚美“媽媽是我們家的天花板,都追着你去努力”;也有“互不順眼”的時候,比如主持人吳昕偷師專業攝影師“吹牛皮”大法——撕破牛皮紙袋、運用吹泡泡機制造夢幻動感,卻被媽媽呂靜質疑:你確定不是在整我?

“我想嘗試綠色的口紅”“我很少穿高跟鞋,但非常喜歡高跟鞋”……母女們在溫情脈脈中也要努力翻越代溝,一邊鬥嘴一邊不離不棄,無不透着真實煙火氣息。對美的追求,成了代際溝通的“秘密武器”——歌手李斯丹妮的媽媽娟妹兒,堅持給劉雯的黑色套裝搭了一條翠綠絲巾作爲披風,經驗豐富的超模沒有急着去吐槽,四兩撥千斤地把垂在身後的絲巾挪到胸前,輕鬆扎進腰帶處,一插兜,盡顯明豔撞色裡的酷颯風采,“解鎖”絲巾的時髦扎法,也巧妙示範瞭如何讓絲巾與整體造型融合而不顯突兀。

成熟年齡的女子人生經歷過那麼多故事,被時光打造出隱形的堅硬盔甲,但當子女陪在身邊,一句由衷的“媽媽,你真好看”,就擊中了她們心中的軟肋。在節目中深受感動的劉雯,甚至有一天推掉了原本在北京的廣告拍攝工作,改訂了回家機票,急着飛到媽媽身邊與其團聚。

難逃“年齡容貌焦慮”?是時候拓寬母性之美的定義了

當這批新節目嘗試以時尚連接起年輕人和“50+”羣體的對話,飽滿的視覺呈現和笑點提煉一定程度上拉滿了綜藝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節目對“身材體重容貌”等焦慮指數的格外放大,仍把女性之美的禮讚侷限於單一維度

從“藍盈瑩媽媽藍雪球遮不住的109釐米大長腿”,到“63歲劉芸媽媽幾十年如一日將體重控制在100斤以下”,關於節目的多個熱搜裡,“火辣”“凍齡”仍是關鍵詞,對於媽媽們所沉澱的時間閱歷與自然衰老過程,似乎更多包裹着“對抗”情緒,而非“悅納”姿態。

當“中年老母親”不再是包裹在“媽媽”稱呼下面目模糊的女人,擁有了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與表達方式時,有時候她們還是難逃大衆凝視中對年輕美麗的近乎偏執的追求。上了年紀的女性們,困在“看不出實際年齡”的審美焦慮怪圈裡。如果在面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媽媽時,依然兜售同一套審美標準與幸福觀念,我們又如何能跳出對“女性之美”的狹隘認知與刻板偏見?

同臺跳起《手扶拖拉機斯基》,張馨予媽媽楊素勤的一番話道出不少媽媽的心聲——自己的人生彷彿劃分成兩半,一半獻給工作和家庭,年紀大了,另一半就想留給自己去追夢。她們多數已經完成了對子女的教養,但並未熄滅追求美的夢想。以往是她們幫孩子追夢,這一次換成女兒陪伴媽媽圓夢。“50+”不再成爲傳統意義上的“夕陽紅”,她們可以自信快樂、時尚美麗,但“她故事”裡是不是還有更多可挖掘的敘事空間?究竟應如何看待變老?

此前被批“高開低走”的《乘風破浪的姐姐2》,被網友詬病尤其多的,正是把女性力量囿於單一“熱辣唱跳”裡,磨損了各種女性之美“乘風破浪”的初心。正如網友發出的追問,一旦舞臺上留下的記憶點只有頻繁更換的時尚造型和口紅色號,何異於抹殺不同年齡女性們百花齊放的專業能力與自信灑脫?

畢竟“50+”人生裡積攢的故事,經過時光雕琢流轉,應沉澱出更通透的智慧。當媽媽們不用否定對抗自然而然的角色轉換,而是在每一人生階段每一角色設置裡,都能找到女性的價值,去學會愛自己、接納自己,才能進化成更好的那個“她”。記者 許暘